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艺术人类学:日常走向展演,探索精神生活

中国艺术人类学:日常走向展演,探索精神生活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文化的神是在日常生活里,孟子说,圣人,与我同类者。”[17]由此可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生活的日常是极为重视精神性的。比如,撒叶儿嗬是在老人去世后举行丧葬仪式中祭祀的跳丧活动,旨在超脱亡者,体现土家人“视死如生”的生命意识。

中国艺术人类学:日常走向展演,探索精神生活

“中国文化的神是在日常生活里,孟子说,圣人,与我同类者。”[17]由此可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生活的日常是极为重视精神性的。这种精神性是对自然的敬畏和神灵的崇拜,而不是纯粹的愉悦和快乐享受。近年来因为政府政绩和经济增长的需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已然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抓手;加之全球旅游经济的膨胀、极为便利的交通、少数民族文化的神秘和人们猎奇的心态,更加助长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消费。而对于旅游公众来讲,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他们提供了开阔视野的新路径;而对于本地域的公众而言,拥有的文化艺术资本也使他们成为权力拥有者,这种权力包含着对文化艺术的解释权、销售权和再造权。一方面,他们因为拥有着资源资本,将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演化为旅游资源售卖的商人,并负责为外来的公众解释其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另一方面,他们也会根据外来公众的需求,来改造或者再造原有的文化模式和艺术形式,将原本的生活场景、习俗演化为表演、展览,从而获得新的文化资源权力。比如恩施的摔碗酒就是因旅游而被改造出来的“习俗”,而被大众所接受。

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总是与精神性相关联,也和神性相关联。比如,撒叶儿嗬是在老人去世后举行丧葬仪式中祭祀的跳丧活动,旨在超脱亡者,体现土家人“视死如生”的生命意识。现如今,撒叶儿嗬被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并在中央电视台获得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组金奖,评委田青用以诗一般的语言盛赞“撒叶儿嗬”:“他们的整个表演给人的感觉非常达观、潇洒和豁达,把死的诀别化成对生命的礼葬。一个民族如果能用歌声舞蹈来直面死亡,那它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害怕什么呢?他们承担了历史的记忆,守望了精神家园!”[18]如今的女儿城,每天都能听见谭学聪同志响亮的撒叶儿嗬。(www.xing528.com)

在公共艺术雕塑中,将各类民俗以艺术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州文化中心广场、清水走廊、女儿城、土司城等均有摆手舞、女儿会、傩戏、婚俗、撒叶儿嗬以及打糍粑等内容的浮雕、圆雕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