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人,是皇帝治国的关键手段。
帝王的品德修养在治国大道中,无论如何只能占有“半壁江山”,天下之才为我所用则占有另一个半边天。
在春秋战国时期,品德修养高于秦始皇的诸侯恐怕不在少数,被后人当作笑料的迂腐宋襄公,个人品格应当说是上乘的,可是偏偏他在政治上一败涂地;楚汉之争时,项羽的个人品德绝不比刘邦差,可是却败在了刘邦的手下。
这都是因为这些人只知拘泥于一己之德,驰骋一孔之智,不知道充分利用和发挥众人的智慧和力量。
可见,作为帝王,要想治理好国家,不仅要正身修德,还要任人唯贤,依靠天下济济人才来治国平天下。
如何选拔、使用、对待、管理人才,这不仅是皇帝、臣僚自身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而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全部政治生活中最紧要、最基本的问题。
所以,贞观时期君臣讨论最多的问题,一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二是用人之道。
贞观君臣一个共同的用人思想便是精英治国。李世民认为: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古人云:‘一千只羊皮,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值钱;一千个常人的诺诺顺从,不如一个士人的谔谔直言。’”(《择官第七》)
魏征指出:“天下的安宁,皇帝的长祚,必须借助忠良大臣辅弼、饱学博识之士为官,只有那样,才能达到政绩卓著、无为而治的境界。”(《择官第七》)
谏议大夫王珪对此先后几次发表过自己的见解,他说:
“人臣若不学无术,不能识鉴以往政治得失和言行优劣,怎么能当大任?汉昭帝时,有人诈称卫太子,围观的人达数万,却无人能判断真假。京兆尹隽不疑凭所学经术判断其诈。故昭帝由此悟出道理说:‘公卿大臣,当用学术渊博者为之,这些人是刀笔小吏所无法比拟的。’(《崇儒学第二十七》)
“古代帝王执政,都崇尚清静,以百姓的好恶为好恶。近代帝王则只知损害百姓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任用的大臣又不是饱学有术之士。汉代宰相无不精通经术,朝廷有疑事,都引经据典加以剖断,于是人人识礼重教,社会自然趋向太平。近代重武轻文,或者以法代教,学行既差,风气大坏。(《政体第二》)
“天下离开英才是治理不好的,唯有选用英才方可达到大治。”(《仁义第十三》)
李世民还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过:(www.xing528.com)
“为人虽然天性有定,必须依靠博学多识才能实现其理想,这就好比蛤蜊天性含水,却要待月光出现时才晶莹剔透;木性怀火,必待钻燧而后火焰才发作;人性含灵气,但只有等到学识广博时才能使其灵气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苏秦刺股读书,董仲舒张帷讲授。可见,不勤学苦读,功名难以成立。”
岑文本回答道:
“您说得十分有道理,人的本性原本相近,情操则随时迁移,必须通过学习来陶冶情操,以磨炼性格。《礼记》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因此,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德。”(《崇儒学第二十七》)
对人才不要求全责备,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是贞观君臣用人之道的又一特色。
在贞观二十一年(647),李世民总结自己的五条成功经验时,其中有一条就是“人的才能难以样样兼备,我通常是用其所长,弃其所短”。
贞观十一年(637),有关部门上告大臣凌敬为人办事附托谋利,李世民因此责备魏征等滥进人才。魏征认为:
“我们几位大臣每次承蒙陛下询问,经常谈到凌敬的优缺点。有学识,敢谏诤,是他的长处;好吃喝,喜谋利,是他的短处。如今凌敬为别人作碑文,教别人读《汉书》,因此托人放贷谋利,与臣等推荐时所说不一样。事实上这是陛下没有用其长处,却看到了他的短处,而以为我们欺骗陛下,这实在令我们不服。”(《纳谏第五》)
可见,魏征与李世民一样,主张用人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总之,贞观君臣对用人之道是十分关注的。
贞观君臣在用人理论和实践中的另一特点是注重地方官的选任,认为地方官与国家治乱的关系非常密切。李世民说:
“我每天晚上都在思考老百姓的事,有时到半夜也睡不着。担心各地都督、刺史能否为百姓办事。所以在屏上写上他们的姓名,坐卧经常看看,有人做了好事就记在他名下。我住在深宫中,视听不远,唯有靠都督、刺史们代我治理和反馈信息。都督、刺史实在是治乱所系,尤其需要贤能之才。”(《择官第七》)
侍御史马周也为此特意上疏给李世民,认为:
“治国以民为本。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全在于刺史和县令。县令太多,不可能一个个都贤明,只要每州刺史贤良,就全境都安乐了。如果天下刺史都贤良,陛下就可以无为而治,不必担心百姓不安乐。自古郡守和县令都是特意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担任,对于准备选拔为将相的人,必须先让他担任地方官看看他安民的能力,或直接从郡守和县令中选拔宰相等高级官员。朝廷务必不能重朝官而轻外官,因之轻视刺史和县令的选拔。往往百姓不安宁就在于刺史和县令选择不得当。”(《择官第七》)
李世民非常赞同马周的意见,立即颁下命令,宣布以后刺史由他亲自选择,县令由京官五品以上各举贤良会商确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