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始皇的心态:从统一六国到死亡的执着

秦始皇的心态:从统一六国到死亡的执着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始皇最重要的成就,他自己明白,别人也清楚,当然就是统一六国,结束了原来的分裂状态。完成了统一,在秦始皇,乃至整个秦帝国的集体意识中刺激出了强烈的价值倾向,认定统一、集中就是好的,分别、多元就是坏的。秦始皇的心态,接近于“历史的终结”,要求过去的种种变动到此为止。这样来理解秦始皇的心态,对于他如此在意死亡,甚至抗拒死亡,就不会感到意外了。

秦始皇的心态:从统一六国到死亡的执着

秦始皇最重要的成就,他自己明白,别人也清楚,当然就是统一六国,结束了原来的分裂状态。统一,是建立在众人的集体心理期待基础上的,列国并立打仗打了上百年,大家都累了,希望战争停止,希望和平来临。

和平怎么来的?靠统一。完成了统一,在秦始皇,乃至整个秦帝国的集体意识中刺激出了强烈的价值倾向,认定统一、集中就是好的,分别、多元就是坏的。现实秩序靠着统一而得以重建,多年混乱靠着统一而得以收拾,统一就升高成为意识形态指导原则。

于是连历史都被统一了。秦始皇的心态,接近于“历史的终结”,要求过去的种种变动到此为止。他的空前成就,也就是让过去的变化到此为止。变化让大家痛苦,而变化起自分别、多元,一旦统一了,解决了痛苦,也就一并地取消了变化。秦始皇认定他所创造出来的这套秩序和过去的其他制度都不一样,应该会永久恒常持续下去,所以他自称“始皇帝”,规定后面的皇帝就依照二世、三世、四世的数字排列下去,直到无穷。他对于秦帝国的想象,是绝对的——绝对的价值,绝对的自信。

这样来理解秦始皇的心态,对于他如此在意死亡,甚至抗拒死亡,就不会感到意外了。他找到了一个超越历史,建立永恒秩序的方法,在统一中,这套秩序会永远维持下去。然而这统一、永恒的原则里,出现了一个漏洞——他可以在空间上完成统一,但他自我的生命却无法超越时间、统一时间,不能恒常存在。他会死,他的帝国可以对抗时间,为什么他个人却没办法?

要对抗时间,一种方式是想象死后生命,期待死而有知,或以一种不同于活着的形态延续。建巨大陵寝,设计了重重保护,就是要为这样的死后生命做准备,也是一种和死亡周旋的方式。除此之外,在接触到东方思想时,秦始皇也曾被另外一种与死亡周旋的方式深深吸引,那就是寻求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

依照《史记》的记载,始皇二十八年,也就是统一后的第三年,秦始皇巡行东方,在齐国故地遇到了一个叫徐福的人。徐福上书说,东海之中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山里的仙人有着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方药。于是秦始皇就答应徐福所请,依照他宣称的求仙药所需的配备,给他数千童男童女入海。但徐福一去,多年没有消息,有传言说他带了大批幼年人口航海到了今天的日本,成了日本人的始祖。(www.xing528.com)

过了几年,到始皇帝三十二年,在河北秦皇岛附近,秦始皇又遇到了燕人卢生。卢生自称认识真正长生不老的仙人,叫羡门、高誓。然后又有韩终、侯公、石生等一连串的人,陆续都得了秦始皇的赏赐去寻找不死之药,但没有一个有结果的。这里面卢生胆子最大,花招最多,想了很多借口解释为什么得不到仙人的长生不老药,甚至还教秦始皇必须出入隐匿,不能为人所知。

然而卢生说法再多,终究不可能真正求得仙药让秦始皇长生不老。于是对别人,卢生又想了另外一套说辞,借口是因为秦始皇贪于权势,所以没办法帮他求仙药。然后卢生就悄悄逃走了。发现卢生逃走,又听说卢生在背后如此批评他,秦始皇大怒,于是下令全面查问“诸生在咸阳者”,有妖言惑众的,就通通抓起来,最后抓了四百六十多个,一并予以坑杀。

这就是后世称为“坑儒”的事件。

从《史记》中我们明显看出古怪,引发这个事件的明明是方士,为什么会变成“坑儒”呢?那被坑的四百六十多人到底是方士还是儒生?关于他们的身份,我们现在已经没有足够的信息来仔细验证了,不过从史料中,大约可以追溯方士惹怒秦始皇,却导致“坑儒”的原因。

关键在于“妖言以乱黔首”这个问罪标准。方士有两件事得罪了秦始皇,第一件是骗他要去求长生不老方药,却没有求来,第二件是卢生攻讦秦始皇“贪于权势”。即便在盛怒之下,秦始皇也不会将整肃方士的重点都放在第一件事上,那样岂不就突显了自己不够明智竟然受骗吗?于是这“妖言”转而强调批评攻讦始皇帝及其施政上,如此原本是方士惹的祸,就祸及儒生,甚至导致了焚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