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民歌是傈僳先辈在与大自然的交合中,通过世代传承得以保存和发展的生态智慧,传承人是活态传承的主体。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遗”保护的重视,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在国家层面也得到了重视。2007年,文化部在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就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随着认识的推进,文化部先后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傈僳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共3人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颁证仪式,这意味着,作为一种职责,他们必须承担国家赋予的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更意味着具有公认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作为一种与生计相生相伴的文化,傈僳民歌的生成有很多时候是与歌舞相伴、实用功用交叉融合的表演形式,因此,从学术的立场很难以完整的体系来进行分类。但作为一种行政手段,为了便于工作的开展,已认定的傈僳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情况如下:
表2
熊自义:1941年生于维西县叶枝镇新洛村米俄巴村民小组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叶枝的土地上,诞生了很多祭天古歌、神话传说等宝贵的文化财富。这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通过智者以“木刮”来吟唱。用熊自义的话说,那就是“傈僳族的调子没唱到的只有‘放鸡调’了”,彰显出一位传承人对民族文化创造的自豪感。多年来,熊自义时常以自己的绝活为村民们开展祭祀活动,同时,但凡文化部门向他收集民间艺术资料时,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将所能都贡献出来。作为本土文化长辈哇忍波仅存的嫡传弟子,熊自义不仅继承了傈僳古老的文化传统,成为本土文化的集大成者,更以充满智慧的个人魅力,成为邻近村寨节庆或婚丧嫁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核心人物:在他主持的各种聚会和仪典上,他不单传播了傈僳文化的精华,更由于个体的聪慧和对本土音乐的热爱,他几乎继承了哇忍波的全部技艺,成为公认的文化持有者、成为叶枝镇一带社区各种活动的核心人物。随着我国文化政策的调整,傈僳族古老的文化现象得到了更多关注,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熊自义曾在村里组织了80余人的“阿尺木刮”表演队,使村中的年轻人掌握了许多表演套路。至今,在文化部门的协助下,他已带了四批徒弟,向他们传授了流传于维西傈僳族聚居区的众多“木刮”,如“建房调”“结婚调”“放牧调”“劳动调”等。前些年,他身体健康之时,还定期到镇上的传习点组织“阿尺木刮”的传习活动,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加之他家山高路远,传帮带的机会也就少了。这样的状况,是许多乡土文化在传承中面临的困境。
王利:1929年生于泸水县古登乡干本村,从小就对傈僳族传统的民间歌舞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从八岁开始拜民间艺人益邓、郁丽仙(已逝)为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掌握了众多傈僳民歌的歌唱技巧,熟知了傈僳民歌的文化意义,特别擅长的是“起奔”弹唱。17岁时,他掌握了“起奔”弹唱的各种表现形式,如他可以正面弹,也可以反面弹,还可以根据现场需求即兴而作,是一个集吹、拉、弹、唱无所不能的民歌高手,成为当地民间文化的一部活字典。多年来,王利已培养出球邓光(65岁)、恒邓光(68岁)、球邓先(78岁)、王秀和(40岁)、先干普(60岁)、义和匹帕(69岁)等在当地有影响的弟子,他们在参与省、州、县组织的文艺活动中,均以自己的才艺和创造性表达,弘扬了傈僳民歌的社会影响。据资料记载,1994—1999年间,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分别对王利进行了采访和报道,使他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这也无形中提升了傈僳民歌的当代传播。在与泸水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我们发现,近年王利参与各种活动的记录越来越少,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王利年纪大了,这些年基本上都是文化馆组织相关人员去他家进行采录和访谈,如2016年,县文化馆再次对他开展了专门的抢救性工作,对他掌握的傈僳民歌进行了系统的录制。”(www.xing528.com)
李学华:1952年生于泸水县鲁掌镇鲁掌村委会三岔河村。他自幼喜欢音乐,儿时经常围坐在唱歌的老人身边聆听,在父母及村中艺人耳濡目染的带动下,他掌握了傈僳民歌众多的演唱技巧。多年来,他带领村中的青年开展傈僳歌舞的文艺表演,成为当地受尊重的人物。在当地,只要有歌声的地方,就有李学华的身影。如今,无论是表达男女真挚情感为主的“优叶”、以吟唱古歌和叙事长诗为主的“木刮”,还是即兴演唱的“摆时”,他都能随心驾驭,傈僳民歌的演唱在他的支配下被运用得格外有声有色,显示出深厚的演唱功底。如他在演唱短音符时,常大量使用颤音,演唱长音时,则平直朴素、音色浑厚低沉,体现出独有的韵味。李学华不但唱歌,他还创作新民歌并培养传人。在他四十多年的演唱生涯中,不仅成就了自己高超的演唱技巧,他还用傈僳民歌元素创作了许多新民歌,培养了李新明、李新成、胡学忠等一批技艺高超的徒弟。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李学华如今任“泸水县泸峰民间艺术团”副团长,负责艺术团的编排任务,为传承傈僳民歌发挥着重要作用。1999年李学华带领“泸水县泸峰民间艺术团”代表怒江州参加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怒江分馆的开馆仪式,表演了傈僳民歌。李学华每年都会参加州里举办的诸如“澡塘会”“阔时节”庆典的表演,也多次参加省、州、县的文艺会演,为到怒江考察、调研、旅游的国内外嘉宾演唱傈僳民歌。
李学华成为傈僳民歌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者,他以出众的才智和灵性,贮存和掌握着傈僳族的传统技艺。正是这种生存的能力,使他成为傈僳民歌代代相传“接力赛”中的“执棒者”和代表人物。在傈僳社区这个特有的文化空间,因为李学华的存在,带动和影响了许多傈僳青年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傈僳族民众对傈僳民歌的热爱,使得一方文化获得了发扬光大,后继有人,实现了傈僳族群的身份识别和文化认同。
在当下的“非遗”语境中,当传承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时,这就意味着一种职责、被赋予了一种社会担当,即,他们必须完成国家相关法规政策中对传承人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履行。当他们在扮演这种社会角色后,作为文化精英,他们不仅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获得表彰,更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代表自己所属的那个群体,更多地被外界所认识和尊重,成为文化多样性存在的具体实践者与见证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