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二年(757)十月,丢掉了长安、洛阳的安庆绪败逃到邺城,其将李归仁率数万军队败退回范阳归附史思明。
不久,其将蔡希德率兵自上党(今山西长治)、武令徇率兵自南阳、田承嗣率兵自颍川,分别到达邺城,又招募河北诸地团练和散兵,合兵六万人。叛军的势力又恢复了。
一恢复元气,叛军就开始了再一次的内讧。
安庆绪对留守后方范阳的大将史思明兵力增强十分不放心,便于当年十二月以征集援兵为由,派阿史那承庆和安庆忠回范阳,企图乘机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在部下劝说下,逮捕阿史那承庆和安庆忠,率所辖十三郡、将士八万人降唐。叛军河东节度使高秀岩也随之投降。
大好事。
但是,让李光弼搞砸了。他认为史思明最终还会反叛,劝说李亨派曾与史思明有厚交的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赐阿史那承庆铁券,让他们俩暗中寻机除掉史思明。但在次年六月,乌承恩图谋败露了,史思明别无他路,只好再次反叛。
这样,就在河北形成了安庆绪、史思明两个既相互戒备又相互依赖的反唐军事集团。
这是名将李光弼一生中的失误之一。如果唐朝方面从容大度地接受史思明的投降,利用他的势力来对付安庆绪,待到消灭安庆绪以后,再采取对策制服史思明,便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不过,相比之下,李亨的失误更多、更大。
李亨在收复洛阳后,忙于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接李隆基回长安和大封宗室功臣,在将近一年后,才开始调集军队进攻安庆绪。
这给了安庆绪很长的喘息时间,同时也为唐军又一次大失败种下了祸根,这是李亨又一次的重大战略失误。
安史之乱中经常出现的怪象是,安禄山占领洛阳之后,就开始迫不及待地享乐、称帝;占领长安之后,也是迫不及待地享乐。好像过完了今天,再没有明天似的。就是不派兵去追击唐军的主力和抓住李隆基、李亨。唐朝这边的李亨也是。他占了长安、洛阳,就好像叛乱已彻底平定了似的,也开始迫不及待地做一些不着调的事,就是不派兵去抓紧消灭叛军的主力。
直到乾元元年(758)九月,李亨才命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淮西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河南节度使崔光远及平卢兵马使董秦率步骑兵二十万进攻安庆绪,又命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泽潞节度使王恩礼率部协助进攻。
如此豪华的阵容,李亨却不设元帅,而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以节制各路大军。
十月,九节度使的部队在肃清邺城外围的各郡县后,将邺城团团围住。
安庆绪急忙向史思明求救,表示愿以皇帝相让。
利诱之下,加之唇亡齿寒的担心,史思明即率十三万兵马南下救援安庆绪,但不敢逼近邺城,只是遥为声援。
十一月,唐军崔光远部攻占魏州(今河北大名),这样一来就等于截断了史思明与安庆绪的联系,对史思明部也是一个莫大的威胁。
因此,史思明立即兵分三路南下争夺魏州。十二月,魏州被史思明攻占,次年(759)正月,史思明在魏州自称大圣燕王,并按兵不动,想坐山观虎斗,以收渔人之利。
在这种情况下,唐军是继续围攻邺城,还是先攻击史思明以争夺魏州,又面临一个重大战略抉择。李光弼认为:
“史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这是想引诱我懈惰,再以精兵乘我不备而偷袭之。请让我与朔方军一同逼近魏州,寻求与史思明决战,史思明鉴于嘉山战败的教训,必然不敢轻出,相持日久,我们就一定能乘机攻占邺城。”
因为安庆绪在邺城只有几万人马,犹如瓮中之鳖,粮尽必降,根本无须几十万大军久久围攻。而唐军主力逼近魏州,一则可以挡住史军南下势头,截断史军与叛军联为一体的可能,以利唐军攻取邺城;二则可以寻机与史军单独决战,以当时唐军兵力和九节度使的勇略,是有取胜可能的,如果能先行打垮史军,不仅邺城安庆绪可不战自降,且河北各地可一举而下,这正是“围点打援”战略的优势所在。
这种战略态势,正是百余年前李世民率军征讨王世充遇到窦建德率大军救援时的情形。
可惜宦官鱼朝恩不听。
于是,九节度使的部队几十万人齐集邺城之下,一味强攻,从十月至次年二月,久攻不下。
此时,史思明见唐军已疲劳,救援时机成熟,便率大军自魏州逼近邺城,让诸将离城五十里分开扎营,又每营选精锐骑兵五百,日夜轮番出击骚扰唐军、抄袭唐军粮道,弄得唐军“诸军乏食,人思自溃”。
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小规模袭扰战后,史思明认为决战时机已到,遂率大军直抵邺城城下,寻求与唐军决战。
三月初六,两军展开决战,唐军六十万,史军五万,混战在一起,双方死伤各半,最后因风暴大作才使双方溃退。
唐军九节度使各自溃退回本镇,郭子仪也退保洛阳。
邺城决战中,唐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结果却是双方死伤各半,应该说唐军是最大的失败者。
李亨对功臣的不信任,成了此次战役最大的败因。两京恢复后,李亨明显对郭子仪等功臣有所猜忌,故每战必用宦官监军,竟致九节度使齐集邺城会战而无一令诸将信服的元帅,却听命于一个毫无军事知识的太监。
邺城会战唐军失败后,史思明退至沙河收集部队进入邺城,诱杀安庆绪、高尚和崔乾佑等,收编其部队,留长子史朝义守邺城,自率大军返回范阳。
次年(760)四月,史思明在范阳自称大燕皇帝,改范阳为燕京,准备再次南下争夺中原。
一切都在李泌的预料之中。唐朝虽然占领了长安、洛阳,但叛军因没有丧失元气,经过一番整顿,卷土重来。又一个大燕皇帝,新鲜出炉了。
唐朝方面,李亨本就觉得郭子仪功高震主,所以在邺城会战失败后,以兵败为由,将其免职,而以李光弼代为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
还好,李光弼接替郭子仪,是称职的。这也是唐朝不幸之中的万幸。(www.xing528.com)
李光弼受任后,立即率五万兵马赶赴东都洛阳,整顿防务,准备迎击史思明的进犯。九月,史思明兵分四路直扑洛阳,计划重温安禄山的旧梦,在夺取洛阳后进而西入关中,夺取长安,再争大燕天下。
洛阳留守韦陟以为洛阳不可守,应当留兵陕州,退守潼关,据险以挫敌锐气。
李光弼则认为:
“两军相当,贵在进取而忌退守,如果无故放弃五百里地盘,则敌人的气焰就更加嚣张了。不如移军河阳,北连泽潞,有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敌人不敢西侵,这就是猿臂之势。”
韦陟又提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守洛阳泥?”
李光弼解释说:“如果守洛阳,那么,洛阳外围四周据点都要分兵把守,我们兵力少,再加分散是无法守住的。”
李光弼的这种所谓“猿臂之势”,也是相当科学的战略设想。
因为,洛阳处于洛河接近黄河的入口处,四通八达,需要大兵团防守才能济事。而河阳则是靠近洛阳的黄河边上的一个军事要塞,北岸、河中沙洲、南岸有相互呼应的三座城堡,中间大桥相连接,城小而固,地位险要,进可直攻洛阳,退可守如泰山。
唐军如果守住河阳,即使洛阳被敌人占领,敌人也不敢在没有占领河阳的情况下进兵关中。所以河阳的地势就好比一只猿猴抱住树干,伸出长长的手臂,可以牢牢控制住洛阳及进入潼关的必经之路。
于是,在史思明大军接近洛阳时,李光弼率军主动撤出洛阳,退守北岸的河阳三城,同时将洛阳所有物资全数搬入河阳三城。
史思明看到李光弼已据守河阳,实际控制着已空空如也的洛阳城,害怕李光弼随时袭其后,便不敢居洛阳城中,只在城南的白马寺驻扎下来,倾全军攻打河阳,但均告失败。
史思明有良马千余匹,每于傍晚放于河边牧草洗浴,又让马循环往复以示其多。李光弼让人出城从附近各地找来五百余匹带小驹的母马,却将小马驹关在城内,等到史思明的马来到河边,便将母马一齐放出,母马失去小马,嘶叫不已,而史思明的战马听到河对岸母马叫喊,纷纷浮水渡河,追逐母马入城,李光弼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招来史思明一千多头战马。
在李光弼一生中,像这样的战术计谋相当之多,这也使他成为中唐英勇善战的名将之一。
史思明痛失战马,恼羞成怒,列战船数百艘,前面以火船开路,再次大举进攻河阳城。
李光弼则用长竿数百,叉住火船,再以石炮轰击战船,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这样一来,史思明实际上已被李光弼牢牢钉在洛阳,不得不中止西进计划。
史思明被李光弼打得没有办法。正在烦恼之际,有人来帮他了。
谁?李亨。
此时的李亨,和当年李隆基催促哥舒翰进攻洛阳一样,他听信宦官鱼朝恩的话,一再敦促李光弼主动进攻史思明。
上元二年(761)二月,李光弼万般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出击,在洛阳北郊邙山布阵,与史思明决战。结果全军大败,连河阳三城也一并丢失。史思明遂乘胜进攻潼关,但被唐军卫伯玉的神策禁军击退。
还好,史思明经此一役,也走到自己的尽头。
当年三月,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所杀,进而引起内部相互残杀,混战数月,死伤数千人。
本来,史思明所部都是安禄山旧将,多数不服史朝义指挥,史朝义集团一时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再也无力西攻潼关了。
宝应元年(762)四月,诱发叛乱的李隆基和越平越乱的李亨相继去世,太子李俶继位,是为唐代宗。
正是在李俶手中,终结了安史之乱。
李俶即位后,继续推行正面强攻、以图恢复的战略,于当年十月任命其长子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以仆固怀恩领诸军节度行营,统领各路大军再次会攻洛阳。
这次唐军兵分三路:
一路由李光弼率领从河南开封西进洛阳;
一路由泽潞节度使李抱玉率领由河阳三城南下攻击洛阳。
史朝义见唐大军压境,召集将领商量。
阿史那承庆认为:“唐军如果只有汉兵独来,我们就可倾全军与之决战,如果有回纥兵助战,那么其兵锋锐不可当,应当退守河阳。”
但史朝义狂妄自大,不听从这一比较中肯的战略分析,倾全军出城,在城外昭觉寺北面列阵与仆固怀恩决战。
仆固怀恩这一次运用了恰当的战术:将部队分为左、右、中三军,自率中军从正面与敌交战,将精锐骑兵及回纥兵分为左右两军绕道出敌阵后分两翼夹击敌军,经过一场血战,唐军大获全胜,史朝义率残余渡河北逃。
仆固怀恩不给敌人以任何喘息之机,乘胜追击,一直打到幽州,沿路叛军所控制州城纷纷投降,史朝义逃回范阳,范阳留守节度使李怀仙已降唐,史朝义不能入城,最后退到温泉栅(今河北卢龙境内),众叛亲离,走投无路,自杀而死。
一场持续近八年的安史之乱,至此才告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