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靖用兵:隋唐韬略-隋唐韬略

李靖用兵:隋唐韬略-隋唐韬略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李靖,唐朝第二名将。李靖不乐诗书,喜好兵法,富有文韬武略,从小立志要以军功取富贵,多位军中前辈曾对他表示嘉许。第一位嘉许他的是名将韩擒虎,即他的舅舅。李渊对此事肯定非常恼火,从此把李靖给记住了。仅仅是因为进军迟缓的问题,李渊就又对李靖起了杀心。又一次保住了脑袋的李靖,不久就取得了大胜。李靖向隋炀帝举报李渊造反。此信也是一个信号,说明李靖在“仇人”李渊手下,渡过了脑袋随时脱离身体的危险期。

李靖,唐朝第二名将。唐代杰出的军事战略家,除了唐太宗李世民外,就数他了。

李靖(571—649),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人,父亲李诠为隋朝赵郡太守。

李靖不乐诗书,喜好兵法,富有文韬武略,从小立志要以军功取富贵,多位军中前辈曾对他表示嘉许。

第一位嘉许他的是名将韩擒虎,即他的舅舅。舅甥二人曾经在一起讨论兵法,韩擒虎赞叹说:“只能跟这个人讨论孙、吴兵法啊。”

另一位是名将杨素,在李靖还在当着兵部六品小官的时候,就指着自己的座位,对他说:“你将来一定会坐我的位置。”

杨素的预言是对的。只是杨素和李靖都没有想到,李靖坐上此位的道路会这么曲折。因为,李靖成了李渊的仇人。

李渊即将在太原起兵造反时,李靖怀着忠于隋炀帝的思想,毅然自囚到长安告密。李渊对此事肯定非常恼火,从此把李靖给记住了。夺取长安后,这样的大仇人还能不杀?

正打算下刀子砍头的时候,李靖突然大叫:“你兴兵起义,本为做大事,岂能因为私怨而杀壮士!”

这话在理。刀子不好下了,再加上李世民求情,算了,留着这颗脑袋。(www.xing528.com)

后来,李渊派李靖去打荆州的萧铣。仅仅是因为进军迟缓的问题,李渊就又对李靖起了杀心。他暗中命令硖州都督许绍,就在军前把李靖砍了。好在许绍是个惜才的人,为李靖求情,这才又保住了李靖的脑袋。

又一次保住了脑袋的李靖,不久就取得了大胜。李渊在长安闻讯,高兴了,对手下的公卿们说:“朕闻使功不如使过,李靖果展其效。”

在李渊眼中,李靖还是有“过”之人。不过马上对其施展笼络手段。他公开发出正式的朝廷玺书:“卿竭诚尽力,功效特彰。远览至诚,极以嘉赏,勿忧富贵也。”

不仅公开保证富贵愿景,李渊还写了一封私人信件给李靖:“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

啥旧事?李靖向隋炀帝举报李渊造反。

此信也是一个信号,说明李靖在“仇人”李渊手下,渡过了脑袋随时脱离身体的危险期。从现在开始,李靖的脑袋算是保住了。

从此,李靖多次领兵出征,身经百战,足迹北至大漠以北,西至今新疆、青海一带,南至今两广,东至今山东、安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并且,他深研兵法,留下许多至今仍可借鉴的军事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