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研究我们知道,狮子鼓是河洛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伟大成果,是河洛文化的优秀代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狮子鼓几经沉浮,今天又面临着重重危机。在市场经济、文化多元化等因素冲击之下,狮子鼓的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演出市场不断萎缩、表演队越来越少、演员青黄不接。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狮子鼓将来可能就会失传。鉴于此,当前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重视艺术规律,加强生态保护。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狮子鼓是河洛地区特有生态环境孕育出的一朵美丽鲜花。历史上狮子鼓的良好发展乃得益于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文革”时期它的寥落和衰败也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所致。可见,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狮子鼓的兴衰。因此,要保护狮子鼓,就必须优化狮子鼓的生态环境。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恢复和保护河洛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做起。如尽力维护自然的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美化自然;恢复一些有益的习俗与信仰、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推动狮子鼓与生活的结合等。将来如果在更多的人生仪式、节日活动、重要庆典中有更多的机会来演狮子鼓,也许狮子鼓的生存状况就会有所好转。
第二,加强技艺传承,提高演出水平。狮子鼓是历史的产物,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狮子鼓表演形成了丰富的艺术技巧。这些艺术技巧不是一个人在短时间能学到,也不是单靠灵感就能悟出的。狮子鼓演员应该虚心地向老艺人学习,传承其独特的技艺,提高表演的水平。有关部门应有意识地引导、支持狮子鼓传承。可以通过开设狮子鼓培训班、组织狮子鼓传承人到各村镇传教等形式,推动狮子鼓的传承。各表演队也要积极行动,主动向有经验的老艺人学习,邀请老艺人到本队传教。相关高校、研究部门也应该加强社会服务意识,积极与狮子鼓队合作,通过申报各级艺术基金、研究项目等,研究狮子鼓的艺术规律、记录狮子鼓的资料、培养狮子鼓的传承人,全面地帮助狮子鼓发展。更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观众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眼光越来越挑剔,狮子鼓队应当拿出更多、更高质量的作品来服务社会。特别是在新媒体条件下,艺术打破了地区的界限和传播的旧模式,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艺术要在同一竞技场中竞争。今后,狮子鼓要面临的很可能是与一些国际大公司精心打造、倾力投入的大制作、高水平的艺术作品进行竞争,这显然是极为艰难的。这就要求,狮子鼓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表演水平,以更加精彩的表演来吸引新时代的观众。
第三,适应时代需要,探索发展新路。传统的狮子鼓多依附于敬神祭祀等活动,是社火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主要靠信仰和仪式的力量。随着反对迷信运动的开展以及“文革”的来临,信仰活动曾遭到了严重的冲击,仪式的力量迅速衰弱,狮子鼓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动力消失,发展随之陷入困顿。今天狮子鼓发展的环境虽有一定改善,但其传统的发展机制和动力已难再恢复。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就必须去寻找新的动力源泉、建立新的发展机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狮子鼓的发展也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的规则和经济的手段,尝试运用现代公司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如实行公司化运营和股份制,尽快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企业管理制度等。在经营上,积极创造文化精品,以高质量的艺术产品去占领市场,积极开发新媒体产品,如影视、网络、手机传媒产品等。同时,加强宣传,扩大狮子鼓的影响,树立狮子鼓品牌形象,引导观众消费等。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发展,狮子鼓会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当然,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许它并不会那么一帆风顺。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与配合,也需要处理好保护、创新、发展等各方面的关系。
【注释】
[1]参程金城:《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页。
[2]〔美〕朱利安·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潘艳、陈洪波译,载《南方文物》2007年第2期。
[3]程有为:《河洛文化概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5页。
[4]王伟:《洛阳与隋唐大运河》,载《中原文物》2014年第5期。
[5]相关情况来自2015年7月16日作者在巩义市神北村对张瑞敏等人的调查。(www.xing528.com)
[6]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文化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1页。
[7]韩维鹏:《明清时期洛阳关林庙会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8]高谊、姚贵树:《中国舞狮》,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9]参白晓玉:《浅析小相狮舞之美》,载《语文知识》2012年第3期。
[10]参李戊辰:《河洛鼓谱》,大象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
[11]相关情况来自作者2016年7月20日在巩义市鲁庄镇小相村对小相狮舞国家级传承人李金土的采访。
[12]2016年10月2日作者在荥阳市对文化学者陈玮的采访。
[13]2016年10月2日作者在荥阳市蒋头村对苌毛孩进行的采访。
[14]李戊辰:《河洛鼓谱》,大象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15]张今杰、林艳:《弗朗兹·博厄斯的整体论思想研究》,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