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史与道学盛行:文庙制度统一敕准

元史与道学盛行:文庙制度统一敕准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与《金史·礼志·宣圣庙》所记大定十四年所定,“迁孟子像于宣圣右,与颜子相对”者稍异。而进子张于曾子之旧位,以足十哲之数。这种安排是与道学的盛行相联系的。对孔子的推崇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七月,诏“春秋释奠于先圣,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享。”[1547]这样,全国文庙制度统一了起来,标志了道学的统治地位以及它所宣扬的道统源流的说教正式得到朝廷的敕准。

元史与道学盛行:文庙制度统一敕准

元初北方宣圣庙祀,“并循亡金之旧,左颜右孟,与夫子并居南面”[1542]。此与《金史·礼志·宣圣庙》所记大定十四年(1174年)所定,“迁孟子像于宣圣右,与颜子相对”者稍异。既云“相对”,则各东、西相向,不得谓“并居南面”,恐系《金史》所记有误。两宋制度: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增孟子侑坐,居右,左则颜回(唐贞观二年,628年,始定制颜子侑坐)。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以王安石配享,位颜子下。蔡卞当国,“谓王安石不当在孟子下,迁安石于右,与颜子对,而移孟子位第三,次颜子之下,遂左列颜、孟而右列安石。”南渡后,王安石罢配享,其右遂虚,而颜、孟并列于左。[1543]度宗咸淳三年(1243年),增升曾子、子思配享,皆并列于左。而进子张于曾子之旧位,以足十哲之数。这种安排是与道学的盛行相联系的。“自伊洛之学兴,性理之说明,始以颜、曾、思、孟并列于夫子之左。盖得夫子之传者,颜、曾、思、孟也;得曾、思之传者,孟子也。道统之传,于是得其序矣!”[1544]入元以后,“北方学者,安颜、孟而异曾、思,浙宪首请黜之。”但没有得到朝廷的采纳。[1545]武宗即位(1307年九月),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诏云:“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集大成”一辞,出《孟子》:“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1546]朱注云:“合众小成而为一大成,犹孔子之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也。”对孔子的推崇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以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及许衡从祀孔子庙廷。延祐三年(1316年),“御史中丞赵世延始言,南北祭礼,不宜有异,当升曾、思如典故。”七月,诏“春秋释奠于先圣,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享。”“先是,四公列坐两旁。礼部以为翼承道统,述明圣经,作则万世,以立人极,论德立名,列次配侑,东坐西向,于礼为称。”[1547]这样,全国文庙制度统一了起来,标志了道学的统治地位以及它所宣扬的道统源流的说教正式得到朝廷的敕准。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闰七月,加封颜子衮国复圣公,曾子郕国宗圣公,子思沂国述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