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琳琳[1]
“认同”是一个源自个体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如今认同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中国民族音乐学界运用认同理论,为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与理论方法。现有诸多文献结合田野个案,讨论“音乐与认同”之间的关系,关注认同理论对于中国民族音乐学界的影响,注重跨学科的对话与交流。为此,展开了对该话题的专题讨论。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关注个人的发展阶段[2],提出我们熟知的“认同危机”[3]。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民族音乐学家开始从不同维度关注“音乐与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音乐与社会、文化现象相关的所有因素。克里斯托弗·沃特曼(Christopher Waterman)关于个体自我认同的研究[4],登·汤普森(Gordon R.Thompson)研究器乐演奏所反映的阶级生产[5],彼得·曼纽尔(Peter Manuel)研究舞蹈音乐中音乐元素的挪用[6],丹尼尔·里德(Daniel B.Reed)讲述仪式音乐中的宗教抵制行为[7]、托马斯·所罗门(Thomas Solomon)关注唱词文本所体现的社区景观[8]、韦慈朋(J.Lawrence Witzleben)研究曲目文本与音乐风格的选择[9]等等。(www.xing528.com)
自20世纪90年代始,中国学者开始借鉴人类学研究方法,关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10]近几年来,中国民族音乐学界(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结合人类学、民族学跨学科方法从“认同”视角对田野调查个案进行讨论。从现有文献来看,“音乐与认同”主题研究目前存在几种表述方式:第一,宏观理论与微观个案研究,有的学者从微观个案入手,有的学者从宏观理论层面切入;第二,认同多层面的研究,有的学者侧重个人认同、身份认同,有的则注重族群认同、区域认同、国家认同;第三,借鉴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进行跨学科视角的讨论。西方学者露丝·斯通(Ruth Stone)在对“民族音乐学理论”进行讨论时,曾经将认同、性格、种族等“议题”称为理论,并承认它们与我们以前考虑的其他社会理论有所不同。但是美国学者蒂莫西·赖斯则认为它们根本就不是理论……它们是可以运用社会理论研究的主题,并且这些主题会产生特定学科的民族音乐学理论,从而可以阐明每个地方性研究所特有的问题。[11]因此,笔者结合中国民族音乐学界(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近期对此话题展开的学术活动从发起阶段、沙龙阶段、专题研讨会阶段等不同时期进行全面详细的梳理,以期对该话题进行整合性专题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