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各个子系统,均有自己的独特功能,也具有不同程度的集成。一般这些子系统的集成层次均属于设备和技术的集成。在目前国内市场上,组建子系统运用系统集成思想最好的要算是电视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有探测器、摄像机、监视器、录像机、报警主机、视频切换器、多画面分割器等。在构建电视监控系统时,为了降低整个系统的造价和得到较好的性能,往往从不同的供货商选择合适的产品。这一方面说明,这类产品的开放性较好,相互连接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另一方面也要求承包商做更多的集成工作。
系统集成较高的层次是功能集成和信息集成,这两个层次的集成才是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追求的真正目标。具体地说,系统集成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为:
1)实现各子系统的联动,使各子系统能够协同动作,增强整个智能化系统的突现性;
2)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节省投资;
3)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综合利用的效果,方便管理和决策,提高服务的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在进行系统集成设计时,应遵守如下的几个原则:
1.可行性和必要性
不管是业主还是系统集成商,在进行智能建筑的整体规划阶段,都必须重视认识到: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技术含量的高低、是否先进,不是建造智能化系统的主要目的。首先,系统集成应该是可行的,它应该是客户当前的实际情况、所处的环境条件、所具有的资金和资源所允许和能承受的;其次,它应该是必要的,即适度规模的,既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又要遵循集成设计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产品标准和规范、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和规范等。
2.以人为本(www.xing528.com)
集成商是一个专业群体,其内部有一批高水平的各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富有集成的经验,能及时地了解本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及国际发展趋势,在系统集成的总体阶段就能灵敏地识别出风险因素,并对其潜在的影响做出评估。自双方签订合同之日起,集成商就对系统集成和全部组织实施工作负有责任,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因此他们会组建一支有实力的服务队伍,其业务包括培训人员、技术咨询、跟踪维护、二次开发,直至系统的更新换代。
智能建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经过方案论证、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一系列艰苦的工作,工程的成败不完全决定于技术因素,而往往需要集成商和建筑师、总承包商、各系统分包商、业主和设备经销商等各方面人士的团结合作,根据大厦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应用系统,来满足建筑物对智能化的具体要求。例如,在用户和集成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聪明的集成商从一开始就会请用户参与集成工作,自始至终与业主紧密合作。只要对系统集成商选择适当,业主的风险压力便会得到缓解。
3.预先计划的产品改造理论
系统集成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其核心思想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IT)来改进智能建筑的功能和服务,由于IT的飞速发展,即使是大胆的预言家也难以预计未来人们的需求会是如何。以IT产业的核心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来说,计算机每18个月更新一代,而网络的生命周期也仅有3~5年。我们总不能在建造一个智能化系统后,隔18个月或3~5年再来重建一个智能化系统。那么我们究竟应如何才能使智能建筑保持较长的生命力?答案是:在系统的规划、设计时,采用预先计划的产品改进理论。
所谓预先计划的产品改进(Pre-planned Product Improve,P3 I),即是在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就预先考虑以后对产品的改进,并根据技术和市场预测加入一些条件,便于以后改进。这些预设的条件可以是一些预留或储备,也可以是具有柔性的设计。在基型产品中,只采用成熟的技术,把当时及以后的先进但又不成熟的技术作为改进项目,加入该系列产品的后续产品中。这样,既增加了基型产品的可靠性,减少了开发时间、投资强度和改进升级费用,也延长了产品的有效寿命,使产品能够对技术的飞速发展做出合理的反应。
4.以方案为重点,以产品为中心
严格地讲,一个系统集成项目应该包括系统集成方案的设计,与系统配套的软硬件产品的采购、安装、系统调试、技术培训等,但是从技术的角度讲,方案的产生是系统集成的重点。因为,在方案没计时要考虑所有的问题,并保证方案的正确性,以至于有的系统集成商只负责系统集成方案的设计,而将安装、调试、服务等工作让其他公司负责。
系统集成重在集成,对于集成商而言,因此没有必要自己生产和开发每一项产品,而重要的是要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这也就意味着:首先,系统集成的技术储备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跟踪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相关市场的最新动态,掌握各种相关的软硬件技术产品;其次,系统集成技术主要是对众多软硬件技术和产品进行裁剪、筛选、互连、协同的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