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记》描绘中国统一秩序

《礼记》描绘中国统一秩序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两百年间,儒家坚持记忆封建秩序曾经创造出的一统天下,战国中期以后,他们更进一步在文字上为封建秩序创造了一个理想的面貌。在《礼记》里,我们找到对于礼的另外一种理想化表达。《礼记》提供了礼的一个形而上的原理。《礼记》扩大了礼的自然根源。“先王”的功绩是将自然的规律转写为人的秩序、人为的秩序。

《礼记》描绘中国统一秩序

战国时的“国际关系”从来都不是以各国并立共存为基础的,和我们今天所认定的国际关系大不相同。所有这些纵横家游说、服务国君时,不言自明的假定都是国与国之间必然彼此积极并吞。他们到秦国,献策让秦国鲸吞蚕食其他各国;他们到齐国,就献策如何借各国之力使得秦国变弱。这里面没有真正和平与秩序存在的空间。

这样的现象,反映了始终未曾退潮的一统天下观念的强大力量。即便封建制度实质瓦解了一两百年,但到了战国末年,在儒家之中竟然还出现了“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这样的文献

“三礼”中,《仪礼》《礼记》都包含了许多古老的内容,但编辑成书不会早于战国中期。《周礼》的内容和呈现的方式,就更显示其是百分之百战国后期的产物了。后世将“三礼”当作“礼经”,认为周代留传下来的礼的记录,然而实际上,“三礼”不过是封建秩序瓦解后一种真假参半的回忆想象。

一两百年间,儒家坚持记忆封建秩序曾经创造出的一统天下,战国中期以后,他们更进一步在文字上为封建秩序创造了一个理想的面貌。这些书内在的根本精神与动机,就是后来康有为所说的“托古改制”,将理想投射到古代去,假托这是周代成立时曾经实现过、存在过的状况,期待这样的制度能在当代重建。

《周礼》的表现方式最整齐,反映了战国后期的风格,更是战国时期数学发展之后才可能有的思考。以第一章《天官冢宰》为例,开头简单说明“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表示这个部门的功能,然后就是:“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宫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宫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内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外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www.xing528.com)

不用再抄下去了,全篇都是这样的列举。这不是文章,而是表格,而且是在非常整齐的倍数概念下弄出来的表格。所有的官属都是一层一层堆栈的,上面人数少,下面人数多,而且上下层人数必然是倍数关系。列在上面的所有人数,竟然通通都是偶数,而且二、四、六、八、十、十二、十六这几个数字反复出现,构成了清楚的数学模式。

这当然是想象出来的!与其说在设计规划政治官僚的功能与职责,还不如说是为了追求层层工整架构之美。这样的内容,不但在历史现实中不可能存在,且其用意也不是要起实作用,而在借由数学、数字关系展示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礼记》里,我们找到对于礼的另外一种理想化表达。《礼记》提供了礼的一个形而上的原理。儒家谈礼的起源,一定要讲“先王制礼”。孔子认定“先王制礼”的基础,是一般的人情、人伦,“先王”的明智之处在于将人之自然感情予以梳理,落实固定为礼,让人容易遵循,保存人好的、善的感情,压抑坏的、恶的反应。孟子进一步主张礼来自人的本性,“先王”不过就是对于自我本性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挖掘,让内在的普遍善性得以外化,而有了一套落实在行为上的准则

《礼记》扩大了礼的自然根源。礼不只来自人性,而且还回应、反映了天地、阴阳、自然的运行规律。“先王”的功绩是将自然的规律转写为人的秩序、人为的秩序。这样的想法显然受到了道家,尤其是阴阳家的强烈影响,要让礼重立于自然之上,借自然的真理地位来抬高礼,突显礼不容置疑、不可推翻的地位。礼变成了抽象自然规律所产生的人伦秩序,不可违背,也不可被消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