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忽必烈设纲陈纪,创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并稳定了元朝在华北、中原地区的统治的同时,又进行了吞并南宋、统一全国的军事准备。
中统二年(1261年),南宋泸州守将刘整因为受到吕文德等的忌刻与排陷,危不自保,乃率所属泸州十五郡、户三十万降附于元。忽必烈授任他为夔府行省,兼安抚使。至元四年(1267年),刘整入朝,向忽必烈献策说:“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扞蔽。”这个卖国贼并进一步劝说忽必烈:“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而自弃正统邪。”忽必烈接受了这一意见,翌年,任命他与都元帅阿术督率诸军,对襄阳地区展开进攻方略。
当时,元朝与南宋相持在两淮、襄汉以至川中一线上。淮东多水网,深流巨寖,不利于蒙古骑士用兵。淮西据淮水,屯重兵,与淮东相呼应。川蜀地区,宋人凭一部分余玠所筑之山城顽强固守,元军也急切难于得手。相形之下,襄汉地区,像是千里长蛇的软中腹。襄阳、樊城孤立地暴露在前沿,容易受到攻击。如果元军攻下襄樊,长江中流的重镇鄂州就失去屏蔽。鄂州不守,南宋的千里江防就被从中路突破,首尾截为两段,川蜀与朝廷的联系遮断,向东则有顺江之势,南面的湖湘也门户洞开,所谓“襄者,东南之脊,无襄则不可立国。吕祉尝谓得襄阳则可以通蜀汉而缀关辅;失襄阳则江表之业可忧者,正此也”[631]。忽必烈正是看准了这一形势,因此在至元四年就逐步加紧对襄樊地区的围困。其年,他遣使至鄂州,以重宝贿宋宁武、保康军节度使吕文德,求在樊城外筑榷场,并请筑土城以保护货物,得到宋方的应允。元军乃筑土城于鹿门山,外通互市,内筑堡壁,又筑堡于白鹤。从此元军“有所守,以遏南北之援,时出哨掠襄、樊城外,兵威益炽”。至元五年正月,忽必烈命令陕西五路四川行省造战船五百艘付刘整。六月,阿术奏请:“所领者蒙古军,若遇山水寨栅,非汉军不可。宜令史枢率汉军协力征进。从之。”七月,在原设的河南、山东两统军司(中统三年创设,由亳州以西至钧州诸万户属河南;由宿州以东至宁海州诸万户属山东)之外,复立东西两川统军司,以刘整为都元帅,与都元帅阿术同议军事。又立河南屯田,以资军实。刘整于是在襄阳城东的白河口、鹿门山筑堡,以切断其与汉东地区的联系,断襄阳粮道。至元六年,忽必烈专门派遣史天泽与忽剌出董师襄阳。史天泽筑长围,起于万山,包有百丈山,令南北不相通。又筑岘山、虎头山为一字城,联络诸堡,断襄、樊樵苏之路,为久困之计。并筑新城于汉江之西,完成了对两城的合围圈。至元七年,又进一步收缩紧逼,筑环城以困襄阳,同时筑堡万山以断汉水西向的交通,立栅灌子滩以绝东流的通道。从此,水上交通也被封锁,襄、樊两城已成为元军强大包围圈中的孤城。(www.xing528.com)
南宋政府希图援救。宋咸淳四年(元至元五年、1268年),夏贵与范文虎奉命进援,失败而还。咸淳四年春,宋廷任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督师来援。但范文虎与贾似道勾结,拒绝配合进兵,李庭芝束手无策。咸淳七年中,宋军多次希图援救,都以失败退兵。咸淳八年,樊城外廓已被攻破,李庭芝为了与外援久绝的襄阳取得联系,遣民兵部辖张顺、张贵兄弟乘汉江水涨,自上流冲破元军的重重封锁,突入襄阳。张顺战死。张贵在顺流自围城东突中,又被元军追歼于龙尾洲。宋廷为援救襄樊的最后一次努力也终遭惨败。这年冬,忽必烈派从伊利汗国征调来的造炮能手木发里人阿老瓦丁、别马里思丹人亦思马因携其所制巨型投石机安置樊城城下,炮石重一百五十斤。“用力省而所击甚远”,“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据记载,成吉思汗时充炮水手元帅的燕人薛塔剌海,屡以炮战建功。其孙四家奴袭爵,“襄樊未下,四家奴立炮攻之,明年正月,襄阳守吕文焕降。”[632]可证阿老瓦丁、亦思马因皆四家奴所部炮水手军。至元九年正月,樊城破,守将范天顺、牛富力战牺牲。困守襄阳的吕文焕兵败降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