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典型模式研究:西部内陆河流域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典型模式研究:西部内陆河流域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的可行性课题组主要成员长期坚持在祁连山进行生态研究,相关研究基础较扎实;课题依托单位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可提供良好的野外定位监测条件,为本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典型模式研究:西部内陆河流域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1.试验区和试验点选择的可行性

西水林区为试验区,可行性有三个方面:一是该试验区设有“国家林业局祁连山森林生态定位站”,该区经过十多年的试验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本底资料和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条件,为完成湿地生态功能研究提供可行性;二是该试验区由西水自然保护站管理,以保护站为单位,经过森林资源二类多次调查和两次湿地资源调查,积累了较丰富的专题数据和专题图像,为进一步将湿地面积和范围精确到各村户和各林场提供可行性;三是试验区分布的灌丛湿地、沼泽草甸、河滩、人工库塘等湿地类型较典型,研究成果向其他区域进行推广应用比较可行。

2.试验方法的可行性

(1)基于遥感调查湿地资源是目前较成熟的技术手段,课题组不论利用3S技术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还是基于遥感完成全国启动的“甘肃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都证明基于遥感调查湿地资源的技术手段完全可行,本课题只是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将湿地和草原、森林区别开来,范围和面积进一步精确到村户和林场。

(2)湿地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由于区域、湿地类型、研究的目的不同,因此选择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也不尽相同。本课题采用市场价格法、替代工程法、造林成本法、Costanza研究成果等进行湿地涵养水源、调蓄洪水、保育土壤、释放O2和固定CO2、提供生物栖息地等功能经济价值评估。这套方案课题组在“甘肃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工作中证明完全可行。原来调查研究的对象是森林,本课题借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完成湿地生态功能经济价值估算。

3.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的可行性(www.xing528.com)

课题组主要成员长期坚持在祁连山进行生态研究,相关研究基础较扎实;课题依托单位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可提供良好的野外定位监测条件,为本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减轻过度放牧威胁湿地生态的有效措施,然而,生态补偿范围和依据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研究,一直是落实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难点和关键。本课题拟采用遥感和湿地生态功能价值估算的交叉学科方法,将遥感和湿地生态功能价值估算相结合起来研究湿地生态补偿范围和依据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有创新。

(2)湿地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较多,但是其实践操作中最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湿地范围不能准确界定,湿地生态补偿依据不足。本课题拟将湿地生态补偿的范围和依据作为研究湿地生态补偿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生态补偿研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上有特色和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