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沿袭金制,行政、军事与监察三权分立,而总于皇帝,惟名称则有不同。金之尚书省,元称为中书省;都元帅府则称为枢密院;御史台之称则同。
中书省总理行政。其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典领百官,会决庶务。忽必烈以皇太子真金行中书令,以后,这个职务只为皇太子的兼职,因之,通常都是空缺;即使在皇太子兼领的时候,也只是月一至中书具敕而已。中书省的实际长官是右、左丞相。由于蒙古人尚右,所以右丞相才是正长,总理省事,佐天子,理万机,正一品。并设平章政事贰丞相以总机务,从一品;右、左丞副宰相处理庶务,正二品;以及参政,从二品,副宰相以参大政,其职次于右、左丞。上述诸员统称为“宰执”。其中右丞相必蒙古人充任(中统、至元初,史天泽曾充右丞相,只是制度初创时的例外)。色目人可担任左丞相与平章政事,汉人则只有极少数跻位平章的例子,一般仅限于右、左丞。成遵就曾指出:“平章之职,亚宰相也。承平之时,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中书工作时,诸宰执“列坐一堂,凡政事议行之际,所见异同,互相轩轾,待其国相可否之,然后为定。”[753]在中书省内,分置左、右司,分掌文牍、事务,而设参议府,任参议中书省事以总领之。左、右司分设郎中管理。[754]左司分掌六房:吏礼房下辖九科:南吏、北吏、贴黄、保举、礼、时政记、封赠、牌印、好事。知除房五科:资品、常选、台院选、见阙选、别里哥选。户杂房七科:定俸、衣装、羊马、置计、田土、太府监、会总。科粮房六科:海运、攒运、边远、账济、事故、军匠。银钞房二科:钞法、课程。应办房二科:饮膳、草料。右司分掌三房:兵房五科:边关、站赤、铺马、屯田、牧地。刑房六科:法令、弭盗、功赏、禁治、枉勘、斗讼。工房六科:横造军器、常课段匹、岁赐、营造、应办、河道。两司任丞辖检举之责,“小大之事,罔不与闻,列曹掾有所关白,得持文墨议论相可否。佥议既定,乃以听都堂之裁决而署行之”[755]。此外,又置断事官,掌刑政之属,“其人则皆御位下及中宫、东宫、诸王各投下怯薛丹等人为之”。他们是黄金氏族诸投下分派在中书省的私人代表。
中书省下面经过几度调整,分设吏、礼、户、兵、工、刑六部分理政务。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之政令。凡职官铨综之典,吏员调补之格,勋封爵邑之制,考课殿最之法,悉以任之”。户部“掌天下户口、钱粮、田土之政令。凡贡赋出纳之经,金币转通之法,府藏委积之实,物货贵贱之直,敛散准驳之宜,悉以任之”。礼部“掌天下礼乐、祭祀、朝会、燕享、贡举之政令。凡仪制损益之文,符印简册之信,神人封谥之法,忠孝忠义之褒,送迎聘好之节,文学僧道之事,婚姻继续之辨,音艺膳供之物,悉以任之”。兵部“掌天下郡邑邮驿屯牧之政令。凡城池度置之故,山川险易之图,兵站屯田之籍,远方归化之人,官私刍牧之地,驼马、牛羊、鹰隼、羽毛、皮革之征,驿乘、邮运、祗应、公廨、皂隶之制,悉以任之”。刑部“掌天下刑名法律之政令。凡大辟之按覆,系囚之详谳,孥收产没之籍,捕获功赏之式,冤讼疑罪之辨,狱具之制度,律令之拟议,悉以任之”。工部“掌天下营造百工之政令。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材物之给受,工匠之程式,铨注局院司匠之官,悉以任之”。六部部置尚书、侍郎若干员领之。
唐宋时期,中央政府的宰相职权,采行三省制,即分别由中书省、门下省与尚书省共同执行。唐制: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然后付尚书省施行。为了避免中书、门下两省争议纷纭,难行决议,而有政事堂之设,使两省长官先于政事堂共同议定,然后奏闻。只有能参加政事堂讨论的成员才是真宰相。后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随着宋代专制主义皇权的加强,宰相的事权又有了分割。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设枢密院专掌军事,三司分理财政。宋神宗元丰年间改革官制,“三省置侍中、中书、尚书二令而不除人,而以尚书令之贰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以行侍中之职,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行中书令之职”,“中书揆而议之,门下审而复之,尚书承而行之。独中书取旨,而门下、尚书之官为首相者不复与朝廷议论”。三省制度实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元祐时用司马光的建议,改行三省合班奏事,分省治事。时议以为:“三省互相兼矣,然左右仆射既为宰相,则凡命令进拟未有不由之出者,而左右仆射又为之长,则出令之职,自己身行,尚何省而复之乎?方其进对,执政无不同,则所谓门下侍郎者亦预闻之矣,故批旨皆曰三省同奉圣旨。既以奉之,而又审之,亦无是理。门下省事,惟有给事中封驳而已,未有左仆射与门下侍郎自驳已奉之命者。则侍中、侍郎所谓省审者,殆成虚文也。元祐间,议者以诏令稽留、吏员冗多,徒为重复,因有并废门下省之意。”[756]稍后采引三省合班奏事,同得取旨。南宋初进一步合三省为一。金初有三省之设,实徒具虚名。海陵王正隆官制改革,罢中书、门下省,只设尚书省。金代的尚书省实际上只是一个相当于唐代尚书省的最高行政的执行机关。在尚书令之下,添置左右丞相各一员,平章政事二员,左右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利用在政治、文化水平方面较高的被征服民族人才,组成执政官群体,协助由女真贵族垄断的尚书令处理政务。
忽必烈建立元朝,中统元年四月,立中书省。二年五月,置行中书省于燕京,同时置左右三部尚书,分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三年十月,以领部分领中书户、工事,称之为领中书左右部。[757]至元元年十一月,罢领中书左右部,并入中书省。二年二月,并六部为四部,即吏礼部、户部、兵刑部、工部。三年正月,置制国用使司,专领财务。七年正月,设尚书省而罢制国用使司,专理财政。九年正月,并尚书省入中书省。这时,中央政权的建制才大体上趋于完成。(www.xing528.com)
应当指出:原所谓“中书”者,书出禁中也。窝阔台三年,有中书省之设,实际上只是名称上的附会。而元之中书省,只是一个外朝的中央最高行政执行机关,相同于金代的尚书省。元代诏令的草拟,出自宫廷怯薛人员中的必阇赤、怯里马赤,即书记、译史之属。这些人在外廷的兼官则为翰林国史院和蒙古翰林院的翰林学士,其中蒙古翰林院尤为重要。元朝也没有明确的复审封驳制度。这方面的部分职能则由一个蒙古贵族所组成,但并无宣命的内八府这一组织兼任。所以《元史》说:“内八府宰相,掌诸王朝觐傧介之事。遇有诏令,则与蒙古翰林院官同译写而润色之。谓之宰相云者,其贵似侍中,其近似门下,故特宠之以是名。虽有是名,而无授受宣命,品秩则视二品焉。”至元中,汉人官僚中也有人提议设置门下省,但受到蒙古、色目官僚的沮格而不行。至若制国用使司和尚书省,元初皆专为搜括财利而设。在这之前,蒙哥在位时曾仿依金制,有燕京等处行尚书省、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阿母河等处行尚书省之设。然其时中央汗庭实无都尚书省之设置。元廷在中央设尚书省先后共三次。第一次是前述至元七年正月,由制国用使司改置,即以原领制国用使司的色目宠臣阿合马充平章尚书省事。九年正月,并尚书省入中书省。至元二十四年闰二月,用麦术丁的建议,复置尚书省,以桑哥、铁木儿充平章政事。“除行省与中书议行,余并听尚书省从便以闻。”迁改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六部为尚书六部。二十八年五月,桑哥以罪罢,乃罢尚书省,事皆入中书。武宗至大二年,又用保八的建议,三立尚书省,以乞台普济、脱虎脱为丞相,“旧事从中书,新政从尚书。”改各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并大规模地改行钞法。尚书右左丞相“总治百司庶务,并从尚书省奏行。”四年,武宗死,仁宗即位,首罢尚书省,尚书丞相等大员均以“变乱旧章,流毒百姓”罪伏诛。政事复归于中书。可知在元代,唐宋的三省制度已彻底废行,元之中书省固完全不同于唐之中书省。即以尚书省而论,其职能已非唐之旧,也与金制不同。我以为它本质上是当时的色目官僚,依仿中亚实行的“撒希伯底万”sahibdivan而设置的。“撒希伯底万”可翻译为“计相”,即王廷中专掌财政的宰执大员。
元代中书省所辖的六部的职司,仪礼学校的政务分别有翰林院、集贤院、太常仪礼院、大司农司等机构分任。军政在兵部外又有枢密院、通政院。刑法也分属刑部与大宗正府。工程除工部外,更有许多各色工匠总管府,各有所属。因此,中书省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吏部与户部所掌的铨选、钱谷两个大项。它们分别任用干练的色目人与汉人专责管理。
枢密院总兵戎,“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凡宫禁宿卫,边庭军翼,征讨戍守,简阅差遣,举功转官,节制调度,无不由之”。枢密院与中书省号为二府,“兵兴则宰相主之,事宁则枢密任事。盖宰相平章军国,兵事可知也,而兵之籍则不与。枢密兼总兵马,兵籍可掌也,而兵之符则不在。体统相维,无有偏失。制虽近代,而意实仿古。”[758]枢密院的长官名义上是枢密使,一般是由皇太子兼任的虚衔,实际的长官是知枢密院事,副以同知、副枢、佥院、同佥、院判各若干员,四怯薛亦各选一人参决枢密院事。枢密事涉军机,故虽在元初,汉人中亦仅赵璧、史天泽二人担任过枢密副使。行枢密院是枢密院的派出机构。“国初有征伐之事,则置行枢密院。大征伐则止曰行院。为一方一事而设,则称某处行枢密院,或与行省代设,事已则罢。”
御史台“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其长官为御史大夫与御史中丞。中书省、枢密院有事进奏,必有御史台臣同奏。其下设殿中司与察院两个机构。殿中司置侍御史二员,“虽三府大臣奏事殿中,先相关白;大朝会则知百官序班于庭;在台则百官有故,三日,各令曹属报状,谓之曹状云。官独简贵,平居无文书;出则秉宪节为使一道。故职是者必国人世臣之胄,必由监察御史以次进,它人不与也”[759]。察院“司耳目之寄,任刺举之事。”置监察御史十六员,纯用汉人;至元十九年(1282年)又增蒙古、色目人如汉人之数。[760]并规定从此以后,御史皆由本台选择,而不由中书省委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