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国志:了解三国历史的著名史籍

三国志:了解三国历史的著名史籍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志》的编撰者是魏晋间的史学家陈寿。把魏、蜀、吴作为三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各自成书,如实地记述了三国鼎立的开端、发展与结束。又分别使用魏、蜀、吴三国的纪元,按年叙事。《三国志》的材料来源,一为魏、蜀、吴三国的现成史书,一为有关记录和多方调查、搜集得来的史料。整部《三国志》全面论述了三国时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

三国志:了解三国历史的著名史籍

——评述《三国志》

章惠康

有清乾隆年间,钦定《史记》以下至《明史》二十四部纪传体正史中,后人把《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三国志》按其著作的时间来说,早于《后汉书》百余年,是继《史记》、《汉书》之后第三部蜚声史林的纪传体史学名著。

《三国志》是一部纪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记载了从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六十年的历史,同时也记载了东汉末年的一部分历史。所记史实始于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对三国的创始人曹操刘备孙权等人在其立国之前的诸般活动以及战争都已述及,这些却与魏、蜀、吴三国的形成和建立是不可分的。所以也有不少论者称该书记录了近一百年的史实。

《三国志》的编撰者是魏晋间的史学家陈寿。陈寿字承祚,蜀国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北)人。生于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卒于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七年(公元297年),享年六十四岁。陈寿少年时受学于同郡名士、史学家谯周(公元201—270年),“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敏识,属文富艳”(《华阳国志·陈寿传》)。在蜀汉和西晋做过官,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擅权,陈寿秉性耿直,不肯曲意阿附,由此屡遭排挤、贬黜。入晋后,为司空张华(公元232—300年)所赏识、器重并荐为佐著作郎,后调任著作郎,出为平阳侯相。他在平阳侯任上,奉旨将蜀国丞相诸葛亮的著作“删除复重,随类相从”编成《诸葛亮集》二十篇,上奏朝廷。由于编书之功,他又入朝为著作郎,且兼任本郡中正,官终治书侍御史。

陈寿的《三国志》成书年代,因其《叙录》佚亡,难以确定。但据《华阳国志·后贤志》谓:“吴平后,寿乃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据此,陈寿开始写书时年纪是四十八岁。《三国志》的体例如同《汉书》一样,是纪传体断代史,但仅有纪传而无表、志。陈寿取法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国语》,采取分国记载、叙述史事。把魏、蜀、吴作为三个独立政治实体,各自成书,如实地记述了三国鼎立的开端、发展与结束。陈寿本人身为晋臣,在西晋武帝的统治下写三国史,只能把魏国摆在正统的地位,故《魏书》有帝纪,《蜀书》、《吴书》无帝纪,只有传。又分别使用魏、蜀、吴三国的纪元,按年叙事。这表明了他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陈寿这样安排是颇费斟酌的,既反映了历史的实际情况,又不触犯晋武帝的忌讳。这个处理是比较适当的,可见陈寿是一个有卓识的史学家。正如清代史学家赵翼(公元1727—1814年)在《二十二史札记·三国志书法》中所说:“正统在魏,则晋之承魏为正统,自不待言。此陈寿仕于晋,不得不尊晋也。”《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五)也说:“寿则身为晋武之臣,而晋武承魏之统,伪魏是伪晋矣。其能行于当代哉?”

《三国志》的材料来源,一为魏、蜀、吴三国的现成史书,一为有关记录和多方调查、搜集得来的史料。当时魏史有三国时魏人鱼豢所撰的《魏略》,西晋王沈所撰的《魏书》。吴史有三国时吴人韦曜(即韦昭)所撰的《吴书》。蜀史有王崇所撰的《蜀史》,谯周所撰的《蜀本纪》和陈寿自编的《诸葛亮》、《益部耆旧传》,以及陈寿自己多方的采集。这些史书,都是他编著《三国志》所依据的基本材料,所以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公元661—721年)说:“至晋受命,海内大同,著作陈寿,乃集三国史,撰为《国志》凡六十五篇。”(《史通·古今正史》)三书的卷数、详略是陈寿的精心安排,突出反映出当时三国的整体面貌。《三国志》最初为分别写成,各自独立成书、流行。在北宋真宗(赵恒)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雕版发行时,才合为一书,称《三国志》。

陈寿以《魏书》“魏帝纪”作为全书的纲领。首列《武帝纪》记曹操的创业,突出这位英雄的作用。接着在记文帝、明帝、三少帝、后妃及汉末各州郡诸雄以后,就写魏家宗亲近臣《诸夏侯曹传》。传后评语说:“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正点明合传之意。他们的盛衰是曹魏盛衰的一面镜子。卷十是《荀彧荀攸贾诩传》,二荀是曹操的谋士,是参与曹魏军国大计的重要人物。贾诩善计谋,是仅次于良(张良)、平(陈平)的奇才,故合传。以下二十卷分别写了魏国的宗主、谋臣、将帅、循吏、叛臣、才学之士、公正忠直之士、优异特出之士、行为气节可取之士、卓识而有操守之士,以及方技、边族等等。《蜀书》十五卷着重写刘备和诸葛亮,对三国中的第一流人物诸葛亮极为推崇。《诸葛亮传》通过记述隆中对、劝说孙权共同抗拒曹操、刘备在永安托孤、出师表等事件,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事业,而在其他人物传,如关羽、董和、董允、廖立、李严、蒋琬、姜维等人物有关事件中,随时写出诸葛亮的政治威望、政治影响。其他各卷分别撰写后主、二主妃子,蜀之名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以及良臣、智谋之士、才能之士、忠义之士、博通经术之士等等。《吴书》二十卷着重写了吴国创业之君孙策和孙权,也着力写了周瑜鲁肃、陆逊等有大功于吴的重臣。又分别写了三嗣主、妃嫔、宗室、吴主五子、文臣、武将、外藩、忠良以及文学、术数之士等等。整部《三国志》全面论述了三国时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凡是于政治、经济、军事有关的人物以及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技上有贡献的人物,都据其情况,或立专传,或用附见。陈寿在书中所描写人物,极为传神。写英雄的心境、情态,谋士的方略,名士的风雅,武将的威猛,虽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陈寿尤为重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除了着力的描述外,对他们的历史作用也作了充分的肯定,在纪、传后的评语中,能勾画各人的特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如对曹操的评论(见文末评曰),系作者站在当时复杂的斗争形势下来评论曹操的功业,评得准确有据。对刘备的评论(见文末评曰)是,抱负远大、意志坚毅、了解他人、善待人才,而他的机智权变与才能谋略,不及魏武帝曹操。这个评价是公允得当的。对诸葛亮的评论(见文末评曰)是,能安抚百姓,能够敞开真诚之心,显示公道;对于尽力效忠有益于时局的人,即使有私仇也一定加以奖赏,对于违反法度懈怠轻慢的人,即使是亲友也必定给予惩罚;对于那些浮而不实,巧言掩饰的人,即使罪轻也定将杀戮。最后说诸葛亮是个会治国理民的优秀人才,是管仲萧何一类的人物。又说,连年兴兵,没有成功,大概是应付时变用兵的谋略,不是他的长处吧!这个评论是实事求是的。诸葛亮的确赏罚分明,这些都是一般相国办不到的。对其不足之处提得也得当。再如对孙权的评论(见文末评曰),有褒有贬,都言之有据,而且掌握分寸,比较客观。其他如《魏书·三少帝纪》、《魏书·后妃传》、《魏书·董二袁刘传》、《魏书·吕布传》、《魏书·陈思王植传》、《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蜀书·关张马黄赵传》都评得成功,评得有见地,评得符合事实,评得优劣允当,评出了历史特点。陈寿的史评,不愧为“良史”之评。

陈寿还对三国人物作了各种名目的品评。他说:“曹操是人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诸葛亮、周瑜、鲁肃是奇才,庞统是高俊,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此外,还有品评为忠贞、抗节、高雅、公直等等名目的。这种品评风气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气,也体现了陈寿做过郡中正,有品评人物的兴趣。此外,《三国志》还为后世保留了不少可贵的材料。如《魏书·张鲁传》和《蜀书·刘焉传》中,保存了有关五斗米教的材料。《魏书·方技传·华佗》中,介绍了华佗的事迹,保存了古代医学的辉煌事迹。《魏书·张燕传》中,保存了黄巾起义后张角余党继续斗争的史实。对于国内少数民族以及邻国的历史也有所记载。以上这些材料是极为珍贵的。(www.xing528.com)

《三国志》撰写后,张华(公元232—300年)、杜预(公元222—284年)等人都很赞赏陈寿的才华,纷纷向皇帝推荐他出任要职。张华还把陈寿比之于司马迁班固。张华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晋书·陈寿传》其为时所重如此。“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同上)。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上表(晋惠帝)曰:“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同上)因此,惠帝命河南尹、洛阳令派人到陈寿家抄写此书藏于官府。当时有个叫夏侯湛(公元243—291年)的文士,正在撰写《魏书》,看到陈寿《三国志》书稿后,深为钦佩,自愧不如,“便坏己书而罢”(同上)。《三国志》在流传过程中,得到历代著名学者的高度评价。

《三国志》的特点是取材谨严,剪裁得当,叙事有法,文笔简洁,不失为研究三国史的一部重要史籍。南朝·梁文学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中,曾说“及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迁、固,非妄誉也”。宋代学者、藏书家晁公武(约公元1105—1180年)在提要目录《郡斋读书志》中称,陈寿的书“高简有法”。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公元1722—1797年)推崇陈寿之作为佳史,他说:“唐宋以来,学者恒言,乃皆曰五经三史,则专指马、班、范矣。愚窃以为宜更益以陈寿,称‘四史’,以配‘五经’,良可无愧,其余各史皆出其下。”(《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二)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公元1813—1881年)称,陈寿《三国志》“练核事情,每下—字一句,极有斤两,虽迁、固亦当心折”(《艺概》卷一)。

《三国志》成书一百三十余年后,南朝刘宋文帝(刘义隆)认为该书内容简略,命具“廊庙之才”的裴松之(公元372—451年)作注。裴松之从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开始,经过三年时间写成奏进。裴松之认为《三国志》“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于是“上搜旧闻,傍摭遗逸”(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他在注释《三国志》时,采取不同于过去作注重在训释文字名物的做法,以补阙漏、备异闻、矫正谬误、论辩得失为宗旨,从史实方面对《三国志》加以增补和考订,完成后,刘宋文帝极为称赞,认为是不朽之作。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归纳他作注的特点有六:“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他在注中广博采引汉、魏、两晋的著作,不下二百二十多种[1]。裴松之的注所引史料,大都首尾完整,不任意加以剪裁割裂,这就极大地丰富了原书的内容,弥补了《三国志》记事简略的不足,而且非常有助于后人对三国史事的研究。裴注中所引的书,现在多已失传,赖裴松之的注保存下来的那些史料,就显得非常珍贵了。裴注的文字数量几乎与《三国志》的原文数字相当[2]。由于裴松之的注内容丰富,他的注与《三国志》正文成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且与《三国志》一样,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所以,金毓黻在《中国史学史》中说:“读《三国志》裴注,应作《三国志》补编读之。”裴松之的注被誉为古代三大名注之一[3],为注解古书开辟了新途径,开创了新的体例,为后代史家所推崇。

《三国志》以其突出的成就奠定了它在史学发展上的地位,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也有很大影响,取材于《三国志》的戏曲小说数以千计。大概从晚唐的时候,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罗贯中在吸收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养分的基础上,运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历史材料灵活运用生发开来,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在民间广为流传。《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在日本青年眼中作为英雄,排名第九。一位日本青年说:“《三国志》是一扇门,推开它,人生奥秘尽在其中。”[4]怪不得日本人喜欢《三国志》和三国时期的人物。

[1] 此据许凌云《读史入门》一书所说。清人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六谓一百五十余种。清人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卷十五谓一百四十余种。张舜徽主编《中国史学名著题解》谓当在二百多种。

[2] 长期以来,史学界都袭用宋代晁公武的说法,认为《三国志》裴松之注文多于陈寿正文数倍。崔曙庭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撰文指出,经过他的细致统计,《三国志》正文为367327个字,裴松之注为32085个字。又,王延洽在《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东北师大《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第3期)发文,《三国志》正文为366657个字,裴松之注为320799个字。

[3]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唐代李善《文选注》,这三部注书质量上乘,较原书增益甚多,为历史学者所推崇,故有此并称。

[4] 《海外文摘》译自《朝日新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