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究竟姓甚名谁,现在也不是很清楚,历来有许多不同说法。比对史料,看起来较可信的,是他姓墨名翟。但“墨”字也有可能是他的称号,因为他曾经受过墨刑,脸上留有因罪而刺青的永久痕迹。会受墨刑惩罚的,当然不太可能是贵族阶层,而下层平民本来就没有固定的姓氏,于是被冠以“墨”字作为称号,甚至进而以“墨”为姓,是极有可能的事。
《史记》说墨翟是“宋之大夫”,但在东周的文献中,我们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墨翟具备大夫贵族身份,也无法确认他是宋国人。前面所引的《墨子》内容虽然说墨子特意跑到楚去阻止楚军伐宋,然而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核心主张,他呼吁大家将别人的家视为自己家,将别国视为自己的国,而且精研防御之术,又是他落实“非攻”理想的手段,考虑到这样的背景,我们实在无法只凭这条记录就认定他是宋国人。
春秋开始有了人民迁徙流动的现象,到战国更加普遍。战国时各国之间的竞争焦点之一,就是争取甚至抢夺人民。没有足够的人民,就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原来的封建秩序对于贵族的牵制规范力量大于平民,封建秩序动摇瓦解过程中,平民也就比贵族更早脱离旧有的社会纽带。
春秋时,显然已经有了国籍身份流动的下民。卿士大夫有封地、有官职,所以有明确的国籍。可是光是孔子及其弟子就有很多出身在此国,却到彼国任职服务的。不具备贵族身份的下民,在动乱中从这国迁到那国没有太多身份牵绊,也没有必要一定保留原有的国籍。
史料上无法确认墨子的出身所属,和他非贵族的背景是相符合的。他应该是春秋战国之际社会流动的产物,没有传统的贵族身份,却在动乱中学得了知识与技能,借由他的知识技能,往上流动穿梭游走在各国贵族统治阶层间。他到过鲁、宋、齐、楚、卫等国,然而没有任何一国可以确证是他的出生地。(www.xing528.com)
《左传·庄公十年》中有曹刿的故事:“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为了准备和齐人打仗的事,曹刿请见鲁庄公。曹刿是什么样的人?后面这两句话为我们解释了。他的同乡劝他不要去,理由是:“打仗是有地位的人的事,你去跟人家搅和什么?”“肉食者”在当时原本并没有轻蔑、贬抑的意思,是用来指称大夫以上,有身份有地位,可以不用到七老八十就有资格吃肉的贵族。从这句话我们了解,曹刿甚至连大夫都不是,顶多是个“士”,地位很低,乡人才会用这种话讽刺他,说你哪有那样的地位去管这种大事啊!
曹刿没地位,却有自信。所以他说:“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经他这么一说,经《左传》这样记载,“肉食者鄙”才在后来变为成语,我们今天才会看到“肉食者”这个词就觉得是有贬义的。
曹刿没有大夫的地位,却如此看不起大夫,这不是原来封建秩序的规矩。还有,他连大夫的地位都没有,却主动去求见国君,国君竟然也见了,这也是破坏封建秩序的醒目现象。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春秋时期突破阶级壁垒,以能力取才的新倾向。
墨子比曹刿更进一步,他的游说服务对象不限单一国家,而是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但他周游列国的目的、立场,和孔子恰恰相反。孔子要帮助各国国君恢复封建礼仪秩序,墨子却主张各国国君应该摒弃封建习惯,改采新信仰、新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