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介绍的宝塔不仅有砖砌结构,还有石结构塔,甚至铁塔。石结构建筑在南方尤其成熟。在南方的建筑中,石结构甚至取代了许多早期的木结构,砖砌结构从未像北方那样大规模使用。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就完全体现出了石结构建筑的风格(图84A、B)。根据造像记,这两座塔的建造时间在公元1228年至1247年之间,是中国石结构建筑中最出色的两座。最初,它们是木结构,后来改成砖砌结构,最后则由花岗岩的石结构替代了原本的宝塔。整座塔的建造对材质有明确的特殊要求:花岗岩石料的凿雕非常仔细,不使用多余填料;拱门也是楔形块拱,石料之间的接合非常精确。尽管它们真正的结构是石结构,但还是有许多仿木结构构件,如角背、梁等。宝塔壁面装饰有大量高浮雕佛像,它们为艾克博士即将出版的一本特殊的专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加之艾克博士有丰富的图片资料,足以让我们了解这些历史遗迹。
唐朝宝塔的正方形砖砌结构也出现在许多小型石塔中,其中四座便在房山的北塔附近(图85A、B)。四座小型石塔中,有一座建于公元740年,其余三座似乎也是同时期的。它们通过平坦的石灰石板连接在一起,宝塔内外都有雕刻装饰。由于宝塔是中等大小,看起来更像具有建筑特征的石碑,而不像一座真正的建筑。
山东神通寺龙虎塔是一座更大的石塔,塔平面呈正方形,塔身上有许多雕刻装饰(图86)。整座塔分为三部分:塔基,上有突出的石檐;中部的塔身,上有佛龛,佛龛中有大量雕塑装饰;塔刹,有两层较低的重檐,每层都由双层斗栱承托。各部分的组合不具建筑构造性,所以塔身有许多突起、深凹的线条,还有过多的雕刻装饰,这些都令宝塔有一种怪异的巴洛克风格。大量光影对比的雕塑风格,在唐朝后期的雕塑中也出现了,所以这座塔有可能也是这一时期建造的。
尽管石塔装饰有大量雕塑,但对大部分石塔来说,更有魅力的是其立体装饰,而不是建筑布局。杭州灵隐寺八角形小石塔(图87B)和南京附近栖霞寺中较大的八角形石塔(图87A)都是如此。这两座塔可能都建于吴越时期(公元10世纪),形制优美,是石塔中的纪念碑式建筑,但它们看起来更像是用石头凿成的,而不是用石构件建造的。从艺术的角度看,价值更高的是高浮雕装饰的雕刻和处理方法,而非石板的接合。所以,在中国石建筑这部分不再进一步介绍这两座石塔。
中国北方还有一座孤零零的石塔。它就是河北曲阳县庄窠村的锥形小石塔,塔平面呈八角形,共11层,高度不足25米(图88A、B)。它由含云母的汉白玉石料制成,这种材料在曲阳地区非常常见。汉白玉切成平坦(呈角形)的石块,石料的接合不使用任何泥浆。飞檐是突出的石板,石板底部做出了造型,下方有人物浮雕的装饰带,其风格说明这座石塔是在公元12世纪之后才建造的。
毋庸置疑,中国一直都有石结构建筑,但大部分石建筑都较小,并且用于特殊用途,如灵堂、小型佛龛等。现存的早期石建筑非常罕见,其中最重要的一座是山东神通寺的四门塔,造像记中记载的建造时间为公元544年[25](图89)。虽然名为四门塔,但它绝对不是一座塔,而是平面呈正方形(边长7.36米)的单层房屋,塔内中央还有一根支撑攒尖的巨大石砌方柱(边长2.25米)。整座建筑由表面光滑的浅色石灰岩建造,上面还有条纹。屋顶塔檐由五层石板叠涩砌成。建筑四面各有一座半圆形拱门,门外侧是接合紧密的楔形块拱,门内侧是石垂帷。因此,这座建筑可以证明中国人在公元6世纪时就已经非常熟悉拱石结构了,也表明石建筑结构已经在中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实践和发展。这座建筑没有外部装饰(内部有一些佛像),没有分层或装饰线条,只是一件完整、纯粹的艺术作品。它的造型非常和谐统一,结构比例完美均衡,存在感极强。(www.xing528.com)
由于其他具有拱石结构的石建筑建造时间相对较晚,因此,目前很难判断这种与石建筑相似的建筑结构是从何时开始使用的。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天龙山中的一座小寺庙(图91B)除了明显重建的屋顶之外,完全是石结构建筑。它比较矮,有筒形穹顶,门和两扇窗都有由三块石板组成的圆拱。从整体上看,它造型简单质朴,石板的结合相对粗糙,尤其是后来修缮的部分明显是最糟糕的。从原本的建筑构造来看,它似乎始建于明朝初期。
据我们所知,最完美的拱顶石建筑当属明朝的一座墓穴。它最初埋藏在河南,后来被转移到了加拿大多伦多博物馆。在原出土地点拍摄的照片显示,它是一间矩形墓室,上有拱顶,低矮的墙体是横放的石板,拱形部分是打磨的弯曲石块,中央有拱顶石,是典型的拱石结构(图90A、B)。墓室入口不是拱形的,但上部有一条长长的石过梁。沉重的石门是一块单独的石料,用来关闭几乎呈正方形的出入口。它的惊人之处在于建筑技术的精确性,其技术水平堪与某些备受赞誉的罗马建筑相媲美。
毫无疑问,中国境内有大量的墓穴,虽然其中许多尚未被发掘。有些中国人曾亲眼见过开掘的各时期墓穴。他们说,早期的墓穴一般只在墙体和顶部的外层有砖块,唐朝及之后的墓穴通常是石结构。因此,如果明朝皇帝陵重见天日,我们看到的应该是威严的拱形墓室。
目前,我们不可能对这些遗迹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我们将目光放在同一时期的其他建筑上。它也是埋在土里的,但不像墓穴那样有封顶,而是完全开放式的,没有顶,像一个巨大的池塘。这个建筑位于安徽滁州,传统的习惯叫法为“洪武沐浴处”(Hung Wu’s Bath)。它的名称为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图91A),我们并没有找到这一特殊建筑结构的其他信息,但根据它所处的环境推测,或许建于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在位时期。因为定都南京前,朱元璋曾在此处居住过一段时间,并且在距离此处不远的凤阳建立了第一个首都,不过中都凤阳很快就被废弃了。洪武帝朱元璋一子的陵墓便在滁州。
这是一个边长21米、深6米的大水池。水池四边都是形状适宜的大石块,中间有一堆碎石,顶端是圆形石块。水池的四角有八角形立柱,比周围平台的高度还要高,实际上这是一条铺有路面的道路(约6.5米宽),在此处还能看到石柱的基座。水池每角有三座基座,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正方形,它们可能是顶的支撑,或形成四角亭。上部阶梯状斜坡也是一段通路(约4.5米高),它位于泥土之下,也是砖砌结构。入口处是拱门,连接着一条倾斜的、通往周边乡镇的通道。水池底部的石墙上还有一个拱门,连接着一条弯曲的通道,路的尽头是距入口20米的小屋,但在当时,这条通道是用来注水(?)[A water conduct (?)]的。我来的时候,水池中基本没有水,但据说暴雨过后,水池中几乎会盛满水。关于它的用途现在仍有疑问,但无论它用做什么,其建筑结构都值得我们注意,尤其是巨大的石柱、处理精细的石墙和砖石结构的通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