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特征:2006-2016回顾

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特征:2006-2016回顾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做这些关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员学科背景以及历年来的学术成果梳理的时候,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特征也逐渐显现出来。这就决定了中国艺术人类学这个阶段研究的特色是以第一个向度为主。这是中国的独特状况,是中国的发展阶段与西方不同导致的。最后一点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特征:2006-2016回顾

在做这些关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员学科背景以及历年来的学术成果梳理的时候,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特征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是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总体向度是用人类学的方法来解决艺术的问题。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两个向度(即用人类学来研究艺术的东西,或者是通过艺术来研究人的文化情感等),然而根据我们做的会员学科背景分析发现,艺术学科背景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而非艺术学科背景的人只占少数。这就决定了中国艺术人类学这个阶段研究的特色是以第一个向度为主。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笔者对英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莱顿的访谈中得知,欧洲艺术人类学研究者主要来自人类学,明显迥异于中国当前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第二个特点是,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主要是本土性研究,这点和欧洲一直做的异文化研究不同。中国有诸多少数民族,而且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的阶段也不相同。不管是国内的少数民族还是汉族民间艺术,资源与内容都非常丰富。同时长期以来,由于各个高校研究经费不足,大多不能支撑在海外做田野考察,当然这个情况在近些年得到了改变。这是中国的独特状况,是中国的发展阶段与西方不同导致的。最后一点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近二十年发生巨大变迁,中国艺术人类学近年来迅速发展就和这个有很大关系,同时,它也成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比较特殊的本土性特点的重要原因。

【注释】

[1]2007年的主题为“非物质遗产中的田野工作方法”的会议并未面向全体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不属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年会。

[2]方李莉:《走向田野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视角》,载《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3]方李莉:《何谓艺术人类学》,载朱恒夫主编《中华艺术论丛》(第八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www.xing528.com)

[4]郑元者:《艺术人类学的生成及其基本含义》,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5]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页。

[6]〔日〕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王名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3-65页。

[7]在2016年冬,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的“艺术民族志”会议中张荣华先生的发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