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追踪的田野研究,是指对考察对象进行持续的田野调查,以体现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对比,即使一个研究结束了,隔几年对其进行回访,来比较和分析几年来发生的文化变迁,将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其优点在于,一则可以因理论构架的扩充而增加不同的观察视角,二则还可以弥补原初共时性研究的不足。一般意义上的艺术人类学的研究,通常选择一个区域中的某个艺术事象对其进行深入的田野工作,田野民族志写作有的持续时间较短,有的则持续时间较长,民族志文本完成,往往也就意味着研究的终结。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变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如原初做田野的村落环境,可能如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已随着城市化的大潮成为“城中村”,有的或许因为建设项目(水库、高铁等的修建)的需要而被整体搬迁等等,如此的情境之下,村落的文化环境随着自然或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发生了变迁,生存于其中的艺术事项也会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庄孔韶在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中谈道:“从人类学关心社会文化变迁的主题来讲,相对于平静的社区,对在时间和空间上经历过巨大社会变故的社区的回访工作更值得。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取向和极具理论价值的学术实践路径,回访不仅可以重新找到审视同一调查点的机会,也延伸了先驱者作品的学术生命与意义。”[5]王铭铭也认为:“在旧有的田野工作地点进行跟踪调查,有可能比较完整地把握被研究社区的旧貌和新颜。”[6]
人类学关注文化的变迁,但田野点文化环境的改变甚或地域边界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其走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视野。笔者认为,这种研究方式可以是对艺术事象在一年或几年内做几次考察回访,而不是去某地只做一次田野考察,几天的“走马观花式田野”,完成一个艺术游记式文本。在这里想提出动态追踪的田野研究问题,旨在说明动态追踪考察可以更为完整和客观地呈现文化艺术事项及其发展变迁。“跟踪调查的魅力还在于它打破了社会人类学家对平衡论的偏爱,以一个可以比较的时间点再现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再现历史意义上的当地社会。我们的追踪调查表面上是对村庄故事的续写,其实质是对新知的记录与开掘,是故地新知,是旧瓶装新酒。”[7]
江帆在对民间故事家谭振山20年的跟踪考察案例中,对田野点进行多次回访。在研究中,作者对民间讲述者的知识构架与文本的关系、讲述者对文本的重构、叙事情境对文本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解析。作者认为这种解析方式的意义在于,“没有重蹈传统的民间叙事研究发于文本、行于文本、止于文本的旧辙,而是充分运用对一个有代表性的讲述者进行多年追踪研究的田野实践,将叙事文本还原于田野,还原于讲述者的生存环境、个人生活史,以及特定的叙事情境之中,与文本存活的‘上下文’联系起来,进行了一种综合的动态性的探索和阐释”。[8]可以说,作者主张并践行了动态追踪式的田野考察研究,值得当下艺术田野工作借鉴,它会更加全面而深入地反映研究对象,形成不同历史时期之间的对比。(www.xing528.com)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文化的变迁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何调整研究策略以更好地适应文化变迁研究的需要,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动态追踪的田野研究秉承持续观察的研究理念,能够在长时段的研究过程中记录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前后形成对比,动态呈现研究对象的变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