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长期混乱之后,换来了一个庞大、早熟的帝国。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出现过让列国可以和平共存的秩序。这是一条没有走的路。另外还有一条没有走的路,是吕不韦编撰的《吕氏春秋》所呈现的。
吕不韦势力最盛时,集合了众多门客,编出了一大本《吕氏春秋》,那是类似百科全书的书籍。换句话说,《吕氏春秋》在基本用意上,和战国时期的其他书籍大异其趣。百家争鸣时,写书留记录的第一项前提就是表明派别立场,为了将自己的派别和特定的立场说得更清楚、更强烈,才诉诸著述手段。然而《吕氏春秋》挂了“吕氏”二字,也就是吕不韦的名字,但“吕氏”却不是一“家”,也不属于任何“家”。
《吕氏春秋》要将各家各派的说法都齐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百科,将这些过去不同来历、彼此争执的知识与主张整合起来。《吕氏春秋》的表面结构,用的是月令季节自然循环变化,接近道家。讲述自然规律时,用的是阴阳家的概念,但从自然联系到人文现象时,又明显地偏向了儒家。而《吕氏春秋》产生于法家大本营——秦国,其中当然也会有许多法家的成分。当谈到社会安排时,又掺杂了一些来自墨家的影响。
从比较负面的角度看,这像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拉进来,但从比较正面的角度看,这样的取径应该有其更深刻的用意。徐复观先生就认为,《吕氏春秋》的内容不单是贪多炫耀,内在有着一份创建大融合系统的严肃用心。这是还来不及充分消化的一个诸子百家初级synthesis(综合体)。
同样是回应渴求秩序的时代背景,《吕氏春秋》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设想,不是法家独大,压倒,甚至取消其他各家,而是建立一个较大的框架,尽量兼容并蓄,让各家主张在这个框架下互相折中,最后产生出每一家都有一点的新体系、新秩序。(www.xing528.com)
因为秦国的内部斗争,吕不韦垮台了,换上李斯当权。不要小看这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差异。我们能从《吕氏春秋》明白地看出,吕不韦的政治视野是整合式的,包纳性的,但李斯却抱持了近乎绝对的法家立场,要尊法家,取消其他各家意见,封闭法家态度以外的任何异质空间。如果吕不韦没有失势,如果吕不韦在秦统一过程中能掌控更多,他的综合主义路线应该会让秦出现很不一样的政治运作,也让后来的中国历史呈现很不一样的面貌。
宏观地看,两条没有走的路就是两个错失了的机会。也就是说,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皇帝一人专制的帝国系统不是必然的,不应该被视为唯一的可能,更不能被解释为中国文化或中国社会不可改变的命运。所有历史的发展,一定有其偶然机遇,一定存在着现实以外的其他可能性。
秦兵马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