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中人的主观性的介入,是否会影响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呢?西方的研究者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古尔德就曾指出:“自然是客观的,而且自然是可知的,但是我们只能朦胧地通过眼睛看到她——而且遮蔽我们自己视力的许多云雾是我们自己制造的:社会文化的偏见,心理的偏好,智力的局限。”[8]玛奎特则对此问题持乐观的态度。他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这种人文学科的特色已经被注意到了,为了更好地使社会科学研究的结论尽量地接近客观对象事实本身,西方社会已经建构了一种“批判性知识”的范式。
“批判性知识,是指在持续关注认知价值的每个步骤下所建立的知识。按照定义,学者们具有这种持续关注。为了在不同学术领域都能获得所能企及的最为确实的事实,他们使用明确的概念和可信赖的工具,他们小心谨慎地检查自己的观察,他们避免对研究结果做毫无根据的推断,他们的逻辑推理相当严谨。”[9]批判性知识不同于“日常知识”。日常知识“建立在神和经典、领导者和党派教条、长者和传统的权威的基础之上”,对于它的获取通常无须求证,可以快速决定。而“批判性知识”这种研究通常的逻辑起点是理论,即一种经过仔细推敲的现实,之后是由理论衍生而来的假设,最后再以经验观察的形式来检验。从理论到假设再到观察,这是批判性知识的三个步骤。批判性知识所建构的新的现实放入先前建构的系统中,通过这种不断循环的批判,人们所建构的知识就一步步接近对象的客观性,它的有效性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对于玛奎特来说,他要建构的审美人类学就是一种批判性的知识,它研究的起点是人们已建构的各种“艺术”的现实(如“原始艺术”、现代艺术和各种被认为的审美现象),然后从对这些现有的人们所建构的艺术品的观察中,建立一种科学的假说,然后通过跨文化的分析和观察,证明这种假说的正确性,从而对现有的艺术建构提出合理的补充,以此接近审美对象的真实。玛奎特的这种审美人类学的建构,正如有论者所评价的那样,他并不否认艺术的建构性,但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是,他是要质疑和检讨西方艺术架构的一元论和“我族中心”。审美人类学要“避开如艺术史、哲学、实验心理学、精神医学、艺术市场这类专业团体的特殊化观点,将艺术建构于日常生活的现实之中”,将“艺术的建构权,交给生产或欣赏该艺术的特定文化的成员,而不是受西方影响的艺术专家”,然后“通过跨文化比较的宏观,解释不同文化里‘美感物品’(aesthetic object)的个人、人类与文化的面向”。[10]即从这里建构一种更加完善,更加包容的多元艺术和审美观念。(www.xing528.com)
总之,玛奎特认为审美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种发展,但其也呈现出人文学科的特点,审美人类学就是要在现有的艺术和审美建构的基础上,通过人文学科的经验与社会科学的观察和跨文化研究,从而获得有关艺术和审美的批判性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