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入主长安,隋唐韬略揭秘

入主长安,隋唐韬略揭秘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向长安进军的途中,太原辖下的西河郡成为第一个障碍。西河郡拿下之后,李渊率军分两路南下入关:主力沿汾水顺流而下,至汾水与黄河交界处的龙门,再从龙门渡河进入关中,沿途军事重镇有西河、霍邑、临汾、绛郡、河东等;另一路由张纶统领沿离石、石楼、隰县、吉县南下,即沿吕梁山脉西侧黄河东岸一路攻击前进,以确保主力西侧安全。现在箭已在弦上,必须克服一切困难,不顾一切后果,攻入长安,占领关中。

入主长安,隋唐韬略揭秘

在向长安进军的途中,太原辖下的西河郡成为第一个障碍

西河郡太守高德儒不服从李渊的命令,不愿意跟随李渊反隋。这没有办法,只有打了。李渊当机立断,迅速派李建成、李世民率兵前去镇压。李建成颇有军事才能,加上李世民这位第一名将,牛刀小试之下,西河郡在不到十天内被攻克。

首战告捷。

上天注定的是,首战的胜利是李建成、李世民这对兄弟俩并肩拿下的。这似乎预示着兄弟俩未来的命运。此时,李家的造反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所以,并肩作战的兄弟俩,亲密合作,共戮强敌。

他们不知道,在命运的安排下,他们这样的日子将很快逝去。在不远的将来,他们将由今天并肩作战的亲兄弟,变成不同戴天的死敌,而哥哥李建成,将被弟弟李世民亲手杀死。

正如今天的并肩作战,将成为兄弟俩心底的甜蜜回忆一样,将来兄弟俩自相残杀的一幕,也将成为胜利者一生的梦魇。

这一切,只是因为权力。

权力能使人低能,权力更能使人疯狂。

西河郡拿下之后,李渊率军分两路南下入关:主力沿汾水顺流而下,至汾水与黄河交界处的龙门,再从龙门渡河进入关中,沿途军事重镇有西河、霍邑、临汾、绛郡、河东等;另一路由张纶统领沿离石、石楼、隰县、吉县南下,即沿吕梁山脉西侧黄河东岸一路攻击前进,以确保主力西侧安全。

李渊在霍邑,遇到了内部的第一次大分歧。

李渊的部队距霍邑五十里时,正逢连绵阴雨,军粮供应不上,又传来消息,说突厥可能与刘武周联合偷袭太原。

面对这种形势,李渊召集将佐会议,裴寂等多数将领认为:

“宋老生、屈突通遥相呼应,据险死守,我们难以迅速攻下。李密虽然口头答应与我联合,但奸谋难测。突厥人贪而无信,唯利是图,刘武周则是与突厥人狼狈为奸的。太原乃一方都会重镇,且是我义军家属所在地,应暂时退兵回太原,伺机再图后举。”

李渊动摇了,打算先行退兵回太原,徐图后举。

如果李渊真的这样做了,那么下一个大一统帝国的皇帝就轮不到他了。好在他听从了李世民、李建成两个颇具将才的儿子的话:

“如今正是夏收季节,稻麦遍野,何愁乏粮!宋老生性情急躁轻率,一战即可擒获。李密顾恋洛口仓粮食,暂时不会有什么远大图谋。刘武周与突厥人表面上相和联兵,内心还是相互猜忌。刘武周虽然想进攻太原,但他岂能不顾他的基地马邑的安全!我们举义兵本是奋不顾身以救百姓以创大业,当先入长安,号令天下。现在遇上小小困难就立即退兵,只怕跟随我们起义的将士很快会失望而散,那时即使能回兵守住太原一座孤城,也只是为敌人看守而已,我们岂能自保!我们的将士是因为起义而聚集在一起的,勇往直前则战无不克,畏缩退却则人心涣散。一旦退兵,将士离散于前,强敌压境于后,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世民、李建成的道理很简单,如果现在退回太原,人心一散,将不可复聚。到那时,别说皇位,就是自己的人头,都可能保不住了。现在箭已在弦上,必须克服一切困难,不顾一切后果,攻入长安,占领关中。

李渊终于下令,继续向霍邑前进。

在天气晴朗的八月,李渊兵临霍邑城下。霍邑守将宋老生有勇无谋,被李世民、李建成亲率数十骑进至城下的一个激将,愤而率主力出城作战,全军覆没。李渊顺利攻占霍邑。

打下霍邑,在酬赏战功时,军吏打算将奴隶出身的士兵与一般平民身份士兵区别对待。

李渊说:“矢石交战时不分贵贱,论功行赏时为何要分等差?应当一律平等对待,按其本身功勋大小计功。”

继续进军的路上,李渊采取开仓济贫、广授官爵、优先俘虏、来去自由、礼贤下士、惩恶赏善等政策,最大限度地取得了地主及平民的支持。

有人觉得这样授官授勋太滥,李渊说:“隋炀帝吝惜勋赏,这是他失民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何必要步他的后尘!而且,以散官虚衔收买人心,不比用兵攻城夺众要划算得多吗?”

由这些小事可以看出,李渊一开始在军事行动中就注意贯彻平等对待将士、笼络天下民心的政治方略

霍邑之战旗开得胜,极大地鼓舞了将士的斗志。此后李渊的军队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打到河套东岸的龙门,并由龙门顺河而下开始围攻潼关北面的军事重镇河东城。同时,派出使者入关招降关中各路义军和各城镇。不久,关中最大的一股义军孙华所部即前来归降。

但是,屈突通镇守的河东城,成了李渊的大麻烦。

屈突通(557—628),姓屈突,名通。这是一个以正直闻名的人。关于他,隋朝老百姓有个顺口溜“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屈突盖是屈突通的弟弟,时任长安县令,也以正直、严整知名。屈突通早年帮隋朝平定过汉王杨谅叛乱和杨玄感叛乱,久历戎行,能征惯战。此人后来在山穷水尽之际,投降了唐朝,成了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二名,还排在李渊女婿柴绍、太原旧臣殷开山等人之前。问题是,他现在还没有投降,他牢牢地帮隋朝镇守着河东城。(www.xing528.com)

河东城,靠近潼关,是控扼关中的重要门户,易守难攻。

果然,李渊大军攻而不克。

怎么办?

是绕开河东渡河直扑长安,还是先消灭手握重兵的屈突通再西入关中?这是李渊当时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李渊如果舍此而去直扑长安,一旦攻长安不克,屈突通就随时有可能抄其后路,使李渊的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但如果先攻河东,顿兵坚城之下,若连日不克,又会失去乘虚抢占长安的战略主动权。

此时,薛大鼎向李渊建议:

“请不要进攻河东,应当从龙门直接渡过黄河,占领永丰仓,然后发布文告到各处,关中即可坐而占有。”

以裴寂为首的部分将领却认为:

“屈突通手握重兵,坐守坚城,我们如果舍之而去,万一进攻长安不胜,退兵之时必然遭到河东屈突通的拦击,腹背受敌,这是危亡之道。不如先攻克河东,然后西进。长安依恃屈突通为援,屈突通被打败,长安也就不攻自破。”

李世民坚决反对这样做,他说:

“兵贵神速,我们凭借连战皆捷的声威,统率各路归顺之众,浩浩荡荡地西进关中,长安官民必然望风震骇,有智也来不及谋,有勇也来不及战,取胜如同打扫枯叶。如果迟疑停留,疲弊在坚城之下,敌人得以设谋修备以算计我们,多费时日,将士懈怠,就大势去了。而且,关中起而响应我军的将士不可不早加招降,屈突通自是瓮中之鳖,不足为忧。”

事实证明,李世民又对了。

李渊同时采纳两种意见,留李建成、刘文静率大将王长谐等攻占潼关及附近的永丰仓,继续围攻河东以牵制屈突通的军队。

李渊、李世民则率主力从龙门渡过黄河,然后兵分三路:一军由李世民率领疾趋渭水北岸即今泾川、扶风,收降关中各路义军并占领泾渭三角洲繁华地区;李渊自率一路留屯冯翊(今陕西大荔),以监控河东与长安通道;一军直扑华县永丰仓(关中主要粮仓),以解决军队粮食补给,然后回军潼关驻守以防备潼关以东有其他义军入关。

这一决策显然是稳妥的,李渊大军的既定战略是“占领关中,号令天下”,贵在不顾一切,乘虚入关。

当时占有今陕西西北部的薛举、李轨等部和屯大军于关中门户洛阳周围的李密等,都有夺取长安以号令天下的战略意图。一旦关中被其他起义将领占有,李渊所部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极为不利的战略被动局面。

李渊在进军关中的途中,先令各路军队分兵廓清长安周边地区,使长安成为孤城,李渊的队伍也在分兵进击中扩展到二十多万人。

十一月初,李渊召集各路大军会攻长安,于初九轻而易举地占领全城。

值得一提的是,李渊攻打长安时,其手下将士中第一个登上城头的,名字叫雷永吉。

永吉,兆头真好,这一吉,就是两百八十九年。

长安,就这样被李渊收入囊中。

进城后,李渊扶立13岁的代王杨侑为帝,遥尊远在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

李渊自己呢,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

有些头衔眼熟吧?是的,和当年杨坚欺侮北周小皇帝时一模一样。现在,杨坚的报应来了,而且,还是通过他的亲外甥之手。

到了次年五月,李渊迫使隋帝禅位,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建立起了他的大唐帝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