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目前现存的中国建筑遗迹大部分修建于较晚时期,因此从建筑遗迹中探寻古代的建筑材料不太现实。但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展示一些对中国建筑要素的观察。在此之前,我们需了解中国建筑的总体设计规则,这些设计规则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中国建筑工匠们继承了下来。我们主要讨论中国建筑中比较重要的特征,对于中国各地的不同建筑特征以及技术性问题暂不作讨论。当然,若要对中国的建筑材料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察,就必须对各地的建筑遗迹进行研究,但这需要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专门撰文详述。限于篇幅,本书主要讨论中国古代中原及北部地区的建筑材料,阐述中国建筑的普遍标准,忽略不同地方的具体差别。
瑞典画家阿尔宾·斯塔克(Albia J.Sturk)笔下的故宫三大殿图,
图中的内切圆表示故宫建筑的比例。
柏石曼(Boerschmann)笔下的中国大雄宝殿典型设计图
在中国古代,不论寺庙、宫殿还是宅邸,只要没有不可抗的自然阻挠,大型建筑结构一般都严格遵照一个特点:坐北朝南,沿着一条主轴线,呈对称分布。在很早以前的夏商时代,对建筑的描述就遵循这个原则。后来不管是出于宗教原因还是实际考虑,这个原则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各主殿从前到后,排成一排。主殿前面是宽阔的庭院,周围环绕着偏殿,前方有围墙及入口。如果是宫殿和大型寺庙,主殿则矗立在高高的平台上,前方是柱廊或走廊。根据中国建筑的传统特点,所有主殿都朝向南方。另外,大型建筑群除了有一条主轴线外,还有侧轴线,侧轴线上主要分布着偏殿,分布规律与主轴线上的分布规律相同,侧轴线与主轴线永远保持平行关系。唯一和轴线成一定角度的建筑是侧门、库房以及走廊等,它们一般建在庭院的四周。古代的建筑群都是以这样的庭院为一个单元一进一进地扩展开来,既非单个建筑的无规律扩展,也不增加建筑的高度。北京的一些亲王府邸,院落规模多达二十进,其中的古老楼阁和殿堂数量则更多。如前所述,整个建筑群都被高高的围墙环绕起来,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在一些更大的宫殿群中,不同的庭院之间也由装饰性的门墙隔开,这样不仅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分属不同庭院的人也只能在各自的庭院范围内活动,整个宫殿也就成了真正的“禁城”。
不论寺庙、宫殿还是宅邸,建筑物的类型都具有相似的样式。以最主要的“殿”为例,其外形一般为长方形,内部被一排排柱子分为两三个区域,其中最重要的区域就是柱廊。不过,如果整个建筑四周都被柱廊包围着,就属于另外一种情况了(图14A、B)。方形建筑都是类似的样式。当然,多边形或者圆形建筑也有一些特例,这将在后面叙述。建筑的采光一般依靠门上半部分的透光以及一些低一点的窗户射进来的日光。窗户划分为一个个小窗格,空隙用一些透明纸罩着(现在一般换成了玻璃)。一些大型建筑往往有两层屋顶,在两层屋顶之间会设置一排窗户。而在较低的建筑中,侧墙一般没有窗户,后屋的采光主要依靠后门和后窗。方形大殿的四面都是正面,都设有门窗。
建筑本身的重要性不同,其样式也各不相同。如前所述,建筑都建在一个平台上,平台表面用砖块或石头铺成。当平台修建得非常高时,上面的建筑一般也很特殊,叫作“台”。台一般尺寸较小,有两层。如果整个台的垂直感很突出,看上去就会多少有点像塔(图13C)。这种建筑在中国各个朝代都有,主要作防御之用,一般为钟鼓楼或者大型城门的内城楼,只能通过外面的斜坡或者台阶到达。当然很多寺庙也会建在较高的平台上。(www.xing528.com)
较大且多层的建筑通常叫作“楼”;如果稍小,有两层到多层,叫作“阁”;最小的四面全开,叫作“亭”。另外需要提到的建筑样式还有“廊”,有的廊一边儿敞开,也有的两边儿都敞开。廊将大型建筑连接起来,多见于花园或者庭院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建筑类型有待介绍,不过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装饰细节,而不在于基本的形式和构造,故在此不作讨论。
中国建筑中的亭台楼阁,都与西方建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西方建筑的外观主要由墙来决定,而中国建筑的外观主要由底座平台以及突出在外的屋顶来决定。中国建筑的主结构都是木质的,属于纯木匠的艺术。尽管砖块混合沙土泥浆筑成的墙体牢固结实,能起到支撑作用,但在建设时只是在承重的柱子之间夯土砌砖,建成后则隐蔽在顶部特别突出的飞檐与底部宽大的平台之间,其在建筑结构方面的价值非常有限。在大型建筑中,正面墙一般与最外层的一排柱子隔开一段距离,形成柱廊。柱廊使得建筑物更加开阔,光影流转,衬托出建筑完美的比例。小型建筑的柱廊只限于正面中央部分的几根柱子之间,但也能制造出类似的效果。
建筑内部通常包含中殿和侧殿。中殿和侧殿被内墙完全或部分分隔成多个小房间,根据不同需求,房间的数量可以增加或减少。当然,中殿的面积并非都相等。尽管柱子之间的距离都很宽,但是根据实际需要,它们之间的距离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标示建筑朝向的入口,要求空间更加开阔,因此便会拉大最中间的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大殿通常以中轴线为准,向两边伸展;同时为了突出中轴线,大殿的长边中央也会设置一个入口。殿侧面形成的三角墙只是为了将长长的侧面收尾。与西方古典的柱状建筑不同,中国建筑并非纵向伸展。[11]与希腊式建筑结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建筑似乎缺乏所有建筑学的要点,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故意不体现这些要点。例如,为构成前面的柱廊,刻意突出大殿两边的墙;任意增减柱子之间的距离,只为突出柱廊的四角。中国人在柱子间隔的处理上并不是始终不变的,因为自古以来,他们使用的建筑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建筑过程中需要比较大的自由度,而不是在两个柱子之间必须架一根柱顶过梁。他们很少注重建筑的艺术比例,更倾向于实际需要以及存在已久的传统技术。在这样一个建筑框架内,特别且合理的布局就清晰地保留了下来。
与西方古典建筑不同,中国建筑中的柱子不是建筑的主要特征,它们之间的间距比较自由多变。柱子既没有柱顶,也没有西方建筑特有的楣钩,但是柱子之间通过各种横向或纵向的梁子联系起来。纵向的梁子与建筑外侧的柱子连接起来,构成柱顶过梁。在一些大型建筑中,纵向的梁子偶尔也会位于柱顶下方,再从柱子身上发散出来,支撑头上的柱顶过梁,形成一种装饰性托架——斗栱。而真正的托架位于梁子上方,以支撑建筑的飞檐。在早期的建筑中,这些位于屋顶的斗栱一般从建筑实体散开,遮盖住柱子上方的木板。它们一开始是为了支撑屋顶最低处的桁架,后来安装位置逐渐发生变化,被安置在柱顶横梁上。由于它们与柱顶横梁过于紧密,便构成了今天飞檐斗栱的面貌,当然这也就失去其原本的支撑作用,纯粹成为一种装饰。关于曾经的托架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为今天的飞檐斗栱的,我们将在后文介绍中国建筑的历史沿革时对这个问题进行细致阐述。
如前所述,这种建筑构造让建筑趋于横向延伸,而非垂直向上。虽然很多大型宫殿建有两层,但上层一般作为装饰之用,不设地板。低层建筑一般只有一个单坡屋顶,像倾斜的衣领。在建筑主体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建筑方式使得建筑在横向和垂直方向拥有很大的可变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