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初八日,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起居①,邀驾过皇太后殿上寿起居,舞蹈嵩呼,回诣紫宸殿宴。
乐未作,殿前山棚彩结飞龙舞凤之形,教乐所人员等效学百禽鸣,内外肃然,止闻半空和鸣,鸾凤翔集。阁门东班引平章②、宰执、亲王以下起居,上殿赐坐。谢恩坐讫,赐平章、宰执、侍从、亲王、南班、武臣、观察使以上坐于殿上。余卿监郎丞及武臣防御使以下③,坐于殿庑间。军校排在山楼之后。殿上坐杌,依品位高低坐,第三四行黑漆矮偏凳坐物。每位列环饼、油饼、枣塔为看盘。若向者高宗朝,有外国贺生辰使副,朝贺赴筵,于殿上坐使副,余三节人在殿庑坐。看盘如用猪、羊、鸡、鹅连骨熟肉,并葱、韭、蒜、醋各一碟,三五人共浆水饭一桶而已。所有知阁门事官与御带、环卫等官,及阁门职事官,俱立殿陛之下也。上公④称寿,率以尚书执注碗⑤斟酒进上。
注释
①起居:此指官员进入皇宫朝拜帝后。
②平章: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北宋初为宰相职务,元丰改制时废除。南宋初恢复,乾道时再次废除。
③卿监:指九寺五监,即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和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军器监。郎丞:指正副长官。
④上公:即三公。一说公爵。
⑤注碗:温酒具,与注子配套使用。
译文
四月初八皇太后生日当天,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宫朝拜皇帝,邀请圣驾到皇太后所居宫殿朝拜,并祝寿,一边舞蹈一边山呼万岁,然后回到紫宸殿赐宴群臣。
尚未奏乐,殿前山棚用彩带结扎成飞龙舞凤形态,教乐所人员模仿百鸟的鸣叫,宫廷内外一片肃静,只听见半空中百鸟和鸣之声,犹如鸾凤飞来聚会。阁门东班引同平章事、宰执、亲王以下官员入殿朝拜,皇上赐坐。众官谢恩落座后,皇上又赐同平章事、宰执、侍从、亲王、南班、武臣、观察使以上官员坐在殿上。其余各卿监的正副长官及武臣防御使以下官员,坐在殿庑间。军校以下人员排列在彩楼后面。殿上的坐凳,依官阶高低而坐,第三、四行是黑漆表面且低矮的偏凳坐具。每位官员身边放置环饼、油饼、枣塔等食品为看盘。如果是之前的高宗朝,则有外国贺生辰使和副使,前来朝贺并参加筵席。正副使者坐在殿上,其余三节人坐在殿庑。看盘里如果有猪、羊、鸡、鹅连骨熟肉,再置葱、韭、蒜、醋各一碟,三五人共置浆水饭一桶。所有知阁门事官和御带、环卫等官,以及阁门职事官,都站立殿阶之下。三公祝寿,一般以尚书手执注碗斟酒进上。
原文
其教乐所色长二人,上殿于阑干边立,皆诨裹①,紫宽袍,金带,黄义襕②,谓之“看盏”。如斟御酒,看盏者举其袖,引曰绥③御酒。进毕,拂双袖于阑干而立。主上以宝卮先,从东后西,宣示宰执、亲王以下,及外国使副、閤门宣赞,分班躬身齐传宣饮。尽酒者三,群臣拜于坐次,后捧卮饮而再拜坐。宰臣酒,色长则曰“绥酒”,如前。
教乐所乐部例于山楼上彩棚中,皆裹长脚幞头,随乐部色服紫、绯、绿三色宽衫,黄义襕,镀金凹面腰带。前列拍板④,次画面琵琶,又列箜篌⑤两座,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黑漆镂花金装画台座。张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手擘⑥之。次高架画花地金龙大鼓⑦二面。击鼓人皆结宽袖,别套黄窄袖,垂结带,金裹鼓棒两条,高低互击,宛若流星。后有羯鼓⑧,如寻常番鼓子,置之小桌上,两手皆执杖击之。次中间列铁石方响⑨,用明金彩画架子,双垂流苏。次列箫、笙、埙、篪、觱篥、龙笛之类⑩。两旁对列杖鼓,皆长脚幞头、紫绣抹额,皆系紫宽袍、黄窄袖、结带、黄义襕。诸杂剧色皆诨裹,各服本色紫、绯、绿宽衫,义襕,镀金带。自殿陛对立,直至乐栅。每遇供舞戏,则排立叉手,举左右肩,动足应拍,一起群舞,谓之“挼曲子⑪”。
注释
①诨裹:头巾一类的东西。大多为教坊、诸杂剧人所戴用。
②襕:古代衣与裳相连的长衣下摆所加的作为下裳形制的横幅。加襕之制,始于北周而定于唐。
③绥:促饮,劝酒之意。
④拍板:一种打击乐器,也称檀板、绰板。用坚木数片,以绳串联,用以击节。
⑤箜篌:一种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⑥擘(bò):拨弹琴弦的指法。用拇指抬弦称擘。引申为弹奏。
⑦大鼓:一种打击乐器,又作“太鼓”。
⑧羯鼓:又称“两杖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南北朝时从西域传入,唐代比较盛行,形状像漆桶,演奏时横放在小牙床上,两手持杖敲击演奏。
⑨方响:古代磬类打击乐器。
⑩埙(xūn):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也有石制和骨制等。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篪(chí):古代一种竹制管乐器,也称“竹埙”。似笛,有八孔,横吹。乐声浑厚、文雅而庄重。觱篥(bì lì):古代簧管乐器,以竹为管,管口插有芦制哨子,有九孔,又称笳管、头管。龙笛:一种横吹木管乐器,由竹制成。
⑪挼(ruó)曲子:指随节拍伴舞。
译文
有教乐所色长二人,站在殿上栏杆边,都裹着头巾,身穿宽紫袍,腰围金带,悬黄义襕,称之为“看盏”。尚书给皇上斟酒时,看盏色长举起双袖,吟唱道“绥御酒”。御酒进献完毕,甩动双袖到栏杆而止。皇上先举起酒杯,从东后西,宣示宰执、亲王以下官员,以及外国正副使者、阁门宣赞,各班侍者躬身,一齐传令群臣,准备一同饮酒。如此敬酒三次,群臣在座位上叩拜,然后捧杯饮酒,再拜之后坐下。给宰臣斟酒时,看盏色长则吟唱“绥酒”,举袖、甩袖举止如前。
教乐所乐部按例排列在山楼上的彩棚中,都头裹长脚幞头,按照各自所属的部门分别穿着紫、绯、绿三种颜色的宽衫,黄义襕,围镀金凹面腰带。最前面排列的是拍板,其次是两座表面绘画的琵琶,再次是箜篌。箜篌高三尺多,形状像半边木梳,黑漆底色,雕镂花纹,绘有精美图画的台座。每台箜篌上安有二十五根弦,一人跪在地上用双手交互弹拨琴弦。再后面是二面安放在高高鼓架上的、彩绘的花底上画着金龙的大鼓。鼓手身穿背后结带的宽袖衫,另套黄色窄袖,垂挂着丝带,两根鼓槌由金箔包裹。鼓手双手高举,交替击鼓,宛如流星。再后面是羯鼓,就像普通的番鼓子,安放在小桌子上面,鼓手两手都执鼓杖击打。再后面排列的是铁、石制成的方响,悬挂在金色的绘有图画的架子上,架子两端垂挂着流苏。再后面排列有箫、笙、埙、篪、觱篥、龙笛之类乐器。两旁相对排列杖鼓,鼓手们都裹着长脚幞头,束着紫色的刺绣抹额,都身穿背后系带的紫色宽衫,套着黄色窄袖,垂挂丝带,黄色义襕。演杂剧的各部门艺人,也都裹着头巾,根据自己的角色分别穿着紫、绯、绿三种颜色的宽衫,义襕,围镀金腰带。从殿阶前两两相对而立,一直排列到乐棚。每遇歌舞者入场,排列之人将双手在胸前交叉,耸动左右肩,舞动双足以应和节拍,一起群舞,叫作“挼曲子”。
原文
第一盏进御酒,歌板色①一名,唱中腔一遍讫,先笙与箫笛各一管和之。又一遍,众乐齐和,独闻歌者之声。宰臣酒,乐部起倾杯②。百官酒,三台③舞旋,多是诨裹宽衫。舞曲破前一遍④,舞者入,至歇拍⑤,续一人入,对舞数拍,前舞者退,独后舞者终其曲,谓之“舞末”。
第二盏再进御酒,歌板色唱和如前式。宰臣慢曲子,百官舞三台。
第三盏进御酒,宰执、百官酒如前仪。进御膳,御厨以绣龙袱盖合上,进御前珍馐,内侍进前供上食,双双奉托直过头。凡御宴至第三盏,方进下酒咸豉,双下驼峰角子⑥。宰执、百官以殿侍侧身跪传酒馔,即茶酒班⑦仗役也。盖谓:“殿侍高高捧盏行,天厨分脔极恩荣。傍筵拜起尝君赐,不请微闻匙箸声。”百戏呈拽,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踢磐瓶、筋斗之类⑧。艺人皆红巾彩服。
第四盏进御酒,宰臣、百官各送酒,歌舞并同前。教乐所伶人,以龙笛、腰鼓发诨子⑨。参军色执竹竿拂子,奏俳语口号⑩,祝君寿。杂剧色打和毕,且谓:“奏罢今年新口号,乐声惊裂一天云。”参军色再致语,勾合大曲舞⑪。下酒杯:炙子骨头、索粉、白肉、胡饼。
注释
①歌板色:歌手角色名,即按照拍板的节奏唱歌的艺人。
②倾杯:即《倾杯乐》,又名《倾杯》《倾杯序》《古倾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③三台:唐教坊曲名。宋李济翁《资暇录》:“三台,今之啐酒三十拍促曲。啐,送酒声也。”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乐部中有促拍催酒,谓之‘三台’。”
④破:曲调名。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所谓‘大遍’者,有序、引、歌、翕瓦、嗺、哨、催、、衮、破、行、中腔、踏歌之类,凡数十解,每解有数迭者。”
⑤歇拍:唐宋大曲曲调名。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正、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此谓‘大遍’。”(www.xing528.com)
⑥双下驼峰角子:或指驼峰状的饺子。
⑦茶酒班:负责御用和宫廷筵宴茶酒的机构。
⑧弄碗:即弄碗注,杂技节目,或为碗等器皿中注水进行表演,而不让水溢出。踢磐瓶:杂技节目,演员仰卧,双脚上举摆弄瓶缸进行表演。
⑨诨子:指滑稽逗笑的节目。
⑩俳语:致语,古代宫廷艺人在演出开始时说唱的颂辞。口号:宋代宫廷举行盛典宴会时,乐人念诵的颂诗,简明而短,内容主要是歌功颂德。
⑪勾合:结合。大曲:古代歌曲的一种。唐宋大曲,系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遍”组成的成套乐舞。
译文
斟第一盏御酒时,由一名歌板色,唱中腔一遍。结束后,先用笙与箫、笛各一支应和。又唱一遍,各种乐器一起奏起,然而只听到歌唱者的歌声。斟宰臣酒时,乐队奏起《倾杯乐》曲子。斟百官酒时,舞者随着《三台》曲调起舞,舞者大多裹着头巾,身穿宽衫。舞曲演奏到破前一遍,舞者入场表演。到歇拍时,又有一人入场,两人对舞数拍,先入场的舞者退场,只有后入场的舞者一直跳到乐曲结束,叫作“舞末”。
斟第二盏御酒时,歌板色演唱如前。斟宰臣酒时,乐队奏起节奏舒缓的慢曲子。斟百官酒时,舞者随着《三台》曲调起舞如前。
斟第三盏御酒,即斟宰臣、百官酒的礼仪如前。进呈御膳,御厨用绣龙袱盖在食盒上,进献珍馐至御前。内侍至御前呈上食盒,双手捧托高过头顶。凡御宴进行到斟第三盏御酒时,才有佐酒的菜肴,如咸豉、双下驼峰角子。殿前侍者侧身跪传酒食给宰执、百官,这些侍者都是茶酒班仗役。有诗形容此情景曰:“殿侍高高捧盏行,天厨分脔极恩荣。傍筵拜起尝君赐,不请微闻匙箸声。”艺人们表演百戏,节目有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踢磐瓶、筋斗之类。艺人们都裹着红色头巾,身穿彩色衣服。
斟第四盏御酒的礼仪如前,也斟宰臣、百官酒,歌舞也都如前。教乐所伶人,以龙笛、腰鼓开始表演滑稽娱乐节目。参军色手执竹竿拂尘,上场念唱颂辞,朗诵颂诗,向君上祝寿。杂剧色艺人在旁应和,之后又唱道:“奏罢今年新口号,乐声惊裂一天云。”参军色再次念唱颂辞,随着大曲的节奏起舞。这时的下酒菜肴有:炙子骨头、索粉、白肉、胡饼。
原文
第五盏进御酒,琵琶色长上殿奏喏,独弹玉琵琶。前辈有诗咏曰:“宝轴琵琶奏上欢,玉钩珠结响珊珊。群臣倾听天朝乐,却笑乌孙马上弹。”宰臣酒,方响色长上殿奏喏,独打玉方响,亦有诗咏之:“垂珠宝架玉牌方,催送黄金万寿觞。疑是飞仙朝帝阙,玲珑环佩互宫商。”凡色长独奏玉乐器,例有宣赐,其弹玉琵琶者赐五两五匹,打玉方响者赐三两三匹,乐伶当殿谢恩祗受讫。百官酒,乐部起三台舞。参军色执竿奏数语,勾杂剧入场,一场两段。是时教乐所杂剧色何雁喜、王见喜、金宝、赵道明、王吉等俱御前人员,谓之“无过虫”。再下酒:群仙炙、天仙饼、太平毕罗、干饭、缕肉羹、莲花肉饼①。
前筵毕,驾兴,少歇,宰臣以下退出殿门幕次伺候。须臾传旨追班②,再坐后筵。赐宰臣、百官及卫士、殿侍、伶人等花,各依品位簪花③。上易黄袍小帽儿,驾出再坐,亦簪数朵小罗帛花帽上。宰臣以下起居坐。有诗咏曰:“玉带黄袍坐正衙,再颁花宴侈恩华。近臣拜舞瞻龙表,绛蕊高笼压帽纱。”乐伶色长看盏。
注释
②追班:百官按位次排列谒见皇帝。
③簪花:插花于冠。
译文
斟第五盏御酒,琵琶色长上殿演奏唱喏,独弹玉琵琶。前辈有诗咏道:“宝轴琵琶奏上欢,玉钩珠结响珊珊。群臣倾听天朝乐,却笑乌孙马上弹。”斟宰臣酒,方响色长上殿演奏唱喏,独打玉方响。也有诗咏之曰:“垂珠宝架玉牌方,催送黄金万寿觞。疑是飞仙朝帝阙,玲珑环佩互宫商。”凡是色长独奏玉乐器,按例有宣赐,弹玉琵琶者赏赐银五两绢五匹,打玉方响者赏赐银三两绢三匹,乐伶当殿谢恩,恭敬地领受。之后斟百官酒时,乐队奏起《三台》舞曲。舞曲结束,参军色手执竹竿子上前念唱颂辞,并招引杂剧艺人入场表演,一场有两段。当时教乐所杂剧色艺人何雁喜、王见喜、金宝、赵道明、王吉等都是御前人员,称之为“无过虫”。这时的下酒菜有:群仙炙、天仙饼、太平毕罗、干饭、缕肉羹、莲花肉饼。
前筵结束,圣驾起身,稍作歇息,宰臣以下百官则退出殿门,到幕帐中歇息等候。不一会儿,又传旨百官按位次拜见皇上,再重新入座参加后筵。赐宰臣百官及卫士殿侍伶人等花,各依品位戴花。皇上也换穿黄袍,头戴小帽儿,圣驾出去后再入座,也戴数朵小罗帛花于帽上。宰臣以下官员朝拜后入座。有诗咏道:“玉带黄袍坐正衙,再颁花宴侈恩华。近臣拜舞瞻龙表,绛蕊高笼压帽纱。”乐伶色长作为看盏。
原文
第六盏再坐斟御酒,笙起慢曲子。宰臣酒,龙笛起慢曲子。百官酒,舞三台。蹴球人争胜负。且谓:“乐送流星度彩门,东西胜负各分番。胜赐银碗并彩缎,负击麻鞭又抹枪①。”下酒供假鼋鱼、蜜浮酥捺花②。
第七盏进御酒,筝色长上殿奏喏,七宝筝独弹,宣赐谢恩。有诗咏曰:“雁行飞入玉琮琤,满殿齐看七宝筝。弹到急催花片处,春声依约上林莺。”宰臣酒,慢曲子。百官酒,舞三台。参军色作语,勾杂剧入场,三段。下酒供排炊羊、胡饼、炙金肠。
御前宣劝殿上宰执、亲王、使相、侍从、外国使副毕,中使二员至御座前奏过,分东西殿庑,传宣台官③、卿监郎丞薄饮。尽酒者三,拜而饮之。并传宣外国使副下三节官属。皆厉声喏三声,拜而饮。有诗咏曰:“内臣拱立近天光,奏罢传宣下御廊。来听番官三节喏,不须重译尽来王。”
第八盏进御酒,歌板色长唱踏歌④。宰臣酒,慢曲子。百官酒,舞三台。众乐作合曲破⑤舞旋。下酒供假沙鱼、独下馒头、肚羹。
第九盏进御酒,宰臣酒,并慢曲子。百官,舞三台。左右军即内等子相扑。下酒供水饭、簇饤⑥下饭。宴罢,群臣下殿,谢恩退。前辈有诗云:“宴罢随班下谢恩,依然骑马出宫门。归来要侈需云盏,留得天香袖上存。”
注释
①抹枪:即抹跄,百戏艺人以色粉涂面。此为一种羞辱手段。
②假鼋鱼:指用面粉或其他食物做成鼋状。鼋(yuán):大鳖。蜜浮酥捺花:似为一种蜜制的花形甜食。
③台官:唐宋御史台长官的统称。
④踏歌:即《踏歌词》,唐代乐曲名。
⑤曲破:唐宋乐舞名。大曲的第三段称为“破”,单演唱此段称“曲破”。节奏紧促,有歌有舞。
⑥簇饤(dìng):堆叠在食具中供陈设的食品。
译文
再入座后斟第六盏御酒,笙吹奏起节奏舒缓的慢曲子。斟宰臣酒,龙笛奏起慢曲子。斟百官酒,奏《三台》舞曲。蹴球人比赛争胜负。有诗咏之曰:“乐送流星度彩门,东西胜负各分番。胜赐银碗并彩缎,负击麻鞭又抹枪。”这时的下酒菜肴有假鼋鱼、蜜浮酥捺花。
斟七盏御酒,筝色长上殿演奏唱喏,独弹七宝筝,皇帝照例宣赐,筝色长恭领谢恩。有诗咏曰:“雁行飞入玉琮琤,满殿齐看七宝筝。弹到急催花片处,春声依约上林莺。”斟宰臣酒,奏起慢曲子。斟百官酒,奏《三台》舞曲。舞毕,参军色上前致辞,招引杂剧艺人入场表演,一场有三段。这时的下酒菜肴有排炊羊、胡饼、炙金肠。
皇上赐酒劝饮宰执、亲王、使相、侍从及外国正副使者后,两名宦官至御座前奏过,分东西殿庑,传宣台官及各卿监的正副长官薄饮,敬酒三次,众官叩拜后饮酒。也传宣外国正副使者以下的三节官属饮酒,都厉声唱喏三声,然后叩拜后饮酒。有诗咏曰:“内臣拱立近天光,奏罢传宣下御廊。来听番官三节喏,不须重译尽来王。”
斟第八盏御酒,歌板色唱《踏歌词》。斟宰臣酒,奏慢曲子。斟百官酒,奏《三台》舞曲。众乐演奏,和着曲破舞旋。下酒的菜肴有假沙鱼、独下馒头、肚羹。
斟第九盏御酒,斟宰臣酒,都奏慢曲子。斟百官酒,奏《三台》舞曲。左右军内等子表演相扑。下酒的菜肴有水饭、簇饤下饭。筵席结束,群臣下殿,谢恩后告退。前辈有诗云:“宴罢随班下谢恩,依然骑马出宫门。归来要侈需云盏,留得天香袖上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