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以研究人类文化安身立命。对于文化,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做了界定:“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和身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与习惯之复杂整体。”[26]根据这一定义,“文化的内涵大体不脱两个层面:一是内在的情感与认知层,一是外在的物质与行为层面。一个族群之所以互相认同被视为一个共同体,因其成员共享一些指导性的情感与认知,如无形的哲学、美学、宇宙观、价值观、意义体系、信仰体系、行为模式、符码、规范等,以及复杂的相关产品,如艺术创作、教育内容、道德标准、分类系统、宗教、传说、仪礼、习俗、律法、语言、日常用品等。……有形者可以直接观察得到,无形者则必须通过对后者的观察来诠释。”[27]因此,审美人类学需要将各种艺术审美现象(包括艺术品和审美物品、艺术和审美观念)看作文化,把它们和人类活动的文化层面联系起来,研究其生成和发展的审美机制。
长期以来,西方美学在研究审美时往往是与文化绝缘的。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理念论美学,将理念世界(美的本质)和现实世界(美的事物)决然分开,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假的,只有理念世界是一切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念是先验的,是自给自足、不增不减和永恒存在的,所以它不受文化差异的影响。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前半叶,西方美学是浪漫主义主导的时代。以康德等人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美学研究者认为,艺术和审美的创造来自于天才。天才无须学习而自然进步,天才受先天禀赋所启,因自身的独特力量所驱策而进行艺术和审美创造。这种内在驱力是不受社会和文化影响的。玛奎特认为,无论是形上理念论还是浪漫主义天才论,它们两者都割裂了艺术审美现象和文化间的联系,所以审美人类学所要做的就是将各种艺术审美现象还原至其原生的文化语境中,通过对文化系统的分析,从而阐释艺术和审美现象生成和发展的复杂机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