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早期艺术史:泥、砖、石结构建筑的发展

中国早期艺术史:泥、砖、石结构建筑的发展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已经研究了中国最有特色的木结构建筑,它们表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统一性和装饰元素的多样性。除了木结构建筑,中国还有很多砖石结构的建筑。与西方建筑艺术相比,中国的砖、石建筑基本上不是全部用砖、石建造的;石造工艺、石质建筑通常只是在泥土建成的房子外加上石质外层。总体来说,中国北方普通砖结构建筑的趣味性元素非常少。

中国早期艺术史:泥、砖、石结构建筑的发展

我们已经研究了中国最有特色的木结构建筑,它们表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统一性和装饰元素的多样性。这些建筑都是有立柱支撑的宫殿或亭子,其变化的多样性不是表现在独特的构造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传统元素如画般的生动组合中。

除了木结构建筑,中国还有很多砖石结构的建筑。尽管它们不像木结构建筑那样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但它们更实用。以前,中国和日本的房屋通常只供生者一人使用,即使是皇宫建筑,在新君即位后也会进行改造或重建。人们认为房屋不是城堡,它仅是临时落脚之处,只有陵墓的修建才是为了长时间保留。所以在建造房屋时,他们从未有修建生生世世不朽建筑的观念。

正因如此,中国人自然不会用最耐久的材料去建造普通住宅房屋,而是用这些材料建造重要的陵墓和宝塔等神圣场所,或修建城墙、露台、桥梁等实用或防御性建筑。[16]

因此,要想了解中国古代石结构建筑的建造方法,就要研究埋在地下的东西,而非地上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挖掘墓室,了解其防御设施的结构和基础。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进行比目前更广泛、更系统的考古挖掘。

与西方建筑艺术相比,中国的砖、石建筑基本上不是全部用砖、石建造的;石造工艺、石质建筑通常只是在泥土建成的房子外加上石质外层。在没有树木的地区,用来烧制砖块的材料和燃料很难找到,所以在建造各种建筑时,主要材料就是泥水混合的材料。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北方有名的黄土与水的混合物(有时还加入稻草以便黏合)就是优秀的建筑材料。我们在讨论墙壁和露台时曾介绍过:最初,墙壁和露台仅由土和沙砾制成,在极度干燥的天气下,它们变得夯实,如岩石般坚硬。在北方,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这种墙壁,据我所知,绥远托克托县由黄土制成的城墙有20多米高(图52A)。

江苏苏州无梁殿。穆勒(H. Moeller)根据柏石曼《中国建筑》绘制。

沿着山坡自然走向在山腰上挖掘的窑洞是最简单的黄土住宅,能够为人们提供非常舒适的居住条件,尤其是在炎热的季节。有时,在窑洞或整个(木质建筑结构(如北方的石窟寺)前也会添加墙壁。这样一来,窑洞便成了最内部的建筑,山坡则成了建筑的后墙。还有些建筑用水、泥(黄土)或晒干的砖块制成。平原上既有用黄土建成的独立低矮的方形小屋(屋顶或平或略微倾斜,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用稻草或木头加固),也有形如洞穴或大隧道的房子(底部平整,主体部分是黄土夯实的圆筒形穹顶)(图52B)。

方形平顶的原始黄土建筑(图52C)让我们联想到美国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的印第安人建造的“涂抹而成的”房子。两者之间相似度很高,它们使用的材料相似,建成的外形也较为接近。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中国人从未有印第安人如此大规模的土结构房屋。

山西北方的房屋是这种房屋的进一步发展。它们背靠山腰,由略经烤制的砖头建成,入口为拱形(图53A)。这些房屋一般形如长长的走廊,房顶或平或稍微倾斜,房檐上有时还有勾栏装饰。在造型和总体布局上,它们保留了原始土结构建筑的某些传统,但砖砌结构又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有时还点缀着有效的装饰细节。值得一提的是,这类建筑包含的发达阶段的代表性元素是露台和围墙的中空砖块,它们形如短管,能排掉多余的水分(图53B)。

总体来说,中国北方普通砖结构建筑的趣味性元素非常少。房屋墙壁朴素,除了出入口,没有其他的分隔。门道是拱形或封闭结构,两边有较大的立柱,上面是披屋式屋顶。从外面能看到的窗户非常小,一般是圆形,位于非常高的墙面上。在中国北方的小城镇和村庄中,道路一般沿着房屋建造,这种布局可以尽量减少陌生人、强盗进入房屋的可能。有些房子的屋顶是平的,上面还有向一方倾斜的勾栏(这样的房屋经常出现在山西);有些房子的屋顶是鞍形,但通常都有木梁和椽支撑。至于砖拱屋顶,一般只出现在明后期重要的寺庙宝殿上。

太原双塔寺(图54A、B,图55A)和苏州无梁殿(图55B)是这类寺庙最杰出的代表。它们基本上都是砖砌的两层建筑,外部房顶是中国的传统风格,有上翘的斜坡。双塔寺主殿为圆筒形穹顶,下部沿着两侧建造了三个拱顶,在外观上就是三个拱门,主殿两端是由带有拱门的横墙隔成独立的房间。这座建筑拱门的线条几乎就是弓形,为西方普通建筑的风格。虽然它的外观是非常突出的国外风格,但拱门间仍有基座和砖砌立柱。立柱一部分嵌入壁面,柱顶为装饰斗栱,支撑着额枋,额枋上方有突出的三跳斗栱,仿佛飞檐。以上这些结构都是砖砌的,只有突出房顶的椽是木结构的。

双塔寺圆顶砖塔距离主殿不远。它的建造方式可以参考另一座建筑,即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在四川峨眉山建造的放有巨大铜象的大殿。[17]方形殿内是穹隅组成的半球形屋顶,殿外是常见的中国式木屋顶。[18]中国可能很久以前就出现了圆屋顶,浙江杭州和河北定州清真寺的内室都是圆形屋顶,据说它们是唐朝建筑,后来又经过了重建。这些砖砌圆屋顶的方形房间非常小,大小跟灵堂和墓室差不多。早期陵墓发现得越多,我们对中国人建造这种建筑的能力就能了解得越多。

中国人使用砖作为建筑材料主要是为了建筑的稳定,而寻求稳定也是建造城墙、城楼、塔楼等防御设施的共同要求(它们一般都是砖木混合结构)。就佛塔而言,早期大部分佛塔是用木材建造的,或许是因为木材数量不够充足,后来逐渐改由砖来建造,出现了木结构元素的砖石结构。(www.xing528.com)

具有防御功能的砖石建筑不仅包括前文提过的城墙、堡垒、城楼,还包括一些地区(尤其是山西)的寺庙。这些寺庙寺门两侧的有利位置各有一座方形高塔,上面有锯齿形城垛,显然是用来护寺的(图56C)。寺庙之所以采用有防御功能的砖石建筑,是因为在战乱时寺庙必须自己负责防御。中国北方许多村庄的入口或路边都有相似的防御塔。砖塔一般立于村口的主路上,通常有圆筒形穹顶,有点像小型的城楼券门。在枪炮和烈性炸药还未出现的时代,它们就是传统的防御工事。必须承认,它们比所有现代防御工事都更加显眼,也更加出色。

令人惊叹的是,北京和中国北方其他重要城市的城门都是根据同一类设计图建造的,其布局建设也都是在明朝或之后完成的。之后,虽然大部分城门都经过了较大程度的修缮或重建,但建筑风格还是明初的。城楼建在城墙上,加固扩建成堡垒,外观像大殿,有两三层重檐,上面还有开放的回廊。士兵可以通过长长的坡道到塔楼露台上,这也使地上建筑的造型较为协调。其中两座塔楼最为突出,靠外的箭楼是单调朴素的砖楼,斜墙上没有装饰线条,只有四排方形的箭窗(以便射箭),屋顶是重檐,下面是从U形瓮城处突出的宽大堡垒形建筑(图58A、B)。

城门的城楼和箭楼都有通道穿过,在最坚固、最老式的城门中,箭楼的堡垒也很结实,入口设在瓮城的一侧,靠近主城墙,这种布局更利于防御。此布局类型在北京平则门(阜成门)得以保留下来,现在仍然可以看得到,高大的箭楼除了设在高处的方形箭窗外,没有其他开口(图57)。只有支撑重檐的木梁和角背能够说明这栋建筑不全是砖石结构,在其内部还有木结构。靠外的一排支撑立柱多半都嵌入了墙内,靠内的立柱则独立地立在室内,立柱上还有支撑屋檐的十字梁。所以,箭楼的内部是木结构框架支撑木结构屋顶,外面则是砖石结构。箭楼下的堡垒和城墙一样,也是以土、碎石为核心,外面有六七层砖石。

坚固沉重的堡垒下的拱形孔洞的建筑特征有时也非常值得注意(图59)。北京前门城楼的中央门洞有6米多宽,底部的城墙厚30多米。城门洞并非全是拱形顶,从中间偏上位置往下都是空的,呈方形,内层的大门下有固定转轴的石门枕(图60)。前门城楼约50米宽,38米高,城楼巨大,城台也相当厚重。

许多钟鼓楼也有相同的结构,下部如堡垒,上部是砖砌或砖木混合的塔楼,它们在中国北方大部分老城中位于中央位置。而如今,北京城钟鼓楼已不再位于城市中心。元朝时,它们便位于现在的位置,但如今北京城的北城墙比起当时南移了许多,因此它们的位置相对就发生了变化。现在鼓楼的位置基本上与元大都时一致,但元朝钟楼的结构与现在的则完全不同,位置也更靠东。现在的钟楼是1745年后新建的,完全是砖砌结构,另外还添加了大理石护栏和大理石拱门(图61),之前明永乐皇帝下令建造的钟楼毁于大火。

平则门(即阜成门)箭楼纵断面图

平则门(即阜成门)箭楼平面图

与北京其他类似的城楼相比,鼓楼显得有些厚重,体形较扁,这说明它的建造时间相对较早。鼓楼比钟楼宽一倍多,建筑风格也不相同。鼓楼的整体结构是老式的:下层是坡屋顶,不是常见的露台和护栏;上层有开放的回廊,立柱之间的间隔较远,房顶又陡又窄,几乎没有弯曲弧度(图62A)。它与北京后来建造的大量建筑都不一样,在宽阔的长街尽头拔地而起,非常醒目

穿透城楼等相似建筑基座的拱门不是圆拱形,而是稍有些尖的尖拱,这种结构颇受中国人的偏爱。拱券结构具有非常强的承重能力,因为堡垒坚固的墙壁承受了侧压力。从外观上看,拱券结构是由几层砖纵向、横向交叉排列并用黏合力很强的灰泥黏合砌成的。有时,拱券式砖结构中也会出现石料,如北京钟楼和苏州水门(水门也是城门类建筑的一个有趣变体)(图63)。实际上,许多桥梁也是这样的砖石结构,在之后的石建筑中我会对它们进行详细的阐述。

砖是搭建露台和墙壁的绝佳材料,但前文中介绍的大部分砖砌建筑都不是纯粹的砖砌结构,而是砖木混合结构。北京和其他地区的仓库、瞭望塔也使用了这种木框架、砖墙,木结构藏于壁面内的砖木混合结构,但总体上它仍表现了中国习惯用木结构支撑屋顶的古老传统。中国建筑工人似乎更加偏爱这种典型的房顶结构。如果不能全部用木材建造,他们会如前文介绍的太原和苏州的拱顶寺一般,将斗栱的材料换成砖块。尽管中国建筑师也不排斥外来建筑样式,会毫不犹豫地将本土风格元素加入到外来建筑样式中,比如有立柱的建筑外观就表现出外来的影响(很可能源自印度),但这些本土元素令这些建筑看上去更像是中国古代的宫殿,而非西方建筑。

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藏族风格的砖砌结构建筑则属于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建筑类型。它们的外观在很大程度上更像堡垒,庞大的轮廓由水平和垂直的直线勾勒出来,连房顶都是平的。这种样式在北京附近西山斜坡上的西藏式塔楼和其他建筑的正面最常见。在中原地带修建藏式建筑的目的是让中国士兵有机会在这样的建筑中进行攻击演练,为战争做准备。

位于河北北部皇家避暑圣地热河行宫中的喇嘛庙,与上文所提的藏式建筑风格相似,但建筑目的有所不同。其中一座行宫仿拉萨布达拉宫而建(图64A),另一座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图64B)而建,据说它们都是乾隆皇帝下令建造的。喇嘛庙位于宫殿和城楼两侧,巨大的建筑令人感觉十分压抑。行宫未被破坏,其正面砌满数层砖块,没有任何装饰。这些建筑是为喇嘛建造的。乾隆皇帝将这些僧人引入中原,希望为他们提供习惯的生活环境,所以它们看起来更像西方建筑,而非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人习惯于在单调的灰色建筑中自然地加入更多的动态和色彩,比如在这些建筑的窗户上添加鲜艳的釉面砖组成雨篷,在方形的大宫殿角落添加斗栱飞檐和造型优雅的小宫殿。但是这些改变还不足以减轻建筑整体的庞大和笨重感,只是从侧面证明在奉旨修建的建筑上人为加入了外国的建筑风格。热河行宫中其余的建筑,包括皇帝寝宫、娱乐场所、狩猎围场、门殿、回廊等,都是根据中国传统风格建造的,与郁郁葱葱的山坡融为一体,形成一幅优美的画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