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军主力与叛军主力沿着洛阳、长安一线,在正面战场上反复进行战略较量的同时,河北与河南各地的唐军,也在敌后战场与叛军进行了殊死搏斗。
常山地处太行山八大出口之一的井陉口东侧,正当滹沱河北岸,是一处西控太行之险、东扼河北之要、北胁范阳之门的战略要地。秦始皇灭赵、韩信攻赵都是由此先破井陉而取胜的。
因此,安禄山沿太行山东侧南下时,先塞井陉口,以防朔方唐军由此攻其范阳和卢龙后方。
唐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在安禄山率大军南下过其境时,心知其奸但力不能制,只好暂时假装顺从。
天宝十四年(755)十二月,当安禄山占领洛阳后,平原(今山东德州陵城区)太守颜真卿(与颜杲卿同五世祖)派人告诉杲卿:“迅速起兵断敌后路,可以延缓敌人进攻关中的时间。”
收到颜真卿传来的消息后,颜杲卿西连太原尹王承业、东连颜真卿,于十二月二十一日举兵出击,先后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安禄山心腹高邈和何千年等。
随之,饶阳太守卢全诚、河间司法李奂、济南太守李随群起响应,共推颜真卿为盟主,这就在今太行山东麓至渤海这一带平原(今河北南部)形成了一块由唐军控制的根据地,拦腰斩断了安禄山老巢范阳、卢龙与洛阳前线的联系。
接着,颜杲卿又派马燧入范阳游说安禄山留守范阳的节度副使贾循归唐。
安禄山深知河北失控的危险,立即派大将张献诚率军万人围攻饶阳,被颜杲卿击败后,又派韩朝阳回范阳秘密处死贾循,派大将史思明率步骑一万南下,大将蔡希德率军一万自相州前线北上,两路夹击常山。
次年正月,由于太原守将王承业拥兵不救,颜杲卿城破被杀,河北诸郡重新落入史军手中。还好,颜真卿这次幸免于难,他到了唐肃宗的凤翔,担任御史大夫。
二月十五日,李光弼率步骑近两万人由太原出井陉口,再次夺回常山,擒获敌守将安思义。
李光弼以活命为条件让久经战阵的安思义出计如何守常山,安思义说:
“将军兵马远来疲劳,如果突然遇上劲敌,恐怕难以抵挡,不如尽快移军入城固守,早作准备。史思明的部队虽然精锐,但不能持久,如果无利可图就会气丧心离,等到这种时候才可战胜它。如今,史思明正在围攻饶阳,离此不到两百里,昨天我已去急信求救,估计其先头部队明天早晨必到此地,大军也会随后赶到,将军不可不留意。”
李光弼采纳了这个建议,率军入城,立即着手战斗准备。
果然,史思明得报常山吃紧的消息,立即解饶阳围率全军西救常山,先锋部队次日晨到达常山城下。李光弼率步兵五千出东门迎战,夹滹沱河摆成阵势,以千余弓弩手成四列横队,轮番射击,敌骑兵多次冲击都被弓箭击退。敌人骑兵只好退却以待步兵到达。
这时,村民向李光弼报告说,敌人五千步兵一昼夜急行军已到达距常山不远的逢壁镇,正在休息。李光弼马上派出步骑兵各两千,悄悄沿河岸而下,接近敌人时,敌人正在吃饭。
唐军立即发起攻击,全歼敌五千步兵。史思明得知败报,只好退守常山附近的九门镇。
这一战,李光弼之所以能以弱胜强,关键是他清楚地看到了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即敌人骑兵精锐难挡,但远来疲劳且无险可恃,而我军的优势则在于据城守险,以逸待劳。
于是,用唐军弓弩手去对付敌人骑兵,而用唐军骑兵去对付敌人步兵,这很有点类似于春秋齐国名将孙膑所创造的以强击弱、以弱对强的战术,且充分发挥唐军以逸待劳的优势和突然袭击的战术,先行摧毁敌人可用之攻城的步兵,这样,敌人所剩惯于野战的骑兵就在坚城之下无用武之地了。
二是张巡、许远的雍丘睢阳保卫战。
雍丘(今河南杞县)地处汴水上游,是当时河南道的一个交通枢纽,更是下游重镇睢阳(今河南商丘)的北面门户。
天宝十五年(756)正月,安禄山在占领洛阳后,派张能晤、李庭望、杨朝宗等将领率兵向东南拓地。
唐雍丘令令狐潮降敌,随后前往陈留(今河南开封)见敌将李庭望,唐真源令张巡遂乘机率军民起兵讨逆,占领雍丘,有兵数千人。
张巡是河南南阳人,史称他“博通群书,晓战阵法。志气高迈,不拘细节”。他于开元末年考中进士,只因未能结交当朝权贵杨国忠,故只得一县令。
三月初,令狐潮领着敌将李怀仙、杨朝宗等率兵四万前来围攻雍丘。
张巡的部下个个惊慌失措,但张巡以为,敌人兵多而精锐,必有轻视我方之心,如果我们出其不意而击之,必能收一时之胜,挫敌锐气。
于是,留千人守城,并不是武将出身的张巡,亲率千余士兵分数队出城,突然向敌人发动冲击,张巡身先士卒,枪伤遍身不下战场。因此,战士们个个奋勇杀敌,敌军猝不及防,一时大乱,纷纷败退。
第二天,敌人再次围城,用石炮轰击城墙,城墙倒塌殆尽,张巡则马上在断垣残壁间立木栅守卫,日间百般设防,夜间则率军出城袭击敌人。
将士们食不卸甲,伤不下城,寝不解衣,前后六十多天,大小三百余次战斗,终于击退敌人。
五月中旬,令狐潮再次引兵围攻雍丘。这次正逢安禄山攻破潼关并进而占领长安,李隆基败逃到四川,其太子李亨败逃到灵武,人心一片摇动。
张巡手下六位将领都劝张巡投降,以为敌军太强,城堡难守。张巡责以大义,处死六将,军心更加稳定,仍然采取白天守城、夜晚出袭的战术。
苦战四十多天,城堡岿然不动。在苦战中,城中箭矢用完,张巡仿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战术,扎成草人一千多个,然后穿上黑衣服,趁夜色茫茫的时候从城墙上放下去,敌军以为唐军下城墙偷袭,争先恐后地放箭,张巡因此得箭数十万。
由此张巡得到启示,以后连续几次放下草人,敌人见到草人只是笑笑而已,再也不上当放箭。
于是,张巡选五百壮士组成敢死队,在夜晚放下城去,敌人以为又是草人,照样不设防,五百壮士冲入敌营,拼死砍杀,放火烧营,敌人大乱,败退十余里。
八月,安禄山所署河南节度使李庭望率步骑两万余人,距雍丘三十余里扎营,以断张巡粮道。
张巡率兵三千乘夜前往袭击,杀敌太半,李庭望被迫率残部退走。
在得悉敌军有数艘运米盐的船抵达雍丘城外的消息后,张巡在夜间派出一支精兵,悄悄潜水出城,夺获粮盐千余斛,然后放火烧毁其余粮船。
张巡还善于用战术欺骗来创造战机。(www.xing528.com)
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他派人对令狐潮说要率军出城投降,要求敌军退后六十里。令狐潮不知是计,马上下令退军。张巡乘机率军出城将六十里内的木材柴草及粮食等全部运进城内,加强守备。
令狐潮大怒,更加疯狂地攻城,但由于张巡得到了适当的补充,敌军更加攻不进。
月余后,张巡因城内缺马,又装出实在坚守不了的样子,派人去对令狐潮说:“你若想得到这座城池,就送我三十匹战马,我得马后便好乘马出城逃奔。”
令狐潮又中计,立即派人送来三十匹战马。张巡得马后,选派三十名骑将,做好出战准备。
在令狐潮率军前来责令张巡让城时,张巡率三十名战将突然冲杀出去,杀敌军百余人,活捉敌将十四名,还缴获了一批牛马器械。
十二月,叛军杨朝宗率步骑两万准备袭击宁陵,断张巡后路,并在雍丘北筑新城为杞州,以备长期围攻张巡。
在这种情况下,张巡主动放弃雍丘,东守宁陵,仅有战马三百,兵三千。与睢阳太守许远配合,在宁陵与杨朝宗大战一昼夜,歼敌一万多,杨朝宗率残部连夜逃窜。
睢阳是淮河上游的一个重要战略据点,是拱卫江淮的重要门户。
至德二年(757)正月,安庆绪因李庭望久攻张巡不下,改派尹子奇率步骑十三万全力进攻睢阳,张巡遂放弃宁陵,退入睢阳,与许远一道守卫更为重要的睢阳城。
当时,许远有兵六千余人,合张巡兵共万人,城中百姓数万。
在异常激烈的防御战中,许远自以军事才能不及张巡,遂主动将全城守备事宜让与张巡负责,两人相互配合,许远指挥后勤供应,张巡指挥作战:
其一,以忠义激励战士,以攻为守,白天严密防守,夜晚精兵出击。
其二,以疲劳战术袭扰敌人。在频繁夜战间隙,张巡又经常在夜晚鸣鼓集兵,装出又要出击的样子,敌军得报,通宵戒备,张巡却不出战;等到天亮时,张巡偃旗息鼓,敌军用飞楼从城外高空中看城中无兵卒动静,便解甲休兵,这时,张巡却突然率军杀出城外,经过一夜折腾的敌军不堪一击,损失惨重。
其三,敌人作大型云梯,上坐壮士两百人,下以木为轮推向城下,张巡则预先在城墙挖凿上中下三排洞眼,中间洞眼出一木顶住云梯使不得进,下面洞眼出一木钩住云梯使不得退,上面洞眼出一木置火把烧之,云梯上敌军死伤殆尽。后来,敌人还曾筑土山攻城、造大车撞城等,张巡均一一设计对付取胜。敌人无法攻进城中,便改为断睢阳外援和粮道,长期围守。
其四,运用分化瓦解战术,前后说服敌将领弃暗投明入城投降者甚多。不仅借此熟悉了敌军内幕,而且为守城补充了兵将来源。
令人扼腕的是,当时驻守彭城的嗣虢王李巨,驻屯临淮的御史大夫贺兰进明等都手握重兵却不救援。
十月,张巡、许远将士死伤大半,仅四百余人,个个伤病不能战,城池这才失守,张巡和许远力尽被擒,壮烈殉职。
在历时二十二个月的雍丘睢阳保卫战中,张巡部下仅万余将士,前后与敌大小四百余战,共歼敌十二万,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一介文人、进士出身的张巡,却无师自通,颇有战术:
一是“兵将相习,人自为战”。他用兵不论攻守,不拘泥于古战法与战阵,让各位将领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处置。
对此,他有过如下解释:
“如今我军与叛军交战,云合乌散,变化无常,数步之间,势有异同。临机应变往往在一瞬间,如果事事要请示大将,那就必然来不及做出反应便时去势变,这就不符合用兵贵在知变的原则。所以,我务使兵知将意,将识士情,兵将相互熟悉,人自为战,这就如同手臂使指,无往而不可!”
因此,他的部队将领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应变决定,士兵单独作战的能力强,一以当十,十以当百。
二是以攻为守,攻守结合。即白天守城杀敌,夜晚选择精兵猛将出城偷袭和扰乱敌人,借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和震慑敌人心理,这是一种典型的积极防御战术。
三是兵不厌诈,充分运用谋略,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张巡前后坚守三城,奇谋妙计百出,仅欺骗战术就有巧取敌箭、骗敌战马、诈降取材等。
当然,张巡之所以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和实施这些战术,根本的原因还有两点:
一、他能在战斗中身先士卒,与将士同甘苦、共患难,并注意时刻以忠义激励将士。在战斗中所获牛马资粮等秋毫不入囊中,全部分给将士,甚至在战斗最艰苦的时候,毅然将爱妾和奴婢杀死以充军粮,将士们感动得泣不成声。每逢作战,张巡总是站在最前沿,遇到将士退却,他总是对他们说:“有我在此,你们都为我在此决一死战。”因之,将士往往为之死战而取胜。在前后二十二个月中,张巡的将士没一个叛降的。
二、许远与之同心协力,无私配合。所以,许远同样是功不可没的英雄。当睢阳城攻破之日,张巡部下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将及军民四百余人没一个变节投降。
三是李光弼的太原保卫战。
太原是山西战略重镇。太原一失,则山西不保,山西不保,则关中门户洞开,所以,太原又是关中地区的重要门户。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郭子仪、李光弼在常山得知安禄山叛军已攻陷潼关、长安等,立即还军太原以保根本,回太原后,在听说李亨在灵武即位,于是郭子仪又率精兵五万奔赴灵武。
史思明在郭子仪、李光弼退回太原后乘机扫清河北全境,进而兵分四路会攻太原。当时,太原守军不满万人,精兵已随郭子仪赴朔方灵武,形势异常严峻。太原诸将都主张赶快加固城墙,以防敌人攻城。
李光弼却认为:“太原城周围四十里,在敌人到来之前不可能加固完毕,只是白白消耗自己体力。”便率军民在城外开挖堑壕以巩固城防,并预先做土砖数十万以备用。等到史思明率军进抵太原城,开始攻城后,每有城墙坏则用土砖补之。
当李光弼得知敌军三千人正由河北运送攻城器具来太原时,即派部将率精兵悄悄出城,在半道上将敌三千护送将士击杀殆尽,放火烧了所有攻城器具。又从城内掘地道通城外,出奇兵对敌人实施突袭。李光弼又设计诈降,约于次日出降,史思明信以为真,当夜李光弼却命士兵掘地道至敌营垒下环绕敌营掘空地底而以木撑住。
次日,李光弼派出数千人装作投降的样子出城来到敌营边,这时,唐军烧断敌营地底撑木,敌营顷刻塌陷,死伤千余人,而李光弼则趁机率军出击,杀敌万人,获胜而归。
这时,安禄山已为安庆绪所杀,安庆绪命史思明回守范阳。史思明遂留下蔡希德继续围攻太原,自己则率军回到范阳。李光弼得知敌人军心不稳,兵力锐减,便亲率精兵大举突击蔡希德大本营,大获全胜,太原之围遂解。
太原保卫战中,李光弼最突出的战术是地道战,他利用地道战不仅使敌人无法接近城下,而且利用地道出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再辅之以间谍战,时刻掌握敌人动向,伺机集中兵力发起反击,最终化险为夷。所以,这也是一种以攻为守的防御战术。
在整个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唐军涌现出许多能谋善战、忠勇无比的将领,如郭子仪、高仙芝、封常清、李光弼、颜杲卿、颜真卿、张巡、许远、仆固怀恩、李嗣业等,他们在各自的防线内打了许多漂亮的防御战和歼灭战,成为唐朝中央平叛战争最后得以取胜的基本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