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多感官审美属性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多感官审美属性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9]虽然他的审美人类学研究主要着眼点是视觉艺术,但他对多种审美现象的注意无疑给审美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视野,那就是审美作为一种感性的现象,其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多种感官的审美现象研究。[68]总之,对审美人类学研究而言,视、听、触、味、嗅、动等感官的审美现象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审美价值。超越传统美学研究中的视听至上,恢复对多种感官的审美现象的同等探讨乃是今后审美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方向。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多感官审美属性

玛奎特在《审美人类学导论》中提到多种感官的审美现象,他说:“审美构形(aesthetic configurations)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形式激发审美意识。形式可能会涉及到词语,如在诗歌中;涉及到声音,如在音乐中;涉及到运动,如在舞蹈中;涉及到形状,颜色,体积和比例,如在视觉学科。”[59]虽然他的审美人类学研究主要着眼点是视觉艺术,但他对多种审美现象的注意无疑给审美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视野,那就是审美作为一种感性的现象,其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多种感官的审美现象研究。实际上,玛奎特的这种研究视野是正确的。一方面,这种视野契合美学学科最初的论述,即认为美学主要是研究人的感觉的学科。但是长期以来,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美学家阿诺德·柏林特(Arnold Berleant)所认为的,由于西方经典哲学美学所遵从的主要是基督教传统和身心二元论遗产,所以人们大多重视视觉和听觉两种“高级”感官,尤其是视觉审美现象的研究,这无疑是一种偏见和歧视。[60]因为人类的审美现象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审美经验是十分丰富的,其不仅仅借助视听觉体现出来,其他的所谓的“低级”感官在审美现象和经验产生上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审美人类学研究要回归美学最初的词源学意义,就必须对视听审美现象之外的在传统上称为“低级”感官,如“嗅觉”“触觉”“动觉”等审美现象展开研究。

另一方面,这种视野也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的“感觉人类学”的研究不谋而合。“感觉人类学主要是探讨感觉的体验如何因各种感觉所具有的意义、所获得的重视不同,而在此文化中是这样,到了彼文化中又是另一样。它同时也关注这些差异对社会组织的形式、自我和宇宙的观念、情绪的控制以及其他文化领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61]康斯坦斯·克拉森(Constance Classen)在《感觉人类学的基础》一文中指出:“感觉不仅是一种生理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视听触味嗅不但是把握自然的手段,也是传递文化价值的孔道。”[62]她还认为:“感觉人类学若要成为文化研究的又一新途径,须得推翻三个流行的前提。第一个前提是将感觉视做‘外界的窗口’,也就是质地透明,不含文化杂质的东西。”[63]感觉不只是纯生理的现象,而是受社会规定和文化构成的影响,“通过一个社会所特有的感觉模式,可以窥见这个社会渴望什么,关注什么,分做怎样的五花八门三六九等,方方面面之间又是如何你来我往的”[64]。第二个前提是把“视”看作是文化上唯一重要的感觉。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把视觉和理性联系在一起开始,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照相、电影等极具影响的视觉艺术的出现,视觉被认为是诸种感觉中最为重要者。克拉森认为:“偏重文化的视觉(或视听)成分而蔑视其他感觉现象,会导致一个社会本来息息相通感觉系统的破裂。”[65]这尤其表现在人们对人造艺术品的阐释上。她举例说:纳瓦霍人的沙画就是如此。对于纳瓦霍人来说,沙画的审美远不止于视觉,创作于祛病禳灾仪式中的沙画,不仅要进入人们的眼帘,而且还要贴到人的身上去。按照纳瓦霍人的想法,把沙子贴到人的身上并不是把画给“毁”了,相反,“把通过视觉再现获得的治疗效力以触摸的方式转移到病人身上,恰恰是作品的完成。按纳瓦霍人的宗教,如果对沙画视而不见,不去触摸,那是对神的不敬,这种视觉上的狂妄是要遭到双目失明的报应的”[66]。而西方的艺术收藏者仅对沙画的视觉图案感兴趣,他们想办法把这种艺术拍成照片或是粘在画布上“固定”下来,这样纳瓦霍人的沙画的触觉部分就被人为地抛弃了,而这方面的价值在其语境中正是最为重要的东西。[67]要推翻的第三个前提是那些反对唯视觉论而主张用听觉模式来代替的观念。因为不同文化在感觉意义上具有潜在的差异,因此,任何感觉模式都应针对具体文化具体感觉序列而做出具体考察。[68](www.xing528.com)

总之,对审美人类学研究而言,视、听、触、味、嗅、动等感官的审美现象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审美价值。超越传统美学研究中的视听至上,恢复对多种感官的审美现象的同等探讨乃是今后审美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