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为了强化不同教派的标识,作为一种威仪的象征,也作为实现人神沟通的工具,凡属摆润教派傣掸族群居住村寨的佛寺内,必然非常庄重地供奉着一件“法器”,即我们称为“双筒皮鼓”的大鼓,其通长约为150厘米,鼓面直径约为80厘米。多用芒果树、椿树、梧桐树作为制作材料,当然,由于鼓身大小不一,尺寸也有一定出入。傣泐语称这样的鼓为“光龙”:光,鼓之意;龙,大之意,光龙即大鼓之意。为了固定皮面亦作为装饰,其圆周均整齐地钉有数十枚木钉并使钉头伸出鼓框边缘5~8厘米左右不等,其可分为单铆钉和双铆钉两类。由于伸出的铆钉犹如太阳放射的光芒,因此,也有人把其形象化地俗称为“太阳鼓”。还有一种被称作“母子鼓”的佛寺大鼓,即大鼓身旁还依偎着一个“克隆”的小鼓,傣语称其为“光龙瓦”。作为神圣之物,这些“法器”是不能随意触碰的。正是这种神圣信仰对信众心理产生的影响,才构成了傣掸族群特定地域观念与行为模式得以传承的条件。佛寺大鼓虽两面蒙皮,但实际上只敲打一面:既可单只鼓槌也可双槌并用;有单独敲奏的,也有在铓、镲配合下形成乐队组合。不同的鼓点对“局内人”有不同的含义,而敲击的力度不同,以表现不同的情绪、象征不同的仪式环节。佛寺大鼓的节奏简洁而稳健,体现出“声少韵多”的特征,具备“近宗教”的转喻功能。
最早记录佛寺大鼓的文献,当首推《贝叶经全集》中《制作大鼓和佛像的规矩及其它》一文。从标题来看,可知这是一部完成大鼓制作的指导性文件。标题中“规矩”二字,足见其制作流程的神圣性。笔者在西双版纳景洪的猛罕镇大鼓制作传承人波应光家采访时,他就告诉我们,他所制作的大鼓须举行相关仪式、经由佛爷念经并敲响第一槌作为开光后,才能供奉在寺里。现在的年轻人都忙于外出挣钱,许多佛事活动就淡化了,除了“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人们比较重视,传统的许多大大小小的“赕佛”活动,参与的人越来越少,加上现在禁止随意砍伐树木,因此,周边村寨请他做大鼓的活计就少了许多。而缅甸方面由于这几年社会环境动荡,每做一面大鼓需要一万五到两万左右人民币的支出,这对于缅甸一方的民众来讲,却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因此,他也有一年多没有接到过缅甸那边的活计了。这些年,波应光只能配合旅游项目,做一些“袖珍版”的佛寺大鼓模型,供游人收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