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始皇修建的城墙:中国早期艺术史

秦始皇修建的城墙:中国早期艺术史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始皇四处征战,使四分五裂的天下实现了大一统,他计划修建一堵除海岸线之外围绕整个帝国的城墙。被繁重的工作耗尽生命后,他们的尸体也成了城墙的一部分。该段长城的外观几乎与北方大型城镇的城墙无异。如上文所述,长城东段的建筑方式、建筑材料与北京城墙基本相同。明朝早期竣工的北京城墙和明长城都是明朝宏伟建筑的典范。中国古人对城墙有着根深蒂固的崇拜,整体来看,

秦始皇修建的城墙:中国早期艺术史

中国现存最引人注目的地面建筑当属长城,因长城绵延上万里,中国人将其称为“万里长城”。对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来说,长城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建筑遗迹,不仅因其广阔绵长、十分独特,还因为它是中央王朝强盛时期的象征和标志。

据说这项浩大的工程由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下令建造。秦始皇四处征战,使四分五裂的天下实现了大一统,他计划修建一堵除海岸线之外围绕整个帝国的城墙。就是说,就像帝国内的城镇和村庄被城墙围起来一样,秦始皇希望将整个帝国用城墙包围起来。当然,我们不能仅从表面来理解这个传说。因为可以肯定的是,早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中国北方地区就已经建造了防御性城墙,只是它们的构造比较简陋,相互之间也不连贯。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最坚固雄伟的部分明显是后来修建的。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我们只能通过古代史官的记载得知,秦始皇统治期间完成了长城的大部分修建工作,但具体修建了多少却不得而知。成千上万的囚犯、战俘以及那些激怒皇帝的顽固儒生被发配到边疆,为这项工程搬运石头和泥浆。被繁重的工作耗尽生命后,他们的尸体也成了城墙的一部分。君王的铁血意志支撑着这项浩大工程的运转,只要是人力所能克服的,在当时都能全部完成。不过从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来看,当时修建城墙的应该不是砖头,而只是一些由泥浆和沙砾组成的混合泥块[1],后经石板加固而成为壁垒。从秦朝到明朝,虽然屡经大规模修缮和重建,但长城的面貌和构筑方式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如今,长城现存各部分的价值和外观都不相同。它从帝国一头的大海延伸到另一头的沙漠,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至甘肃西部、离西藏不远的嘉峪关,穿越的路途漫长遥远,跨越的地形变化多端。长城在两端之间蜿蜒延伸,其迂回曲折的路线不禁令人惊讶。有的地方形成了深度曲线甚至回环,有的地方则分散出多条支线以保护商路或划分省界。长城的第一个大回环位于北京北部的南口镇。两条支线从这里平行分出,跨越山西北部(绥远)后,汇合于黄河。还有一条支线向南延伸,成为山西和直隶的边界。长城从黄河开始转而向南,沿着陕西省的北部边界,第二次横穿黄河继续向西部延伸,将鄂尔多斯与内蒙古其他地区分隔开来,然后进入甘肃,在兰州北部形成两个回环之后,又紧紧沿着内蒙古边界继续向西北方向延伸。

由于没有精确测量或制作过长城地图,长城的实际长度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据相关资料称,长城的长度大概可达2400—2720公里,相当于从法国的马赛到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2]。如果算上长城的回环和支线,总长度估计会达到约5000公里[3]。不管长城到底有多长,显然在世界其他地区还没有如此长度的防御性工程。

毋庸置疑,千百年来长城在抵御北方游牧部落入侵中原方面一直发挥着有效的堡垒作用,同时也限制了中央王朝的人口流动。即使不用砖石构筑,当时的武器也无法破坏城墙的防御。除了在南下通往中原的要道上修建有特定的关口外,在身负武装的士兵防守下,长城其他部分也很难翻越或洞穿。1790年,英国马戛尔尼访华使团副使乔治·斯当东对长城有一段贴切的评价:“如果没有长城,中原富饶的省份就不可能免受北方游牧部落的侵袭;同时长城也固定了中原王朝与北方部落的边界,王朝内的犯法者以及对统治不满的人被圈定在国土之内,无法逃脱。”[4]

长城有五个最重要的关隘。第一关为山海关,控扼通往满洲地区[5]的道路;第二关为古北口,是热河通往中原的门户;第三关为张家口,是外蒙古的库伦[6]通往中原的要道;第四关为雁门关和丰镇关,分别位于长城的两条平行分支上,将山西和内蒙古分隔开来;第五关为嘉峪关,是中国与北方的蒙古和中亚的边界关隘。这些雄关都处于依凭天险的易守难攻之地,防御工事坚固,能够有力地抵御外族军队的入侵。除了以上这些主要关隘外,还有一些在不同时期修建的小型关隘,也都防御坚固,并有戍边军队驻扎其中。关隘中起主要防御作用的是塔楼。从很早开始,关隘就有一些用石头砌成的塔楼,这些塔楼之间的距离恰好在塔楼上弓箭手的射程之内[7]。(www.xing528.com)

不同地段的长城,其结构和外貌有很大的不同。这与邻近地区的地形以及当地所能提供的建筑材料有关。不过,有的经过重新翻修后结构发生了变化,有的则遭到遗弃,破败不堪。长城最古老的部分位于西段,主要分布在陕西和甘肃境内。因为西部贫瘠的沙漠地区不出产砖头和建筑石料,所以长城这一部分只是一些泥土夯成的土墙,沿土墙设有壕沟。与远在西部的长城西段不同,长城东段经常出现在图片中,比较知名,是整个长城的代表(图1)。该段长城的外观几乎与北方大型城镇的城墙无异。墙体内以泥浆、沙砾和石块分层堆砌,外部覆盖着几层大块的砖头,再以坚硬的灰浆填充。长城底部垫衬的石块间严丝合缝,城垛之间的高处平台铺设得很细致,这样可以防止水渗入到墙体之内。其底部可达7—8米宽,城垛平台宽5米,两侧在建筑过程中经受过连续猛击的检验。其高度一般与底部的宽度相当,有时甚至可达9米左右。顶部很宽,两边设有便于瞭望和射击的城垛,高约1.5米;墙体上每隔不等的距离设置有塔楼,高度可达3.5—4米。许多塔楼看上去比墙体还要古老,这或许是因为塔楼先行建造而成,然后才建造蜿蜒的墙体。除此之外,每隔较长一段距离还筑有更高的烽火台。这些烽火台的功能不是防御,而是为了更好地观测敌情、传递军情

如上文所述,长城东段的建筑方式、建筑材料与北京城墙基本相同。可以肯定的是,其建筑时间也与北京城墙基本一致。明朝早期竣工的北京城墙和明长城都是明朝宏伟建筑的典范。这一点通过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可以证实:“随着蒙元的灭亡,蒙古部落虽然被驱赶到北方,但仍然对中原构成威胁。明朝早期对长城的彻底重修,正是出于加强北部防御的需要。”

因此,现存长城的宏伟主体不是秦朝的建筑成就。前面说过,目前无法得知秦始皇统治时期到底修了多少长城,也不清楚秦长城是怎样一番模样,但是围绕帝国修建一个大型防御体系的概念是秦始皇提出来的。这个概念的提出与秦始皇广为人知的其他规划和成就非常吻合。长城概念的提出要比实际的建筑影响更大。使四分五裂的中国北方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以对抗共同的敌人,长城确实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中国古人对城墙有着根深蒂固的崇拜,整体来看,长城就是这种崇拜最有力的体现和表达。长城最宏伟的部分具有壮观的建筑效果,仿佛是从当地的风景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像是一顶天然的王冠覆盖在草木不生的山坡上。长城气势恢宏,整齐划一却又变化多端,护墙与塔楼,一高一低,其划分颇有节奏,仿佛一条蜿蜒的长龙,从脚下延伸到远方,一眼望不到边际。

可以说,城墙在中国建筑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无穷无尽的城墙就像中国古代社会的骨骼,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几乎每个中国城镇都被城墙包围,内部也通过城墙划分,人们的社会活动也在城墙内进行。中国人在为周围有城墙的城镇命名时,都带有一个同样的汉字“城”,这也体现了城墙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在中国,一个城镇如果没有城墙就好比一座房子没有屋顶,是难以想象的。

早期的城墙只是一些用泥土构筑的壁垒,这种壁垒就是中国北方众多村镇的防御工事。到了后来,人们开始用砖头覆盖原始的壁垒,在由石块、沙砾和泥土砌成的墙体上连续包裹多层砖头(图2)。例如,北京城的城墙上,可以看到厚达五到六层的砖砌面。因此,城墙不仅是中国古代城镇最重要的建筑,也是最永久、最壮观的建筑。更重要的是,这些宏大的实体建筑赋予了城镇一种统一和不朽的建筑品质。如果没有城墙,城镇会变得无足轻重、简陋不堪。毫无装饰的城墙硬砖、耸立于护城河边上的堡垒和塔楼,俯瞰着周围草木不生的乡野。即使一些城墙存在的时间不长,但那些饱受侵蚀的墙砖和破败的高垒足以让它成为“年代久远”的古迹(图3)。尽管历史上经历过多次修缮和重建,城墙的风貌通常没有发生大的变化[8]。没有什么建筑比它们更能显示这片古老土地曾经的荣耀和伟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