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工作是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立命根基,田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该学科的发展是否能够走向纵深。“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变迁和各类新的艺术实践的发展,艺术类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的选定与保护,各种地域性的、少数族群的、市民大众的和跨国界流动的艺术互动与交流,支撑民族与国家认同的艺术创作等等,都亟需艺术人类学者通过翔实的田野工作去研究。”[1]乔建先生在中国艺术人类学成立大会上做了题为《从实求美——艺术人类学的田野实践》的发言。他提出,对艺术的研究要通过人类学严谨、深入而全面的田野调查来展开。这需要具备三个基本的要件,即“以人为本”“整体观念”和“跨文化比较研究”。以人为本即在对艺术的研究中,不能将目光只关注于艺术本体层面,而要研究承载这些艺术的艺术家、艺人和接受这些艺术的观众、使用者。只有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才能掌握这些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整体观念即要全面了解艺术所存在的社会文化整体情况,将其置入其具体存在的文化语境中进行整体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即从更广阔的视野去研究艺术,对不同族群之间、不同传统之间的艺术进行比较,进而实现识别文化艺术异同及其所以异同的目的。[2]乔健先生提出的三个要件,为艺术人类学的田野实践提出了基本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源自田野的个案研究成果,每年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都有百余篇论文提交。就深度而言,走马观花式的田野采风居多,且侧重于事例和数字的平面化描述,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这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来说,便很难得出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富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而能够坚持长期的参与观察,深入的田野研究还较为鲜见。就广度而言,田野视域的广度仍有待拓展,不仅只是主要集中在乡村,而且也应该扩展到现代都市,不仅只是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的田野,而且也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做田野调查等等。因此应该对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田野工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逐步走向学术规范。(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