首页 理论教育 南山:探寻长芗书院,景德镇的人文渊薮

南山:探寻长芗书院,景德镇的人文渊薮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景德镇城市区域处于山区地貌到平原地貌的过渡带。景德镇南山,据《清嘉庆景德镇全图》标示,位于镇南,处沙土山与银坑坞之间。南山之名,源于其处于景德镇之南面,为二十八宿中的朱雀方位。南山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源地,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上,南山所在的区域人文发达。在延续了上千年的陶瓷工业文明的今天,南山周边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景德镇的工业基地。

南山:探寻长芗书院,景德镇的人文渊薮

景德镇地区地形独特,东北高耸西南低垂,从浮梁东北绵延的高山,一直往西南过渡成为丘陵、平原,地形总体呈喇叭形,东北狭窄,西南开阔。景德镇城市区域处于山区地貌到平原地貌的过渡带。景德镇山环水绕,山水生态资源极为丰富。南山是景德镇的天然屏障。

景德镇南山,据《清嘉庆景德镇全图》标示,位于镇南,处沙土山与银坑坞之间。南山之名,源于其处于景德镇之南面,为二十八宿中的朱雀方位。过去所指南山范围较小。随着景德镇城市框架的拉大,南山的地理空间在进一步扩大。与南山傍行的南河及南河支流小南河,对应的大致是今天大家所熟知的南山的区域。

南山远眺

本书所述南山,指东起浮梁县湘湖镇南部山区,西至昌江鲇鱼山镇郭璞峰,东西绵延约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的大南山范围。这样考虑,便于从整体上认识南山,以利于从大格局上探讨南山在景德镇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南山区域位于浮梁、乐平鄱阳三地交界处,为天下名山——黄山余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南山周边分布有浮梁县湘湖镇、寿安镇;乐平市塔前镇、涌山镇;景德镇市珠山区竟成镇,昌江区吕蒙乡、荷塘乡、鲇鱼山镇;鄱阳县皇岗镇。

南山群峰逶迤,位于荷塘乡与竟成镇交界处的刀口山海拔651米,为南山诸峰的最高峰;位于竟成镇、荷塘乡、寿安镇交界处的牛角岭海拔647.4米,为第二高峰。南山之北面,相伴而行的有南河、昌江及其支流。

南山自古以来就是景德镇的文脉所在。其山水所蕴含的资源,滋养了这一方土地,造就了一方文化

(1)陶瓷文化。南山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源地,已经是毋庸置疑的。

南山分布了从晚唐以来的多个著名的窑口,有寿安的南市街窑址,湘湖镇的进坑、白虎湾、盈田、塘下、湘湖街古窑址,竟成镇的黄泥头、湖田、银坑坞古窑址;分布了进坑、三宝、银坑坞、陈湾等瓷石矿。沟壑纵横的南山,形成的发达水系,则维系了上千年的景德镇陶瓷原料的水力运输与瓷石的舂制。元代长芗书院山长洪焱祖在诗中所描述的“野碓多舂土,溪船半载泥”以及清代凌汝绵“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的诗句,可见当时之盛况。此外,景德镇地区处黄山余脉,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其中尤为丰富的松木资源为景德镇历史上大量烧造瓷器提供了优质燃料

即便是在今天,南山及其周边区域依然是景德镇陶瓷产业与院校的集聚地,其中著名的有三宝瓷谷、景德镇陶瓷大学等。

湖田窑址

三宝蓬水碓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景陶史,半部在南山。(www.xing528.com)

(2)儒家文化。历史上,南山所在的区域人文发达。据考证,在宋代,有三位状元,在南山读书隐居。南山脚下的湖田,有北宋状元彭汝砺读书草堂;禅师山中的云林别墅,曾经是状元刘辉的读书地;银坑坞则是南宋状元吴潜的归隐之所。刘辉事迹本书“历代人物(二)”有述,兹略述彭汝砺、吴潜事如后。

北宋状元彭汝砺塑像

彭汝砺(1041—1095),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昌江区丽阳镇)人,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状元,北宋名臣。历官起居舍人、吏部侍郎等职,进权吏部尚书,终官枢密都承旨,《宋史》有传,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彭汝砺以敢言著称,苏东坡称其“对策决科,尝魁天下之士;犯颜逆指,有古名臣之风。”

从当地史志、宗谱资料查考,彭氏一族自西汉时即已迁居鄱阳利阳镇(今昌江区丽阳镇)。宋代利阳彭氏一度“士望冠于饶郡”。彭汝砺的父亲彭思泳(字季昌)世居利阳镇,其为人敦厚,往来鄱阳、乐平、浮梁,以货殖为业。生汝发、汝砺、汝霖、汝芳四子。彭思泳在浮梁寓居时,长山都(今浮梁东部寿安屏山一带)宁锡招彭汝砺为婿,与其子宁洵同师桐庐倪天隐。据道光《浮梁县志》记载,景德镇湖田都西涧草堂为彭汝砺读书处。彭汝砺母亲去世后葬于浮梁。状元彭汝砺虽然在籍贯上过去属鄱阳,但是其于景德镇(古代浮梁)却有着深厚的感情。彭汝砺有大量涉及景德镇的诗词篇章。对景德镇瓷器的吟咏,除“浮梁巧制瓷,颜色比琼玖”的诗句外,《答赵温甫,见谢茶瓯韵》一诗则更加细致地对当时浮梁景德镇的制瓷技艺及瓷器受时人的追捧进行了描述。诗中:“我昔曾涉昌江滨,故人指我观陶钧。庞眉老匠矜捷手,为我百转雕与轮。镌刏刻画走风雨,须臾万态增鲜新。盘龙飞凤满日月,细花密叶生瑶珉。轻浮儿女爱奇崛,舟浮辇运倾金银……”[1]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高中状元,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奸臣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宋太平兴国四年改设建昌军,治所在今江西省南城县),徙潮州、循州(今广东惠阳)。

关于吴潜隐居景德镇南山的事迹,道光版《浮梁县志》有记载:

吴潜落职谪建昌军,携幼子硕过浮梁县南,至里仁都,硕有卜居意,而潜谓:“入山不可不深。”乃往银溪入谷数里,辟址山椒,为归老计。尝赋诗曰:“远引山中是隐沦,岂因君上岂因臣。衡门日月争多少,俯首临安几度春。”寻由建昌徙湖州,安置循州而卒。硕后来家于新平之市。[2]

(3)宗教文化。南山山水灵秀,自古以来便是宗教乐土。禅师庵、沙陀寺、冷水尖是景德镇地区有名的古寺院。南山最西南端的郭璞峰相传为两晋时期风水仙师郭璞的道场。

(4)红色文化。古代,南山是兵家必争之地。清代,太平天国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南山多个地方进行过鏖战。近现代,南山是红色根据地。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景德镇第一个小组在南山沙陀庙成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南山区域成为革命的据点,流传下来许多革命故事。

(5)工业文化。在延续了上千年的陶瓷工业文明的今天,南山周边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景德镇的工业基地。这里有以“中国直升机的摇篮”之称闻名于世的六〇二所,有国有大型企业景德镇焦化工业集团。

(6)农垦文化。依托南山丰富的林地资源,这里曾经分布了景德镇枫树山林场、荷塘垦殖场以及乐平科山垦殖场等农垦企业。其中,荷塘垦殖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建设成为全国农垦系统的先进单位,被誉为“社会主义时代的南泥湾”,“荷塘精神”成为景德镇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