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具、耕作技术和作物品种的交流推广technique|元史

工具、耕作技术和作物品种的交流推广technique|元史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国规模的大统一,使南北及中原、少数民族之间,在工具、耕作技术与农作物品种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传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元朝的大统一局面为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就是工具交流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很好例证。农产品品种的交流也是元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棉花的种植与推广。它反映了在元代,上述作物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到推广,大概是不成问题的。大、小稻即籼、粳,糯即稬,又作秫。

工具、耕作技术和作物品种的交流推广technique|元史

全国规模的大统一,使南北及中原、少数民族之间,在工具、耕作技术与农作物品种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传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在工具方面:其新创而见之于王祯《农书》者如拌粪下种之耧车,“于耧斗后别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1065]又有耧锄,与“耧车制颇同,独无耧斗,但用耰锄,铁柄中穿耧之横桄,下仰锄刃,形如杏叶,撮苗后,用一驴,带笼咀挽之。初用一人牵,惯熟不用人,止一人轻扶,入土二三寸,其深痛过锄力三倍。所办之田,日不啻二十亩。”[1066]王恽《锄耧》诗:“双竿驾特牛,独脚云耳并。纷纷转土落,一划蕃草净。是名为锄耧,初不见田令。行观数亩禾,草去苗竟盛。”耧锄之制,早见于可能是金朝人所著之《种莳直说》[1067]。谓其初出自海墟。然王恽则叹其“初不见田令”,故亦同于新创。又有辗,其制甚古,“近有法制辗槽(法制用沙石芹泥与糯粥同胶和之,以为圆槽,候浥下以木棰缓筑令实,直至干透可用),轹米特易,可加前数,此又辗之巧便者。”[1068]油榨,“今燕赵间创法有以铁为炕面,就接蒸釜爨项,乃倾芝麻于上,执杴匀搅,待熟入磨,下之即烂,比镬炒及舂碾省力数倍。”[1069]高转筒车,“近创捷法,已经较试。”[1070]又有牛转翻车、水转翻车,疑皆王祯所新创者。应该着重指出: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农业社会里,发明与创新并不一定能付之于实际生产的应用,而交流则本身便意味着先进技术的推广,对于接受的后进一方而言,也就是一种创新。元朝的大统一局面为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交流给当时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比起工具的创新来,恐怕更要大得多。比如:王祯所记之碓,一可舂米三石,既省人搅,米自匀细,功效常碓累倍。此器始于浙人,故又名浙碓。“今多于津要商旅辏集处所,可作连屋置百余具者,以供往来稻船货粜粳糯,及所在上农之家,用米既多,尤宜置之。”其《碓》诗有句云:“近随文轨通南北,不独铿在楚邦。”这就是工具交流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很好例证。

农产品品种的交流也是元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棉花的种植与推广。早在南朝时代,史籍中已载南海林邑和新疆的高昌都种植棉花,称之曰吉贝;其所织成的布曰白叠子。《异物志》云:“木棉之为布,曰班布。系缛多巧者曰城,次粗者曰文缛,又次粗者名曰乌驎。”种织者皆蛮夷少数民族。“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工,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1071]传说它是种羊于地所生。金元之际,棉花自北道传入者已进及关陇。《农桑辑要》说:近岁以来,“木棉种于陕右”[1072]。南道则在南宋末进入广东、福建沿海地区。谢枋得诗:“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所以木棉利,不畀江东人。”[1073]足见棉花之种植当时尚不及大江下游地区。南北混一之后,在短短的三四十年间,“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农桑辑要》中,新列专节,详细地介绍了栽种木棉的方法:“择两和不下湿肥地,于正月地气透时,深耕三遍,摆盖调熟,然后作成畦畛。每畦长八步,阔一步,内半步作畦面,半步作畦背。深㔉二遍,用耙耧平,起出覆土,于畦背上堆积。至谷雨前后,拣好天气日下种。先一日,将已成畦畛连浇三水。用水淘过子粒,堆于湿地上,瓦盆覆一夜。次日取出。用小灰搓得伶俐;看稀稠撒于浇过畦内。将元起出覆土,覆厚一指,再勿浇。待六七日苗出齐时,旱则浇溉。锄治常要洁净。穊则移栽,稀则不须,每步只留两苗,稠则不结实。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旁条长尺半,亦打去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直到棉欲落时为熟。旋熟旋摘,随即摊于箔上,日曝夜露,待子粒干,取下。用铁杖一条,长二尺,粗如指,两端渐细,如擀饼杖样。用梨木板,长三尺,阔五寸,厚二寸,做成床子。逐旋取棉子置于板上,用铁杖旋旋擀出子粒,即为净棉。”很明显,这一套细致而科学的种植与加工工艺,都是通过在新疆的畏吾儿及中亚的色目人介绍过来的。至元二十六年四月,在桑哥主持下,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直至至元二十八年五月,桑哥既败,始罢江南六提举司岁输木棉。然据大德三年(1299年)的公牍所载,户部所属之万亿赋源库每年收受各处行省木棉布匹不下五十余万匹。[1074]这些木棉布大概是根据元贞二年(1296年)江南夏税可以木棉布绢丝绵等物输纳的规定缴收来的。王祯在记木棉卷筵时说:“淮民用薥黍稍茎,取其长而滑,今他处多用无节竹条代之。”马祖常《淮南田歌》有云:“江东木绵树,移向淮南去。”[1075]这都是棉花种植已传至淮甸的证据。

此外,在《农桑辑要》一书中,列名为“新添”的物种,还有苎麻西瓜萝卜、菠薐、莴苣、同蒿、人苋、莙莲、橙、橘、楂、漆、楝、椿、苇、蒲、栀子甘蔗、薏苡、藤花、薄荷等的种植方法与养蜂的技术。它反映了在元代,上述作物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到推广,大概是不成问题的。

元代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南方主要是稻、麦。每年稻麦二收已相当普遍。“高田早熟,八月燥耕而熯之,以种二麦。其法起为疄,两疄之间,自成一畎。一段耕毕,以锄横截其疄,泄利其水,谓之腰沟。二麦既收,然后平沟畎,蓄水深耕。俗谓之再熟田也。”[1076]水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早熟而紧细者曰籼;晚熟而香润者曰粳;早晚适中、水白而黏者曰糯。[1077]《至顺镇江志·土产》详列稻的品种:大稻之种十有六,小稻之种六,糯之种九,总计三十一。大、小稻即籼、粳,糯即稬,又作秫。故云:“江南稻种甚多,不可枚举。”粳性疏而可以炊饭,秫性黏而可以酿酒,然非水则不可种。闽中又有一种耐旱的占城稻种,相传是北宋时从占城引种而来,高仰处皆宜种之,谓之旱占。[1078]据王祯的估计,精耕之地,“其谷亩得十石,斗得八米”[1079]。这当然只是指个别的高产田而言,一般则随土地、水源之不同,耕作之精粗不一,从岁收一石左右至七八石不等。在河南与大都近郊之地,亦多种水稻,种植方法也不相同。“北方稻田,不解插秧,惟务撒种。”[1080](www.xing528.com)

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麦、粟。麦有大小麦之分,“北方所种极广。大麦可作粥饭,甚为出息;小麦磨面,可作饼饵,饱而有力。若用厨工造之,尤为珍味,充食所用甚多”。北方种麦多使用耧车。耧车以牛牵引,有二脚、三脚,关以西有四脚,还有粪耧,随种子撒粪。又有漫种之法,随手撒种,多用于广种薄收之地。“南方惟用撮种,故所种不多。”[1081]北方麦收在初夏,再种秋收作物,也可以达到一年两熟。粟宜于中原土地平旷之区,“早则有高居黄、百日粮之类;晚则有鸱脚谷、雁头青之类,其余名字不可遍数。”[1082]黍有牛黍、稻尾黍、马革大黑黍等异名,“北地远处,惟黍可生。所谓当暑而种,当暑而收。其茎穗低小(土人谓之林子),可以酿酒,又可作馔粥,黏滑而甘。”[1083]北方山后诸郡则多种荞麦。此外又有穄、粱秫、青稞等品种。一般北方的亩产低于南方的水田作物。余阙记山西“地土厚而气深,田凡一岁三艺而三熟,少施以粪,力恒可以不竭。引汾水而溉,岁可以无旱,其地之上者,亩可以食一人。”[1084]我们还不了解所谓“三艺三熟”的具体内容,但在北方,类似汾河河谷的沃肥而能充分灌溉的地区毕竟是不太多的。

经济作物在北方主要是蚕桑、苎麻、胡麻、麻子、红花之类。河北、山东、河南、关中、晋南等广大地区,多饶蚕桑之利。“山东农家因之致富者,皆自丝蚕。”[1085]墙下道旁也多植桑树。富家植桑多至万株。“桑种甚多,不可偏举,世所名者,荆与鲁也。荆桑多椹,鲁桑少椹。叶薄而尖,其边有瓣者,荆桑也,凡枝干条叶坚劲者,皆荆之类也。叶圆厚而多津者,鲁桑也,凡枝干条叶丰腴者,皆鲁之类也。荆之类,根固而心实,能久远,宜为树。鲁之类,根不固,心不实,不能久远,宜为地桑。然荆之条叶不如鲁叶之盛茂。”“荆桑所饲蚕,其丝坚韧。”“鲁桑之类,宜饲小蚕。”南方江南、川蜀地区,蚕桑事业亦有了很大发展,有夏蚕、秋蚕。在养蚕技术上,已发展成一套各地方各有所长的方式方法,太湖地区很早便已有后来居上之势。早在南宋时期太湖附近就有专恃蚕桑为生业的人,“以一月之劳贤于终岁勤动且无干旱水溢之苦。”[1086]茶也是南方山地有名的经济作物。

元朝政府也重视植树。在《农桑之制》十四条里,就规定:“种植之制,每丁岁种桑枣二十株,土性不宜者,听种榆柳等,其数亦如之。种杂果者,每丁十株,皆以生成为数,愿多种者听。其无地及有疾者不与,所在官司申报不实者罪之。仍令各社布种苜蓿,以防饥年。近水之家,又许凿池养鱼并鹅鸭之数,及种莳莲藕、鸡头、菱角、蒲苇等,以助衣食。”驿道的两旁,遍植大树。果树的嫁接术也臻成熟。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全国共植桑枣杂果诸树23094672株,二十八年植树22527700株。植树的数字是考核亲民官的标准之一。

王祯《农书》中还记载:“其北方村落之间,多结为锄社。以十家为率,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余次之。旬日之间,各家田皆锄治,自相率领,乐事趋功,无有偷惰。间有病患之家,共力助之,故苗无荒秽,岁皆丰熟。秋成之后,豚蹄盂酒,递相犒劳,名为锄社。”[1087]这种农家自发的互助合作,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其传统。北宋王禹偁所记上雒山区人民经营畬田,就已采用类似的组织。元朝还有一种形式则是“数家为朋,工力相助。”[1088]都可以解决季节性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有利于不失农时地进行农作物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