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杜伏威主动投降李世民:隋唐韬略中的明智之举

杜伏威主动投降李世民:隋唐韬略中的明智之举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是在李世民率军讨伐王世充,胜负还未可知、天下归属未定之时,杜伏威就断然率部投降了李世民。所以,他选择了投降唐朝。这件事,杜伏威真的做对了,不愧是一个识大局、顾大体、深怀自知之明的人物,因为当时的国家经多年动乱,需要统一,需要休养生息,而李渊集团不仅占据了关中这个战略要地,而且采取了正确的政治与军事战略,已经牢牢控制了当时全国的战略主动权,杜伏威难以与之争锋,主动投降不失为明智之举。

杜伏威主动投降李世民:隋唐韬略中的明智之举

起兵造隋朝的反,并进而与唐朝作对的各路人马中,杜伏威是最懂事的一位。

还是在李世民率军讨伐王世充,胜负还未可知、天下归属未定之时,杜伏威就断然率部投降了李世民。

果然懂事。

杜伏威是山东章丘人,与济南人辅公祏为刎颈之交,他俩于隋大业九年(613)在淮南拉起队伍,自称将军。在军事上,杜伏威、辅公祏英勇善战,取得了辉煌战绩。

他俩起兵之初,江都(今江苏扬州)留守派校尉宋颢统兵讨伐。

当时,杜伏威兵少装备差,便采取佯败火烧的战术,由杜伏威率主力正面迎战敌军,辅公祏则领一支人马埋伏于湖边芦苇中。杜伏威引兵迎敌,稍战几回合就装着败退的样子挥兵逃跑,将敌军引入芦苇中,然后从上风处纵火,再指挥将士包围芦苇丛,结果,宋颢及其手下将士无一生还。

杜伏威、辅公祏军队活动的区域,在隋炀帝的江都附近。江都是隋炀帝苦心经营的陪都,自然不允许农民义军骚扰。

大业十三年(617),炀帝再次派右御卫将军陈棱率精兵八千前来围剿。

陈棱率军到达历阳(今安徽和县)外围后慑于杜伏威的声威,不敢出战。杜伏威深知,兵临城下,久围不战,于己不利,便用激将法去刺激陈棱出战。

他派人给陈棱送去许多妇人的衣服,并附上书信称陈棱为“陈姥”。(www.xing528.com)

陈棱这个笨蛋,一激就灵。他作为隋炀帝手下禁卫军大将,平时狐假虎威习惯了,哪曾受过如此羞辱,见到衣服和书信后勃然大怒,立即率全军出战。

兵法云:骄兵必败。陈棱的军队是隋炀帝手下禁卫军,平日锦衣玉食,目中无人,加上主将陈棱怒上心头,失去理智,三下五除二,很快被杜伏威击溃,陈棱本人落荒而逃。

杜伏威不仅善于打仗,还深得统兵之法。

他亲自挑选了五千人组成敢死队,大约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特种部队,号称“上募”,宠以优厚待遇,配以精良武器,自己则与这支部队同起居、共甘苦。

每次作战,总是以这支部队为先锋实施突击,战后,立即一一检查将士,如有背部受伤者便处死,因为这类人一定是后退逃跑才被击中的。而平日所获资财则一一分配给士兵,对战死者厚葬厚恤。因而他的军队战无不胜,所向无敌。

几年后,杜伏威的义军以历阳为根据地,很快发展壮大起来,先后占领了江东与淮南,势力范围南至五岭、东到东海。

可惜杜伏威、辅公祏两个人从小为盗,虽勇猛多诈,但不学无术,失于大道,他们所领导的农民军自始至终都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远大的战略目标。

所以,他选择了投降唐朝。

这件事,杜伏威真的做对了,不愧是一个识大局、顾大体、深怀自知之明的人物,因为当时的国家经多年动乱,需要统一,需要休养生息,而李渊集团不仅占据了关中这个战略要地,而且采取了正确的政治与军事战略,已经牢牢控制了当时全国的战略主动权,杜伏威难以与之争锋,主动投降不失为明智之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