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代古墓:梦粱录中的木娘墓及其他名胜

历代古墓:梦粱录中的木娘墓及其他名胜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后长成,以木刻母形,以衣衾棺椁择地葬之,仍置田亩,造庵舍,命僧以奉晨香夕灯,乡人遂称为木娘墓。因墓地多植松树和楸树,故称。译文晋代杜子恭墓,在钱塘县。唐代马三宝墓,在行春桥水竹坞教场内。次日早晨,步帅向朝廷申说此梦,于是停止铲墓。丁兰母墓,在姥山之东。木娘墓在艮山门太平乡华林里蔡塘东。从前,蔡汝拨的庶母沈氏去世,汝拨还年幼,父亲火葬其母,汝拨感伤母亲没有坟墓,曾为之哭泣。

历代古墓:梦粱录中的木娘墓及其他名胜

原文

晋杜子恭墓,在钱塘。唐马三宝墓,在行春桥水竹坞教场内,其墓于绍兴末因增广教场,惟此冢独高大,寨卒欲去之,方举锸间,墓中有黑蜂数百飞出着人,不可向而止。是夕步帅感梦,有一衣黄服之人曰:“吾前王之子,葬此已久,祈勿毁。”辞语甚切。次早,有本军申至应梦,遂辍其役。

丁兰母冢,故居在艮山门外三十六里丁桥之右。母死,刻木事之如生,冢在姥山之东。唐孝女墓,在钱塘孝女南乡。故老相传,昔有唐愧娘,年十二三,母病,曾刲腹取肝,和粥以进母。母病愈而愧娘以疮破入风而死,里人葬于此,美其孝,故名曰唐孝女墓,记之。亚父冢,在皋亭山。木娘墓,在艮山门太平乡华林里蔡塘东,昔蔡汝拨之庶母沈氏死,汝拨尚幼,父用火葬,汝拨伤母无松楸之地,尝言之辄泣。自后长成,以木刻母形,以衣衾棺椁择地葬之,仍置田亩,造庵舍,命僧以奉晨香夕灯,乡人遂称为木娘墓。苏小小墓,在西湖上,有“湖堤步游客”之句,此即题苏氏之墓也。

注释

①锸(chā):铁锹。(www.xing528.com)

②松楸之地:指坟墓。因墓地多植松树和楸树,故称。

译文

晋代杜子恭墓,在钱塘县。唐代马三宝墓,在行春桥水竹坞教场内。绍兴末年步军司前军增扩教场,唯独此墓最为高大,所以寨卒想将其铲平,正举锸间,墓中突然飞出数百只黑蜂蜇人,无法再铲,于是停止。这夜步帅做梦,有一个身穿黄衣服的人说:“我是前王之子,葬在这里已经很久了,求你不要铲毁。”言辞非常恳切。次日早晨,步帅向朝廷申说此梦,于是停止铲墓。

丁兰母墓,在姥山之东。丁兰故居在艮山门外三十六里丁桥右面,母亲死后,丁兰以木刻母之形,像生前一样侍奉。唐孝女墓,在钱塘县孝女南乡。故老相传,从前有唐愧娘,十二三岁,其母生病,唐愧娘就剖腹取肝,和在粥里进呈给母亲吃。后来母亲痊愈,唐娘却因疮破入风而死,乡里人将她葬于此地,赞美她的孝行,所以叫唐孝女墓,以作纪念。亚父冢在皋亭山。木娘墓在艮山门太平乡华林里蔡塘东。从前,蔡汝拨的庶母沈氏去世,汝拨还年幼,父亲火葬其母,汝拨感伤母亲没有坟墓,曾为之哭泣。长大之后,蔡汝拨用木头刻出母亲形态,并置衣衾棺椁,择地安葬,又置田亩,造庵舍,命僧人早晨烧香,夜晚掌灯,乡人于是称此墓为木娘墓。苏小小墓在西湖上,有“湖堤步游客”句,就题在苏氏墓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