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到处巡行,所到之处留下了许多刻石。《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抄录了不少刻石铭文。其中“琅琊刻石”里有一段:“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久长。”这里有一个反映出秦始皇特殊思考的重点,那就是“久长”。
对于被奉为历史典范的三皇五帝,秦始皇一点都不佩服,让他得以轻蔑三皇五帝,说他们名不副实的原因就在“不久长”:“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人还没死之前,就已经管不住底下的诸侯,也无法让法令奉行了。而使得三皇五帝不能久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知教不同,法度不明”。
“法度不明”意味着不是以清楚明白的法作为统治的根本;“知教不同”则点出关键在“不同”,也就是不能统一、齐一,不能用同样的方式让人民都一样。没有找到对的办法,这些三皇五帝只好依赖鬼神,“以欺远方”,靠着虚假的名声在历史上传流。
秦始皇志得意满,认为自己成就了超越三皇五帝的功业,更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最了不起的成就在于找到了一种可长可久的秘方,可以超越时间,建立永久有效的统治。在这一点上,他可以睥睨过去所有的帝王,因为这些帝王的政权都已经倾覆不在了。
他的秘方是什么?他为什么可以不“假威鬼神”?在原始条件下,要让人民服从,要能威服众多人口,形成庞大的政治体,最有效的手段,的确是宗教,是鬼神信仰。而秦始皇自觉地声称他和那样的时代、那样的风格划清界限了,他不靠鬼神,也不佩服靠鬼神的前人。那他靠的是什么?他靠的就是“知教一致”,就是商鞅变法以来留给他的一套社会组织。用法将秦国每一个人都塑造成一样的,有一样的、可以彻底掌控、预期的行为,所以一定不会出现变乱。从人民的行为上,直接取消了统治的变量,没有“不一”,就一切都不会变化,就没有了时间带来的不确定,就一定能“久长”。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录,统一了天下之后,当时的秦王政做的第一件事是“议帝号”,他不满意于原来的“秦王”,要臣下讨论一个新的称号,以便“称成功,传后世”。臣下们讨论的结果是“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所以就建议用“泰皇”。但秦王政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他的决定是:“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www.xing528.com)
秦始皇的新思很清晰,他不要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名号,“泰皇最贵”对他来说都不够尊贵,就因为“古有”啊!他要强调的,是自己所成就的功业是空前的,过去绝对没有可以相比拟的。所以排除了过去存在过的所有称号,另造一个没见过的“皇帝”。
还不只如此,当上了皇帝后,他颁布的第一道“制”就是废除“谥”。历史上天子、国君著于史书的永久名号,是他们死了之后,才由后人依照其一生行事功过给予的“谥”号。秦始皇无法忍受这种事,自己死后还要让后人指指点点决定好坏,“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甚无谓,朕弗取焉”。他当然要掌握给自己取名的权力,于是自己取定了“始皇帝”——第一个皇帝。
不只取好了自己的历史之名,他还同时把后来的皇帝名称一并都取好了,“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后面的,就用数字算,始皇帝之后是二世皇帝,再后面是三世皇帝,一直算下去,直到万世无穷。
这里我们一方面看到了战国时期数学发展的结果,数可以无限加大的概念深入人心了,另一方面也清楚地看出秦始皇最大的野心与执念,他要抗拒时间,想象自己建立了一个可以“久长”,永远存在、永远不灭的帝国。这份“久长”抗拒时间的执念,后来驱使他依赖方士,狂热地追求长生不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