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艺术人类学传承环境:三岔傩戏分析

中国艺术人类学传承环境:三岔傩戏分析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岔乡地处恩施东乡,地处三座大山的结合部,其境内最高位置海拔1310米,最低位置海拔369米,属于地势陡、落差大的典型山地环境,在现代化生存方式进入该地之前,由于作物生长受气候环境限制,食物资源相对显得匮乏。这些因素导致了三岔乡长期以来地广人稀的局面。上岁数的老人称三岔人表演的木偶戏为“青苗戏”——意味着只有在青苗时节才看得到的戏。

中国艺术人类学传承环境:三岔傩戏分析

山地环境通常被人们视为诸多少数民族世代居住的环境,但它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适宜隐居和政治避难的所在——虽然在山上居住的人们必须为之付出艰辛生活的代价,但他们仍乐此不疲。在古代中国,无论“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还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居民,都以山地环境作为逃逸的目的地。恩施地处武陵山脉与大巴山脉交汇地带,不仅有在此世居的多个当地民族,而且有着大量的历朝历代汉族移民,后者的到来给这个山区带来许多古代的汉文化,以至于有些文化现象在大部分汉族地区早已绝迹的情况下,还能在这里得到更丰富的保存,如恩施的“过社”习俗和傩戏,均是典型例子。

三岔乡地处恩施东乡,地处三座大山的结合部,其境内最高位置海拔1310米,最低位置海拔369米,属于地势陡、落差大的典型山地环境,在现代化生存方式进入该地之前,由于作物生长受气候环境限制,食物资源相对显得匮乏。明代以后,山区移民们种植低产量的玉米和不耐储藏的块根作物来作为自己的主粮,因此历史上一直是个容易出现“青黄不接”的地方。这些因素导致了三岔乡长期以来地广人稀的局面。笔者2004年初访鸦沐羽村时了解到当时该村“总人口2403人,其中汉族2050人,占80.9%,土家族482人,占18.9%;耕地面积3572亩,其中水田248亩;六个行政小组;2003年人均收入1419元,年均粮食物产1200斤。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红薯等山地作物为主,也有少量水稻种植”(以上数据资料由笔者摘抄自鸦沐羽村村委会的路边村务公开栏)。

虽然三岔乡过去人烟稀少,但却总是能出现多才多艺的农民,当地人常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年复一年的春荒也同样逼迫这些山地农民学会了各种额外的谋生技艺。笔者的田野调查材料显示,至少在民国年间,每到开春之后作物还未长成的时节,一些三岔乡的农民带着成套的木偶进城去表演木偶戏,直到初夏到来,他们又结伴返家,恢复农民身份。这种职业身份的季节性切换的奇特现象今天已经绝迹。上岁数的老人称三岔人表演的木偶戏为“青苗戏”——意味着只有在青苗时节才看得到的戏。按照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的观点,山地环境深刻影响了山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不同于谷地社会的亲戚,而成为游离于谷地社会边缘的山地居民,但他们又并非完全超然世外,而是与谷地社会保持着密切的交换关系。[4]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的逐步改变,表演者们结束了忍饥挨饿的生活,不愿再重操旧业,从而使三岔青苗戏这种当地民间表演艺术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段历史足以说明三岔乡一带在20世纪中叶以前一直属于典型的传统山地农业,其低效的农业产出和勉强自给的经济水平使其长期处在国家税收和行政管理的边缘地带。因此这样的自然与社会人文环境也使端公团体更容易避免被纳入古代国家权力的直接统治范围,从而得到内容更丰富的传承与更适合山地社会特征的融合与演化。(www.xing528.com)

此外,《湖北省恩施县地名志》中也留下了对三岔乡境内一些小地名的解释,如“打断碑”——“传说此地原有鬼魂挡道,被端公用剑砍倒,后来发觉是一块石碑,故名”;“五龙观”——“村中有五座山,传说是五条龙,原建有庙,名五龙观”;“普济寺”——“村中建过庙,名普济寺”……[5]由此可知,不仅端公的活动历史存在于当地人的记忆之中,而且佛、道二教的传播都在这里留下了明确的痕迹。而这些佛、道二教的痕迹与端公傩戏中的唱词、端公表演时头上戴的五佛冠及墙上悬挂的“案子”(神像画)中所描绘的神仙(如三十三天地、三清、玉皇、唐僧师徒等)之间亦能找到很多明确的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