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位中国皇帝的特殊性:创造出来的历史转变

十位中国皇帝的特殊性:创造出来的历史转变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实际最高政治权力掌握者是首相,原文叫Prime Minister,意思是所有Ministers(部长)之中的第一个,排在最前面的一个。这名称也就显示了,Prime Minister和其他Ministers之间没有决然的地位差距,大家属于同一个权力范畴中,只是在这个范围内有排名先后。帝国中所有的制度,也都依照突显皇帝绝对地位的原则来设计、开展。他对臣下的指示叫“制”,他颁布给人民的规定叫“诏”。基本上,与皇帝有关的事物通通要另外取名字,给皇帝专用。

秦始皇建立的新统治体将所有的人通通变得一样,只剩下国君高高在上。国君和人民之间存在着无限的、不可跨越的距离,而一般人之间则没有任何距离,他们被连坐法紧紧绑在一起,大家都一样,可以互相取代,都只是帝国结构中的微小分子。

英国实际最高政治权力掌握者是首相,原文叫Prime Minister,意思是所有Ministers(部长)之中的第一个,排在最前面的一个。这名称也就显示了,Prime Minister和其他Ministers之间没有决然的地位差距,大家属于同一个权力范畴中,只是在这个范围内有排名先后。这是西方中古封建的基本精神,大家都是贵族,在贵族身份一事上有着同样的地位,就连国王,也不过是first among peers,在同侪中走在最前面,最威风最像样的一个,国王无法凌驾于他的同侪,分出绝对的地位差距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英国国王会签署《大宪章》,留下了西方民主政体最早的文献。国王和贵族间本来就有着相对平等的共治关系,国王想要扩大自我权力,缩减贵族共治的空间,引来了贵族的集体抗拒,进而逼迫国王将共治的权力模式白纸黑字写下来。

原本周代封建的架构也有着类似的平等精神。周天子地位最高,他是所有人的“大宗”,但他对其他人仍然有着亲族宗法的规范责任;封建系统内的贵族,对周天子是“小宗”,但在自己的封国内却是“大宗”,享有充分的权利。封建宗法里,地位都是相对的,责任与权利也是相对的。更重要的,权利和权力都由相对客观、固定的礼来规范,不是由任何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www.xing528.com)

法家,尤其是后期法家彻底改变了这种封建式的君主地位。从慎到、申不害到韩非,他们的理论都不断抬高国君的权威,拉开国君和其他人之间的权力距离。这样的理论,又由李斯等人落实为秦帝国的政治制度。国君的意义改变了,君和臣、君和民隔绝开来,君独一无二高高孤悬在权力位置上。其他人都在法的控制与监视下,被泯除了差异,变成一样的,唯有君高于法,既是法的终极操控者,也不受法的约束。

君和臣之间没有什么可以比较的权力程度了,留下的是绝对不可跨越、不可比较的不同地位、不同范畴。帝国中所有的制度,也都依照突显皇帝绝对地位的原则来设计、开展。

天子位于封建地位的顶端,下面有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庶人,一层层排列开来;皇帝不一样,孤悬在最高的位置上,高高在上凌驾所有的人。皇帝的一切都要和其他人不一样。他自称朕,只有他能这样自称。他对臣下的指示叫“制”,他颁布给人民的规定叫“诏”。基本上,与皇帝有关的事物通通要另外取名字,给皇帝专用。在天地之间,皇帝自成一类,没有什么会和其他人接近、混同。皇帝之所以自称朕,用意是“固不闻声”,表明了是不让人们轻易听到他的声音,以为皇帝和其他人说的话是一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