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自立为“陈王”,表示他是列国诸王中的一个,意图回到原来战国时代的模式,而他所建之国叫作“张楚”。“张楚”就是复兴楚国、光大楚国的意思。选择叫“张楚”,也是宣传策略中经过考虑的一环。他们所在之处,是原先楚国之境,秦并吞六国,楚最后才灭亡,到此时不过十几年,楚人仍然留有强烈的楚国记忆与认同。还有,楚国向来有着自身高度异质的文化,和中原不一样,也就更受不了秦始皇那种一概取消差异、高压统一的做法,楚人对于秦的怨恨不平相对最深。
楚地私语流传,带有预言性质的流言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充分显示了楚人对于秦、对于统一帝国的强烈不满情绪。陈胜所立的“张楚”,触动了楚人的这条敏锐神经,所以能够有效获得广泛支持。
有了以复兴楚国、光大楚国为目的的“张楚”,很自然地也就刺激了其他六国故地遗民,他们纷纷起而效法,号召恢复旧国。刑徒遍地,每个地方都有准亡命之徒随时可以投入起义,现在又有了号召起义的明确理由与口号,这时势就很快地延烧了,秦朝廷还来不及反应,已经遍地出现六国遗民,扬起旗帜,带领一帮主要由刑徒构成的反抗武力。
陈胜、吴广并非真六国之后,所以需要创造鬼影幢幢的扶苏、项燕神话来抬高自己的地位。一旦他们的起义造起了声势和规模,真正具备旧贵族身份的六国之后很快就崛起攫夺了反抗的领导身份。
如果以六国来分,反秦最大的势力在楚。真正的楚贵族世家有项梁,他是项燕最小的儿子。项羽则是项燕的孙子,是项梁的侄子。项羽基本上是跟在叔叔项梁身边长大,他从小就让这叔叔很头痛。(www.xing528.com)
叔叔教他读书、写字,项羽没耐心学,而且还不听取教训,骂他不用功,他会口气很大地顶回来:“读书有什么用呢?会写字顶多不过就是人家问你什么名字你能写得出来罢了!”不爱读书,那去学剑吧,学一学,他又没耐心继续坚持了,叔叔骂他,这回他顶回来的理由变成:“使剑使得再好,不过就对付一个敌人,我想要学能够一个人对付万人的本事!”什么本事可以一个人对付万人?那就只有兵法了。叔叔教他兵法,项羽乐了,但即便喜欢兵法,他也还是没耐心仔细学,只学了个皮毛就觉得够了。
从《史记》上的这些描述,我们可以很形象地了解项羽这个人。无论智力或体能,他都有极高的天赋,但也因为天赋超绝,所以他就不会认真努力去追求更好。他充满了自信,睥睨一切,年少时连叔叔的话都听不进去,长大了也就更难听得进其他人的意见了。
展现项羽自信与野心的,《史记》中还有另一段精彩的记录。项梁在家乡杀了人犯了法,依照秦法被通缉,他就带着项羽逃到吴。吴在东南边,是秦始皇兴筑的一条驰道的终点。驰道修好了,始皇帝的车驾堂皇炫耀地到会稽巡行,项梁叔侄二人挤在路边看了,项羽竟然忍不住叫出声来:“彼可取而代也!”我可以取代他啊!可以想见听到他这样叫嚷,当时在身边的叔叔该有多紧张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