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梆,是流传河南南阳及豫、陕、鄂交界地区的梆子腔剧种,在长达300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与南阳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生存“土壤”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它反映了南阳民众的文化价值观、道德水准、情感方式和艺术修养,是南阳文化的优秀代表,也是河南省较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其表演粗犷、豪迈、奔放、质朴;唱腔属于板腔体,男女除用本嗓演唱外,其假声之上的高八度“讴”音花腔也是宛梆的特色所在;其行当分为生、旦、净、丑等;宛梆文武场的编制也与其他地区梆子腔剧种有区别,尤其是宛梆的文场主奏乐器“大弦”,基本保持了该剧种300多年来的制作和演奏传统:琴杆粗且短,弦以皮制,发音高而尖,定弦为a1-e2,琴弓用粗细均匀的江苇或其他竹子系马尾制成,拉奏时左手戴金属指帽,与现在绝大多数的梆子腔剧种使用的板胡在形制、音色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1]总体而言,它具有重要的历史、社会、经济和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
但在1949年以后的发展历程中,它也像其他剧种一样经历了剧团归属、演出市场萎缩、社会地位的变化等诸多的困难和转折。宛梆剧种也在保护和传承上随之发生生命轨迹的变化。目前,宛梆剧种的生命力较为薄弱,除了在淅川、内乡还有为数不多的、力量也很单薄的业余演出团体偶尔演出宛梆折子戏外,只有一个专业的国有剧团——由政府管辖的“内乡县宛梆剧团”[2],建制完整、行当设置齐全、演员力量雄厚,剧目和音乐延续了传统宛梆的精华。也正是因为它的唯一性,使得宛梆剧种的命运始终与它紧密相连。(www.xing528.com)
在田野工作中,笔者也深切地感受到,宛梆作为在南阳拥有庞大观众基础、足迹遍布南阳市各区县、每年两个演出团演出场次达七八百场的地方戏曲剧种,与乡村社会、文化体系建构之间的关系是何等紧密。而反观其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生存与发展历程,尤其是自2006年宛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纳入国家保护体系之后,可以看到除了剧团和演员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外,“国家在场”与该剧种生存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看到了各级政府在剧种的保护与传承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