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众美学:基于视觉装置的艺术人类学

大众美学:基于视觉装置的艺术人类学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种用于成像的视觉器具,镜子利用其装置的反射功能将图像呈现为观看者眼中的视像。此种视觉装置不仅涉及观看的技术,更意味着图像制作或生产的技术经历了从世界的自然呈现向“观察者”视角的历史性转变。再次,既非“摹仿论”,也非“观察者论”,本雅明所论及的“机械复制”为理解一种基于技术的大众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

大众美学:基于视觉装置的艺术人类学

文化与技术可理解为一体两面的关系。首先,文化史往往是与技术关联的传播史。早在古希腊罗马帝国,口传文化和书写文化分别成为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而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印刷文化对理性主义的形塑产生了深刻影响,正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指出的由印刷媒介形成的民族想象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人造物。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所谓现代性的时空“脱域”、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所言“时空压缩”、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论及“网络社会”的崛起,以及保罗·维希留(Paul Virilio)以时间与速度为空间架构的“电传乌托邦”等理论观点的提出,均体现出基于技术变革而导致的资本主义新的生产方式与积累方式。而“情感劳工”“非物质劳工”等文化议题的涌现,则是受到人工智能的兴起和空间赛伯格化的影响。

其次,技术史往往嵌入人类文明发展史。正因为文化的演进历程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呈现出交互影响的关系,针对图像文化意义的解释可从观看的技术、制作或生产的技术和传播的技术(周宪,2008)三个维度着手。第一,镜子是解释观看的技术与文化之间关联的一个极佳案例。作为一种用于成像的视觉器具,镜子利用其装置的反射功能将图像呈现为观看者眼中的视像。而除了技术性,作为文化隐喻的镜子被用于解释艺术创作中一种再现机制——摹仿理论,主张文艺创作应如明镜一般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此观点可谓以柏拉图(将作诗与镜子类比)和亚里士多德(悲剧是对一个完整而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为代表的古希腊美学准则的集中概括。由此孕育的现实主义反映论则在认识论层面界定了艺术创作的原则,包括艺术家的角色(再现者而非虚构者)、艺术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摹仿物与被摹仿物)、艺术的本质(摹仿客观世界的符号)等。第二,作为一种光学仪器,暗箱主要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将图像投射在屏幕上,一般认为是照相机的早期雏形。此种视觉装置不仅涉及观看的技术,更意味着图像制作或生产的技术经历了从世界的自然呈现向“观察者”视角的历史性转变。乔纳森·克拉里(Jonathan Crary)以“从单目镜到双视镜”为喻,生动地解释了随着生理光学的出现而带来的视觉成像模式转换。至19世纪后半叶,“注意力”开始作为理解西方现代性的一个中心议题而被学界重视,用来反映社会、都市和工业领域发生的颠覆式革命,而人类知觉形式的变革往往伴随着新的技术形式而出现(Crary,2001)。“注意力”主张碎片化、惊颤和分散式的体验绝非自然而然的现象,反而是西方近150年来人类主体性不断进行重构的产物,集中体现为介于社会分化和主体自律之间的矛盾状态。诚如观看万花筒所喻指的那般不可调和:世界以全景式的方式而展现,而观看主体却呈现出支离破碎的注意力。具体到实验心理学的领域,无论是费希纳的“测量知觉”还是冯特主张眼球移动和视觉感知的空间知觉心理学,抑或赫尔姆霍兹所强调的眼睛的三种神经纤维对色调、亮度和饱和度的决定性作用,均体现出对色彩知觉的理性化判断。“主体性视线”更进一步指出知觉的可测量性,认为知觉经验源自个体知觉装置的组合和功能(包括眼球、神经和大脑等之间的相互作用),观看者的身体相比外部世界的刺激来说更为关键

再次,既非“摹仿论”,也非“观察者论”,本雅明所论及的“机械复制”为理解一种基于技术的大众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一文指出,艺术总是可以复制的(诸如古希腊制造铜器、陶器和硬币所使用的模具和铸造技术等),但“机械复制”却是随着摄影术的发明而出现的新鲜事物。更重要的是,随着摄影、电影作为新的美学载体而出现,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使得艺术品得以近距离地贴近大众生活,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分野逐渐消融,基于视线与新的视觉技术、社会构成与经济驱动要素相关联的现代奇观式文化开始浮现。其后果导致,较之于手绘,来自眼睛的知觉经验能够更加迅速地感知事物。与此同时,逐渐萎缩的是艺术的“灵晕”(aura)[12]——艺术的原真性让位于可复制性,艺术的仪式功能让位于展示功能。如果说过去的绘画是静态展示的整体图像,那么电影则代表了由人的种种情绪、行为、动作、心理所共同构成的动态领域,此种光学产物不仅逐渐随着文化工业的兴起而变成商品,更意味着任何观众都可以成为潜在的创作者,对人为制造的“人性”(包括人的身心灵)综合体进行各种形式的读解。以达达主义为例,其出现类似一种炮弹学的装置,像子弹一样给观看者带来震惊体验,最终旨在以机械复制为生产手段来无尽地破坏“灵晕”。(www.xing528.com)

尽管镜子、暗箱和机械复制三种视觉装置或视觉技术所面临的社会文化语境不尽相同,但却大致勾勒出技术影响之下的文化脉动是如何从如实地摹仿客观世界转化为观看主体的知觉体验,进而演化为主/客观间距消弭的奇观式文化和大众审美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