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建构与文化认同的跨学科对话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建构与文化认同的跨学科对话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曦帆教授认为,文化认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涉及价值判断以及个人身份认同的话题,包含人们对自身社会生活价值的判断,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有着潜在但却是直接的影响。他认为面对各种利益冲突时,很多民族身份、文化认同都是被刻意建构的。在建构过程中,自然认同、主动认同、被动认同等不同类型以及共生等问题不容忽视。跨学科对话是此次研讨会的重点。正如王建民教授在研讨会开幕式致辞中所说:“面对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建构与文化认同的跨学科对话

2017年7月10日至12日,内蒙古艺术学院举办“音乐与认同——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综观研讨会发言议题,大多数基于田野实践基础之上,从宏观理论与微观个案、过程民族志、建构论、音乐形态作为文化标识与历史民族志、音乐实践主体(人)身份认同、跨学科视角等问题讨论“音乐与认同”,展开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

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通过对布朗族南传佛教音乐与“索”调两个乐种之间的关系入手,进一步认识和厘清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两个学科之间在“音乐与认同”问题上存在的对象和方法论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巫达教授强调音乐的族群性,从身边社会组织结构“家”逐渐构成了“氏”“族”“族群”等。他选取凉山彝族音乐为例,认为彝族音乐在族群互动的背景下成为彝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功能的变化反映了彝族文化认同的重构与再造。南京艺术学院杨曦帆教授以铠甲舞个案入手,从认同角度关注音乐行为和音乐感受。杨曦帆教授认为,文化认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涉及价值判断以及个人身份认同的话题,包含人们对自身社会生活价值的判断,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有着潜在但却是直接的影响。

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介绍了皮尔士的“三元论”以及索绪尔等学者关于语言学符号学的理论,在发言中谈及“经验的人类学呼应”,还介绍了皮尔士、詹姆士杜威、维特根斯坦等学者的观点,强调艺术即经验。纳日碧力戈教授强调“过程民族志”,即整个实践是一个过程,该过程包含原生性的物感物觉、身体的感知、情绪、历时性、环境、声音、视听觉、思维等因素,诸要素从时间上是过程,空间上万象共生。以下结合部分会议发言以“过程民族志”作为理论基础之一进行分类讨论。

如果说“原生论”提供了文化认同的基础,那么“建构论”则描述了文化认同如何建构的方式。“建构论”认为族群或民族的形成无法从族群的特质中分离,必须归结到社会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政治、经济资源的竞争解释族群的形成、维持与变迁,强调族群认同的场景性、多重性、不稳定性和族群成员的理性选择。中央民族大学潘蛟教授从“原生态”“原生态音乐”概念切入,引发对音乐的“表演”“建构”的思考,涉及不同身份表演者的身份政治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关凯教授谈及对音乐的分类方式中讨论了音乐的脱嵌问题。他指出,当音乐成为研究对象受市场化、民族化、国家化、全球化影响开始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出现脱嵌现象。关凯教授认为有三种力量影响民族音乐,即民族-国家建设、市场化以及全球化力量。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通过哈萨克阿肯对唱以及图瓦民间艺人的个案来讨论认同的建构与实践过程。他强调在特定的场景中,群体成员建构特定个体,对内赢取力量,对外和其他群体区分形成特定的族群边界。王教授强调讨论民族音乐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时,要放置到田野场景中去理解和思考,并从音乐实践细节与描述入手搭建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与人类学之间的跨学科桥梁。中央音乐学院宋瑾教授从音乐美学视角关注多元音乐文化主体的概念,强调不同语境中的区隔分割。他认为面对各种利益冲突时,很多民族身份、文化认同都是被刻意建构的。在建构过程中,自然认同、主动认同、被动认同等不同类型以及共生等问题不容忽视。内蒙古艺术学院杨玉成教授梳理了呼麦进入中国的30年发展历程,关照呼麦如何被不同身份、不同机构所认同、被建构,以及它独特的声音、特有的音乐表现如何建构着蒙古族民族身份认同。河北师范大学赵书峰教授以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为指导,将河北“吵子会”音乐的族群边界与文化认同从三个阶段进行梳理,讨论了在历史过程中存在着动态建构身份的过程,折射出“吵子会”音乐所代表的族群边界的流动、动态的变化历程。

部分学者从音乐本体、声音、演奏技法、音乐风格等音乐细节入手,认为音乐形态可以作为文化标识进一步与认同形成关联。内蒙古艺术学院魏琳琳博士选取四胡作为具体研究路径,深入讨论蒙古四胡与二人台四胡从乐器名称、形制、定弦、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差异性,其差异性对于地域性音乐风格、民族身份、族群认同产生影响。西南大学胡晓东副教授从音色入手,将音色分为物理音色与结构音色,从而联系原生的、本质的、固有的音色与人为建构音色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说明直观听感、地域性特征、原生的以及民族文化同构心理认同。(www.xing528.com)

部分学者侧重从历史性文献进行梳理,注重历史过程、历史记忆与认同表达之间的关联性中国音乐学院杨红教授通过对土尔扈特部落、俄罗斯卡尔梅克人、东归路里等地区个案的探讨,追溯历史记忆和历史过程如何在不同族群、部落、多群体之间对同一段历史进行记忆和表达。西安音乐学院宁颖博士通过盘索里几代歌手传承体系的历时性梳理,从不同版本、唱词、旋律曲调、流派、唱法等方面对中国与韩国盘索里进行对比。宁颖认为,盘索里歌手通过改变其唱法和表演在当代语境中建构着中国盘索里歌手的身份,并且在族群内部建立与国家认同有关的系统。上海音乐学院顾雨晴硕士通过对“曹谱”历时200多年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96首曲牌的考证,将乐谱、奏乐之人的身份以及乐谱使用中存在着“俗曲道用”“道曲俗用”等仙俗共同的现象与时空音乐环境、社会文化需求加以结合。内蒙古艺术学院杨玉成教授和河北师范大学赵书峰教授分别从历史性发展过程梳理各自的研究对象。

一些学者从音乐实践主体(人)以及身份认同视角入手,讨论音乐与认同之间的关联。上海音乐学院刘红教授从三个没有嫁出去的不同身份的“新姑娘”个案入手,关注历史与当下认同的差异性。该发言涉及认同的复杂性、过去与当下认同之间的转换,以及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如何看待今天的哭嫁歌,从而进一步反思在日常音乐生活实践中,如何看待学科所提出的概念、理论。扬州大学杨殿斛教授从人类学身份认同角度切入对安顺地戏进行研究,关注地戏艺人身份的形成过程。地戏作为明朝汉族移民的文化遗产,其声音符号和唱诵内容不断传递着儒家的思想和家族意识,通过文化(音乐)濡化实现屯堡身份认同。

跨学科对话是此次研讨会的重点。任何一门学科要想突破现代民族-国家的学科限制,出路在于避免分类系统的影响,势必要实现跨学科合作。正如王建民教授在研讨会开幕式致辞中所说:“面对共同的研究对象、共同的研究问题,无论是人类学、艺术人类学、音乐人类学或民族音乐学都可能会陷入困境,所以需要有一种跨学科的统一性,要有更多的交流、更多的碰撞。”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认为认同研究包含个体、群体、社会、国家不同的视角,该研讨会重点在于跨学科对话。他强调音乐的分类除了涉及国家外,还有人文、政治的因素。他呼吁建立一种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共生与区隔,尊重大众的生活实践。厦门大学周显宝教授从哲学与审美人类学双视角讨论音乐人类学问题。该发言基于心理学个案分析,关注个体认知理解与表达、个人自我认同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关系,周教授提出跨学科对话中的音乐认同所面临的三种危机以及解决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