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傈僳民歌:日常生活与非遗语境下的艺术

傈僳民歌:日常生活与非遗语境下的艺术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所有的民间音乐一样,傈僳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音乐,是他们情感表达在声音中的反映,其精神性和符号化特征承载着民族伟大的创造。如傈僳民歌“摆时”“优叶”“木刮”等,在政府行为的包装下,成为具有商品属性的展示物,成为享有“峡谷天籁”美誉的文化品牌。由此,傈僳民歌升格为具有国家在场的政治话语象征,其文化意义具有了无法根据传统经验进行简单确证的、新的地方文化标识。

傈僳民歌:日常生活与非遗语境下的艺术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澜沧江流域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齐塔地域均有散居。作为氐羌后裔,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别是崇尚唱歌对调:从顽皮小孩到耄耋之人,几乎人人会唱善跳,对于无文字边缘族群来说,“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作为一种记忆立场,民歌成了傈僳民众的“第二语言”,更是一种“非文字”书写的行为和族群认同的方式。

同所有的民间音乐一样,傈僳民众在日常生活创造的音乐,是他们情感表达在声音中的反映,其精神性和符号化特征承载着民族伟大的创造。据资料记载,傈僳民众在耕种、打猎、结婚、盖房时都要尽情歌舞,尤其在秋收时节,更要举行盛大的歌舞聚会,活动常常要持续几天几夜,方尽兴而散。可以说,民歌源于傈僳民众对生产、生活知识、人与自然关系的体验,是他们以艺术的手段叙述历史、祈佑尘世与神界沟通以实现人神对接与平衡的有效方式。

经过老一辈音乐学家实地调研并搜集到的傈僳民歌种类、名称、表现方式大致如下[2]

表1(www.xing528.com)

续表1

2006年5月,“傈僳族民歌”“傈僳族阿尺木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源于傈僳民众日常生活的文化事象,从日常的生活场域跃身变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更高的文化层面,成为地方文化精英响应政府号召打造的地方“文化名片”。如傈僳民歌“摆时”“优叶”“木刮”等,在政府行为的包装下,成为具有商品属性的展示物,成为享有“峡谷天籁”美誉的文化品牌。由此,傈僳民歌升格为具有国家在场的政治话语象征,其文化意义具有了无法根据传统经验进行简单确证的、新的地方文化标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