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很多建筑遗迹都与城墙紧密相关,但是没有一种建筑能像包围帝国、城镇、村庄甚至院子的围墙那样在建筑学方面形成基本特征。例如古时的楼台,上面往往矗立着门楼和亭子。因为楼台与其上层建筑的关系很紧密,所以展现它们的时候,上面必须有木质建筑。再比如用泥和砖砌成的塔与宅院,往往簇拥成群。后文在探讨中国石砌建筑时,我们会将它们作为其中一部分来讨论。但是在这里并不影响我们对中国的祭台和楼台进行观察,因为它们一直都存在于中国古老的宗教建筑中。从建筑观点来看,它们代表着一种建筑类型,在中国建筑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于中国人住宅的最早记载中明确提到,在住宅的庭院两侧,一边是祭祀土地神的祭台,另一边则是宗庙所在地。[9]早期的祭台是简单的土丘或者泥筑平台,上面供有祭品,后来发展为用石板铺成的永久祭台。国家祭台的位置一般紧邻国君的住所。最初,所有有权向大自然各种神明献祭的人,其住宅旁都安置祭台;后来,祭神祭天的权力就只掌握在天子以及民族的精神领袖手里。所以,祭奠魂灵和神明的祭台在很大程度上与皇宫联系在一起。当然还有其他祭神的地方,比如五岳名山,皇帝经常驾临祭神。
从祭祀土地神的原始土丘逐渐发展为供奉自然中各大神明的大型平台,是否涉及宗教历史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做讨论。我们讨论的重点是那些现存的遗迹和建筑外观。在历史的演进中,尽管历经多次朝代更替和建筑革新,却依旧存在的露天祭台及其不断的香火供奉,这本身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些祭台在中国人心中至关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这些祭台是皇帝精神领袖地位的象征,祭台上的神圣祭品,不论由皇帝本人供奉还是由皇帝指定的代理人供奉,都在表达一种寄托:天下臣民与帝王及神明和谐共处。
皇帝祭祀的祭台一般设置在王朝的都城外。汉朝有两个祭台,用于祭天的祭台在都城南端,用于祭祀地上神明的祭台在都城北端。不过,后来一些朝代的皇家祭祀都集中于一个祭台。例如,明成祖永乐帝于公元1420年重建北京城后,将皇家祭祀天地的大型祭台设置在都城南城墙外,称为圜丘。一百年之后的明世宗嘉靖九年,经过一批儒学名士的全面研究,皇帝决定分别祭祀众神,不仅建造了天坛、地坛,还建造了日坛、月坛,以及先农坛和社稷坛[10]。从那个时候起,几个祭祀诸神的祭台就分别设立在北京城内外。后来大部分祭台陆续得到修复或重建,尤其在清高宗乾隆年间,皇帝热心于古代仪式,大规模重修了祭台。不过这些祭台的总体特征和形态与嘉靖时期相比基本保持不变。
天坛是这些祭台中最庞大、最有名的一座。它坐落在北京城前门大街的南面,这里曾经属于皇城的城郊。天坛的围墙所围的面积很大,外围墙周长约6.5公里,外围墙的里面还有一个内围墙,周长超过4公里。天坛内树木很多,也有一些供祭祀典礼用的殿宇。不过在此我们仅就供奉祭品的祭台进行讨论。如前所述,天坛祭台有两重坛墙,形成内外坛,外方内圆,象征天圆地方。外坛东南西北四方的围墙上各有一座大理石牌楼状的雕刻拱门。圜丘共有三层平台,其中最低的一层直径64米,高1.5米;中层直径46米,高1.6米;上层直径28米,高1.7米,整个圜丘的总高度达4.8米。所有平台表面都由大理石铺成,周围竖有雕刻精美的大理石栏杆,设计风格与我们在北京皇宫所见到的相同(图4A)。虽然天坛在乾隆年间重修过,但重修风格明显严格仿照明朝的规划和设计风格。天空湛蓝如玉,人们沿着圜丘的阶梯拾阶而上,可以看到大理石平台和精雕细琢的大理石栏杆营造出绝佳的装饰效果,尤其是在莹莹日光下,大理石散发出的华丽白色,映衬着周围的黛瓦红墙,视觉效果尤为震撼。天坛的建筑结构是远古时期的祭台无法比拟的,但其总体设计理念、形制以及静谧的环境仍然展现了早期的宗教传统。天坛内部矗立的各神殿是后来修建的,这一点将在另外的章节进行讨论。
与天坛相对的是位于北京城北部安定门外的地坛。地坛建成初期名为“方泽坛”,意为方形的祭台,公元1534年改名为“地坛”。与天坛相似,地坛外围也建有两道大型的围墙,但都呈方形。方形也是地坛主坛的特征,体现着“地方”的观念。地坛有两个平台,低层平台是边长32米的正方形,高层平台是边长17米的正方形,整个祭台高1.2米。祭台四周还环绕着宽2.5米注满水的壕沟。低层平台东西两边分别安置有两个小石龛,皇帝祭祀时,石龛上安放着各山神河神的牌位。平台侧面贴有黄色琉璃面砖(象征黄土的颜色),而过道则由灰石板铺成。四条过道分别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通往祭台。从过道向祭台方向走,通过外墙和内墙的两处大理石牌楼,到达通往祭台的两旁没有栏杆的宽阔阶梯。地坛整体的效果虽然比较简单,却不失庄严协调。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在壕沟和低层平台周围添加的灰砖栏杆破坏了整体效果。祭台附近是负责祭祀仪式的各个神殿,不过只有斋宫保存完好,其他神殿都因驻军士兵的掠夺而被破坏了。
先农坛位于北京皇城以南,与天坛东西相对,是为了供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农夫——神农氏而建(相传神农氏授人农耕)。每年春耕时节,皇帝亲率百官前来祭祀,把手放在农具上作耕田礼,以祈盼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今,先农坛中保存较好的部分已开辟为公园,其中部分祭祀典礼用的神殿被改造为茶馆,两座供奉祭品的祭台虽然仍然存在,却已荒废不堪。这两处祭台最初叫作山川坛,用于祭祀山神和河神,公元1530年改名为天神坛和地祇坛。天神坛用作祭祀风神和雨神,又叫风雨坛,地祇坛则用来祭祀五岳四渎之神。天神坛为边长15米的正方形,高1.5米,其北边安放着四个小石碑,碑顶为半圆形,碑身中空作石龛用(图5A)。石碑上刻有美丽的云纹图案,表示其中供奉的牌位是风神和雨神。地祇坛是一个矩形平台,长30米,宽20米,四边各有宽阔的九级阶梯。地祗坛南边有五个小石碑,东西两侧各有两个,形状均与上述天神坛的石碑相同,体积稍大。小石碑上刻有精美的山川浮雕,在百年古松的映衬下,不仅使祭台的神圣气氛大增,而且使圣坛更加和谐美丽。
不过,明清时期祈祷丰年的祭祀活动不仅在先农坛进行,还在另一处祭台进行。这一处祭台位于北京皇城内,与太庙(皇室家族的宗庙)相对,叫作社稷坛。皇帝在此祭拜的是社神(土地神)和稷神(谷神)。与先农坛一样,在这里祭祀的目的也是祈祷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如今,社稷坛被辟为北京的“中央公园”。值得注意的是,社稷坛的祭台与其他祭台一样呈方形、高度适中,却不是石头铺成的,而是用五种不同颜色的泥土覆盖。祭台中央是黄土,北面是黑土,南面是红土,西面是白土,东面是青土。祭台围墙上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瓦的颜色与祭台四个方向的土的颜色分别对应。
北京皇城外的东西两面分别坐落着日坛和月坛。在日坛和月坛举行的祭祀活动是为了寻求太阳和月亮的保佑。日坛的围墙呈圆形,但中央的祭台是方形的。祭祀月亮的月坛,其围墙则是方形的白墙青瓦。目前日月二坛均处于完全破败的状态(图6A)。
在北京各祭坛中,先蚕坛相对较小,但是整体上保存得更为完好。先蚕坛是为了祭祀蚕神所建。每年在先蚕坛举行的祭祀典礼由皇后主持,皇后是国家养蚕业的保护者。先蚕坛的祭台也是方形,用石头铺成,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通向祭台的阶梯。比较特别的是,先蚕坛的祭台位于北海北端一排古老的桑树之中(图6B)。祭台的旁边是采桑台,祭祀时皇后可以站在上面采集桑叶。采桑台再往北,是一个单独的浴蚕池,用于皇后洗蚕。后面是亲蚕殿,皇后在这里祭拜蚕神。先蚕坛的神殿建成相对较晚,不过由于环境布置优美,整体比较美观。整个先蚕坛保持着一种对世间万物的亲近感,正是这种情感促成了以上所有露天祭台的建立。
总之,祭台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传统信仰,而且建造精美,具有建筑学意义。中国的建筑无论建造目的如何,其底部都有平台支撑。平台上面的建筑越重要,建筑底部的平台也就修建得越大、越华丽。壮观的寺庙和宫殿经常建在两层、三层甚至更多层平台上,而普通的民居一般建在石头铺成的平台上,平台的阶梯也是一二级。从本书展示的大部分建筑都能看到这些特征。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平台,旁边带有斜坡。(www.xing528.com)
一般来说,平台的形状和轮廓取决于它的上层建筑。平台可以是矩形、方形或者圆形,高度则与平台所在的地势以及上层建筑的特点和用途有关。一般建在平地上的住宅,其平台高度不超过1米;如果建在斜坡上,或者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石,平台正面高度可达10—20米。平台的形状与城墙的箭楼或城门的平台类似,建造方式也相同,内部是泥浆和碎石的混合物,外面则覆盖厚厚的砖层。
关于平台的上层建筑,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这里需要介绍一座非常壮观的平台式建筑,这就是陕西北部榆林的长城古堡(图7A)。这座方形古堡是一个三层平台,平台最底层是边长28米的正方形,古堡高度比宽度稍小。底层平台的通道位于古堡后方,是在泥层中间挖空的。若要进入上层平台只能通过外面的斜坡。层层堆叠的三层平台依稀可辨,光滑坚固的墙面最初应是有垛口的,如今大都不复存在,只剩下大致的结构。不过所有这些已经足以使古堡成为一座伟大的建筑。古堡与古巴比伦或中美洲的台阶金字塔相似,只是在单调的沙漠中座座沙丘的映衬下,看上去更加朴素。
在以黄土为主体的自然地形中,梯形平台可以说是最普遍的建筑特征了。中国北方无数的斜坡被改造成阶梯平台,用来耕种或者修建房子。除了简单地依山开凿洞穴居住外,这里的房子通常都由结实紧凑的黄土筑成(尤其是顶部)。如要严格遵照“建筑”的词义,这样的房子算不上建筑;但是房子建在平台上这一中国北方普遍的建筑特征在这里也可以见到。简单的黄土平台与山中寺庙的青石板平台本质上差别不大,只是后者建筑特点更加清晰,而且还发展出了环绕的栏杆和通向平台的长阶梯。
平台在中国建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布也非常广泛,因此成为中国建筑中仅次于屋顶设计的独特特征(图8A、B)。这一点在一般的房子上感受不深,因为它们建在较低的平台上。但是如果走近中国的寺庙和宫殿,我们立刻会感受到这种明显的特征,被其独特的美丽和壮观所震撼。寺庙和宫殿的平台往往分为几层,层层延展,周围环绕着大理石栏杆。通向平台的台阶很宽阔,中央铺有雕龙石板。在低层平台上可以看到,上层平台设置了一排伸出来用作排水口的龙头。这些龙形排水口还具有装饰作用,与平台上红色的木质殿宇相得益彰。
在中国北方,大多数保存至今的宫殿型大理石平台主要建于明朝及以后。这些平台主要分布在北京的故宫、天坛、明十三陵(图9A)以及其他皇家建筑中,它们设计精美,细节装饰也雕刻得很到位。在开封,有一处皇家建筑平台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这就是著名的龙亭。龙亭平台的上层建筑曾经是宋朝的皇家宫殿。当时的开封叫作“汴梁”,是北宋的都城以及后来金国的陪都,建有大量的皇家建筑。现在的龙亭平台虽然经过了后世的修复,但其装饰性的雕塑仍然原样保留了下来,显示出北宋时期的建筑装饰风格(图10A、B)。
龙亭平台的中央部分高高突起,离地面将近20米。平台中间有一条长长的阶梯,阶梯中央铺着的御道上刻有盘龙和祥云浮雕,这属于明朝以前的样式。与北京故宫的大理石御道不同,这里的御道是用石灰岩铺成的,平台周围的栏杆用的也是相同的材料。现在龙亭平台的上层建筑是后来重修的。平台的侧翼部分相对较低,又分为数层平台。侧翼平台可以从单独的台阶登上,从低到高,平台的宽度渐渐变窄,消失在最高处。平台的侧翼部分可能是后来修建的。中央部分像一个堡垒,侧翼部分呈阶梯式上升,两者结合起来,使整个平台引人入胜。除了固有的宏伟紧凑,其完美的分布比例和恰当的纵横比例让人印象深刻。
通往高层平台、堡垒和城墙,还有一种没有阶梯的斜坡大道,中国人称之为“马道”,意思是此道是骑马上城的通道。马道是古代防御性城墙的必备结构,重型货物可以直接运输到城墙上。为了便于登上城墙,马道的坡度一般比较平缓。
建在山腰的寺庙等建筑,平台下的石板台阶铺设得更加精细,栏杆的装饰也更加精美。阶梯的上升线与平台的水平线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尤其是沿着连续的台阶拾阶而上时,感受更加强烈。平台阶梯的建设与地形和周围的环境紧密相关,但是总体来看,不管是在平台的正面还是与平台形成了一个合适的角度(图7B、11B),阶梯都呈直线型。在中国,弯曲的台阶很少见到,一般只用在花园的一些别致设计中,往往通向假山或者高处的小亭子。又长又直的台阶体现得最典型的地方就是北京西山的碧云寺和北海的永安寺。这些寺院的主殿沿着山坡的直轴线而建,通往主殿的阶梯形成了“天梯”,越往高处走越陡(图12)。在每段阶梯的停顿处建有装饰性牌楼,既将阶梯清晰地分成一段段,又打破了阶梯又长又直的单调性。一些平台的侧斜坡则通往毗邻的建筑,与主建筑的中轴线形成合适的角度(图11A、B),坡度一般比较平缓。不同方向的阶梯组合,使整个建筑结构更加耐人寻味。不过,与意大利的花园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别墅不同,中国式的斜坡和阶梯似乎不是为了装饰,而是具有严格的实用性,外观的总体设计很简单。即使要表现壮观效果,也不会只从阶梯本身考虑,而是会考虑阶梯所处的位置及其尺寸。当然,在中国,最震撼人心的阶梯是泰山、嵩山等长达数公里的山间石阶小道,而不是寺庙宫殿平台的阶梯。这些山间石阶小道的设计严格遵照自然地形,符合中国建筑常见的特征。
不过,真正精美的阶梯还是那些通往皇宫和寺院平台的主台阶。这些台阶完全用大理石砌成,从平台底层缓缓上升到二层、三层。台阶两侧的大理石栏杆精雕细刻,雕刻图案呈螺旋状。台阶的宽度与其高度相称,坡度轻缓,每级台阶都比较低,宽度足够容纳一只脚,给人一种缓慢沉着的感觉。阶梯中间偶尔凹陷下去,显得两边的斜坡相对较高,比如通往午门的阶梯上半部分。皇宫中央台阶的设计采取中间抬高、两边凹陷(图13A)的典型样式,中间抬高的部分装饰云龙云凤浮雕,象征皇帝和皇后。皇帝皇后通常坐着特别的肩舆通过御道(图13B),御道中间的石板装饰着一层厚厚的动物图案浮雕花纹。这种装饰性石板既增加了阶梯的斜坡效果,又使整个阶梯看上去有一种敞开的感觉。
这种台阶是整个平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高高在上、柱廊环绕着的宏大宫殿形成完美的搭配,但只能在皇宫里才能见到。在北京故宫里,它们的确是最显眼的建筑特征,同时也是皇权的象征,不允许平民百姓随便修建和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