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帝陈蒨驾崩的当天,太子陈伯宗登基即位。老爸陈蒨给他留下三位顾命大臣,除了叔叔陈顼,还有中书舍人刘师知,侍中、尚书仆射到仲举。三人中首席辅政当仁不让是安成王陈顼,他与左右三百人入居尚书省,主持朝廷日常事务,刘师知、到仲举仅仅是在宫内参与决策。
刘师知觉得陈顼的地位和权势过高过大,心里十分不安,便与尚书左丞王暹等谋划将陈顼调出京城,朝臣们都很忌惮陈顼,没有人敢挑这个头,只有素来以声名节操自负的东宫通事舍人殷不佞表示愿意去,他到了宰相府,矫诏道:“如今天下太平,大人不必留在宫内,可回到东府处理扬州州务。”陈顼不知他是假传圣旨,准备遵旨执行。就在这时,中记室毛喜得知消息,驱车飞奔来见陈顼,对其说道:“我朝立国时间不长,但战事不断,灾害频繁,朝野人心不安,皇太后深思熟虑,才命大王入宫处理国政。今日诏令一定不是皇太后的意思,事关重大,请大王再次上奏,澄清诏书真假,不能使奸人的阴谋得逞。如今一旦离开宫城,就会受制于人,就像曹爽一样,想当个不管事的富翁也不可能了。”
这一番话说得陈顼出了一身冷汗,静下心来一想确实很蹊跷,便找来领军将军吴明彻说起了这事,想看看这位禁军头领的态度。吴明彻说:“陛下尚在居丧期间,不能处理事务,您就像周公召公一样,理应担起辅佐社稷的重任。请大王留在宫中,不必多虑!”
得到了禁军的支持,陈顼决心动手了。他假装称病,召见刘师知到自己的府上,故意留他一起聊天。趁此时间,让毛喜入宫晋见皇太后沈妙容。沈太后表示说:“现在,伯宗还小,政务全部交给二郎(陈顼),免除他的职务,不是我的主意。”毛喜又去见了小皇帝陈伯宗。陈伯宗说:“这是刘师知干的事情,朕根本不知道。”毛喜赶忙把情况报告给了陈顼。
这下终于水落石出了,原来是刘师知假传圣旨,陈顼立即下令逮捕刘师知,并入宫晋见沈太后和幼主陈伯宗,控告刘师知犯有矫诏之罪,并提前准备好了诏书,让陈伯宗签发。刘师知当晚被赐死,到仲举被贬为金紫光禄大夫。参与阴谋的王暹被杀,但传伪诏的殷不佞却幸免,主要因此他是天下闻名的大孝子,所以陈顼放了他一马。
从此,南陈的所有军政大权都掌控在陈顼一人手中。接着,他又杀掉了陈文帝的心腹韩子高和已被贬官的到仲举,原因是有人告发他们谋反,这却引发陈文帝另一个心腹湘州刺史华皎的叛乱。
华皎原本对中央朝廷忠心耿耿,他虽是小吏出身,但善于经营产业,贩卖湘、川一带多种土特产,所得大部分都送给朝廷,粮食木材也送了很多,还包括油蜜脯菜。征伐当地土著民族后所得的铜鼓、俘虏都送到京师,深得陈文帝陈蒨的信任。
但陈蒨死后,一切都变了,特别是听说陈顼连杀重臣,华皎担心陈顼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为了自保,华皎一方面整顿军备,做好应对,另一方面上书朝廷,请求调任广州刺史,这实际上是试探一下陈顼的态度。陈顼虽然同意,却迟迟不下达调令,这让华皎更为不安。于是,他决定举兵造反,但又觉得实力不够,所以派人去北周请求出兵,同时又让人去江陵,请西梁皇帝萧岿帮自己一把。
华皎的一举一动都在陈顼的监控中,陈顼决定先发制人,他派吴明彻率领三万水军西上郢州,又派征南大将军淳于景率五万水军随后出发,同时令冠武将军杨文通、巴山太守萧法慧、江州刺史章昭达、郢州刺史程灵洗从陆路进攻。陈顼还不放心,又任命司空徐度担任讨伐军主帅,带着后续部队向西杀来。
华皎成功搬来两路援军,北周派卫国公宇文直率部前来,西梁则派出两万水军增援。双方决定性的大战发生在沌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西南)。淳于景、吴明彻采取了后发制人的战术,他们招募军中的勇士,赐给许多金银,让其驾驶小船出战,作为诱饵。华皎水军果然上当,向陈军小船发动攻击,一会儿便将船上的巨石投完。这时,淳于景下令陈军大型战舰悉数出战,将巨石从舰上倾泻而下,华皎水军的战舰纷纷被击碎,沉入水底,华皎水军剩下的战舰试图用火攻攻击陈军,但风向突然转变,结果把自己烧了。
华皎见大势已去,乘坐小船狼狈逃离战场,路过巴陵也不敢停留,直接逃到了江陵。北周援兵主将宇文直率部也逃回北方。在出征前,陈顼曾经承诺,华皎的手下只要投诚便既往不咎,但大破华皎后,陈顼却违背诺言,将投诚的四十多名华皎的部将全部斩杀。
沌口大捷后,陈军乘胜对西梁、北周发起了进攻,夺回了一些地盘。转过年来,吴明彻率军对江陵发起猛攻,掘开堤防,用水灌城,西梁皇帝萧岿被手下护送出江陵,逃到纪南(今湖北省荆州市西北)暂时躲避,仆射王朝和副总管高琳留下守城,他们拼死抵抗了一百多天,西梁蒋子武、吉彻率援兵赶来,陈军被击败,吴明彻退守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萧岿这才又回到江陵。
陈军虽然未能拿下江陵,却收复了湘州、巴州,这使得陈顼的威望爆棚,“是时四海之望,咸归高宗(陈顼)”,被当作了南陈的大救星,也让陈顼起了篡位之心,虽然当初他在哥哥陈蒨的病床前表示坚决不会这样做,此一时彼一时,况且他当时的承诺也并非发自真心,如今谁也无法挡住他走向帝位的道路了。
光大二年(568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陈顼突然发难,他以太皇太后章要儿的名义下诏,诬称皇帝陈伯宗与刘师知、华皎等人勾结,并宣称:“文皇帝陈蒨知道自己儿子不堪重任。将帝位传给弟弟,这一做法符合古时候周朝太伯传位给弟弟的精神,如今要继承古法,实现文帝心愿,另选贤明新君。”于是下令罢黜陈伯宗,改封他为临海王,并由陈顼继承皇位。
这完全是颠倒黑白,同时证明了陈蒨临终的测试极不靠谱。
转过年来的一月四日,陈顼正式称帝,改元太建,是为陈宣帝,长子陈叔宝被册立为太子。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情是平定广州刺史欧阳纥的叛乱。欧阳纥在岭南盘踞十几年,陈宣帝陈顼害怕这样下去难以控制,便下诏召欧阳纥入朝为左卫将军。欧阳纥知道这是要夺他的权,不愿意前往,不少部下都劝他造反。于是,欧阳纥举兵进攻衡州刺史钱道眺,钱道眺向建康告急,陈顼先礼后兵,派人安抚欧阳纥未果后,派章昭达率军征讨,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叛军四散而逃,欧阳纥被生擒后送到建康,陈顼下令将他在闹市斩首示众。
平定欧阳纥后,南陈暂时消停下来,连年战乱使得陈蒨打下的底子几乎被耗光,陈顼决定休养生息,对外派使者与北周、北齐讲和,对内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鼓励农桑,过了几年太平日子,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情况刚有些好转,陈宣帝陈顼却有了新想法——北伐,而且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他选定的北伐对象是北齐,之所以如此考虑,可能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当时淮南淮北被北齐占领,南陈没有战略纵深,北齐和建康仅一江之隔,守江必守淮,没有淮河防线,长江防线很难守得住。二是北齐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荒淫暴虐,人神共愤,在北周的打压下,国力日渐衰落,正是出兵攻击的最佳时机。
太建五年(573年)三月,陈宣帝陈顼正式提出伐齐的想法,百官对此意见不一,大部分人表示反对,只有镇前将军吴明彻态度最为坚决,强烈要求出兵。陈顼对众臣说:“我已下定决心,你们只需推荐一个元帅即可。”大部分朝臣认为淳于景在军中的地位最高,所以都推荐他,只有尚书左仆射徐陵反对。他推荐的是吴明彻,理由是:“吴明彻老家就在淮南,熟悉那里的情况,况且无论谋略和才干,没有人能超过他。”由此引发了一场争论,都官尚书裴忌说:“我赞同徐仆射。”徐陵投桃报李道:“吴明彻是一员良将,裴忌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副将。”
陈顼听从徐陵的建议,下诏以吴明彻为都督诸军事,以裴忌为监军率十万大军北上。陈顼拿出如此多的军队,算是将家底掏空了,这也能看出他的决心。
陈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吴明彻率军攻击泰郡(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另一路由都督黄法氍向历阳(今安徽省和县)杀来。陈军的进攻出乎意料地顺利,甚至可以说所向披靡,他们攻下历阳,收复合肥,又攻克仁州、峡口,进逼重镇寿阳。(www.xing528.com)
当时负责守卫寿阳的是北齐巴陵王王琳和扬州刺史王贵显,吴明彻采用水攻,引淝水灌城,大水浸入城中,潮湿不堪,齐军生病腹泻,手足肿烂,死了十之六七,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北齐派大将军皮景和带着十万大军赶来增援,但他对陈军极为畏惧,在距城三十里的地方停了下来。梁军将领听说十万齐军来援,心里很忐忑,纷纷问主将吴明彻:“城池还没有攻克,敌人强大的救援部队就在附近,不知道您的计策将如何制订?”吴明彻说:“用兵贵在迅速,而敌人扎营不进,折损自己的锋芒,我知道敌人定然不敢交战。”于是,他亲自穿上铠甲,戴上头盔,指挥大军从四面猛攻,城中震动恐慌,一鼓作气攻克了城池,生擒了王琳、王贵显。皮景和连夜拔营北逃,将大量粮草辎重丢给了陈军。
王琳是陈朝的老对手,在陈武帝陈霸先在位时他便起兵造反,曾将前来讨伐的南陈名将侯安都、周文育等悉数擒获。后来在北齐支持下拥立萧庄为帝,复辟南梁,与陈朝对抗。芜湖之战被侯镇打败后,逃亡至北齐。山不转水转,这次受命防卫寿阳,却成为了阶下囚。他虽然是南陈的死对头,为人却很值得称道,轻财爱士,奖罚公正,将士对他都是一片忠心,而吴明彻军中也有不少将士曾是他的部下,看到王琳被俘,不少人唏嘘流泪,争相为他求情。不求情还好,吴明彻一看这样的阵势,没想到王琳如此深得人心,害怕生乱,便下令将他杀掉,然后将他的首级送到建康。
陈宣帝陈顼下诏将王琳首级在建康示众,他的旧部朱玚写信给尚书右仆射徐陵,请求归还老上级的首级,徐陵很是感动,便向陈顼求情,陈顼同意,朱玚将王琳尸首安葬于寿阳八公山旁。当天送葬的就有数千人之多,可见王琳的感召力相当可以。不过,后来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将他的尸体挖出,秘密运送到北齐都城邺城,北齐朝廷追赠他为都督十五州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并送谥号“忠武”。
北伐的顺利甚至出乎陈顼的意料,除了吴明彻擅长用兵外,主要原因还是在北齐,它把主要精力用在对付北周上,面对南陈的进攻,对是否死守淮南,态度并不坚决。听闻寿阳失陷后,北齐皇帝高纬手下大臣对其说:“淮南本就为南朝所有,今日还给他们也没什么。”虽然这里面有安慰之意,但也一定程度代表北齐朝臣的真实想法。
陈顼开始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是乘胜继续打击北齐,还是将矛头转向北周。对这个问题,陈顼始终没有想好,因此陈军一直停留在淮南,而没有北上。对此有人认为是陈顼进取心不足,只想收回淮南,胸无大志,小富即安。实际上,陈顼没有下令北进,是可以理解的,当时北方两个王朝正在缠斗,坐山观虎斗本就是不错的选择,况且陈军的优势是水军,继续北进便只能在陆上作战,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胜负实在很难讲。
要怪只能怪北齐太不争气,只坚持了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北周灭国,这不仅仅是因为北齐后主高纬昏庸不堪,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更重要的是北周涌现出一位杰出的帝王周武帝宇文邕。
时局的变化使得陈宣帝有些措手不及,本想渔翁得利,没想到出现了再次统一北方的强大对手,这下陈顼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了,便想趁北周刚刚结束灭齐之战、无暇南顾时,将徐州和兖州地区拿下。
但是,作战计划遭到了老臣毛喜的反对。毛喜说:“我们刚刚平定淮南,当务之急是安抚当地百姓,北周灭掉北齐,士气高涨,难与争锋,怎么能以疲惫之师,继续向北深入,放弃舟船去骑兵驰骋之地,这是以短制长。臣以为不如保境安民,停止兵戈,恢复和平,然后广泛招募英才奇士,顺时而动,这才是长久之计。”陈顼对此并没有听进去,中书通事舍人蔡景历也表示反对道:“部队已经疲惫不堪,主帅骄傲轻敌,不应出兵。”陈顼不仅没有听从,反而认为蔡景历扰乱军心,将其贬为豫章内史,不久后,索性将他一撸到底。
或许是对北齐作战太过顺利,陈顼信心爆棚,觉得胜券在握。太建九年(577年)十月,陈顼下诏让吴明彻率领三万人向彭城发功进攻,发动了征伐北周的第一战。
彭城守将是北周的徐州总管梁士彦,他最擅长的就是守城,曾经成功防守平阳城,打退北齐军队一轮轮猛攻,为最终战胜北齐立下大功。梁士彦见陈军来势很猛,便退入彭城城内,固守待援。吴明彻还想用老一套——水攻,当年他以此成功攻陷寿阳,觉得此招非常好使。他下令让陈军在泗水上设置堤坝,抬高水位,倒灌彭城,随着水位升高,陈军的战舰云集彭城城下,向城内发起了猛烈进攻。梁士彦果然是守城高手,任凭陈军轮番攻击,城池依然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北周武帝宇文邕急令大将军王轨率军救援,王轨不是等闲人物,此人智勇兼备,他并没有按惯例出牌,直接增援彭城,而是来到了彭城西南的淮口,也就是泗水流入淮河的河口,下令在这里构筑工事和营垒,用铁锁连接数百个车轮,投入泗水中,如此一来切断了陈军南撤的通道。
这一招实在够狠!
消息传到陈军大营,不少将士感到惶恐不安,将领萧摩诃向吴明彻建议道:“我听说王轨刚刚占据了泗水下游,在两岸构筑的营垒尚未完工,大人如果此时派军攻击,他肯定不敢抵抗,如果一旦他们建好了营垒,切断了水道,我们就完蛋了。”吴明彻自从取得寿阳大捷后,一如蔡景历所说的“骄傲轻敌”,觉得萧摩诃是对自己指手画脚,颇为生气地说道:“冲锋陷阵,是将军的事,至于规划谋略,那是老夫的事。”萧摩诃没想到这位主帅会勃然大怒,只得狼狈退下。
吴明彻就此丧失了自救的机会,因为十天以后王轨修筑好了所有营垒,将陈军的退路完全切断。接着,王轨派增援部队来到彭城周边,试图破坏陈军的堤坝,让陈军的战舰搁浅在彭城城下。直到这个时候,吴明彻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彭城很难攻克,后路又被切断,如今只剩下撤军一条路。
如何才能安全撤退呢?有人建议掘开泗水上的堤坝,把马匹放到小船上撤退。骑兵将领裴子烈表示反对:“如果掘开堤坝,小船必定会倾覆,不如让骑兵部队从陆上先走。”当时吴明彻得了严重的背痛病,只想早点撤军,虽然知道风险很大,但还是同意了。于是,派萧摩诃带着两千骑兵先行南下。
萧摩诃走后,吴明彻下令掘开堤坝,希望趁着水位升高,战舰能够顺利通过北周军队设置的障碍。人算不如天算,陈军战舰抵达淮口时,水位下降了许多,战舰被沉入水中的车轮阻挡,无法通过,营垒中的周军杀出,将吴明彻和他的水军团团包围,三万陈军全部投降,吴明彻也成了俘虏,只有萧摩诃率领的骑兵经过苦战,安全回到淮河南岸。吴明彻被俘后被送到长安,宇文邕敬佩他勇武过人,没有杀他,而是封他为怀德郡公,官拜大将军。吴明彻却高兴不起来,不久后因忧愤成疾死在异域,时年六十七岁。
彭城惨败,陈军几乎丧失了全部精锐,陈宣帝陈顼想起了极力劝阻的毛喜和蔡景历,觉得他们所说的是真知灼见,于是召来毛喜说:“卿之所言,验于今矣。”又对散骑常侍袁宽说,“不用毛喜计策,遂有今日之败,朕之过也。”同时重新恢复了蔡景历的官职。
陈顼举全国之力进行北伐,投入越多,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不仅使得陈军遭到重大损失,同时国力也严重透支。从此,南陈已经无力再与北周抗衡,北强南弱的趋势更加显著。
恶果很快显现,北周派梁士彦南下伐陈,陈顼几乎派出所有名将,包括淳于量、樊猛、鲁广达、萧摩诃等,但没坚持多长时间,便全线溃败,北周军队攻克了寿阳、黄城、广陵、霍州。陈顼急令始兴王陈叔陵为大都督,统率各部进行救援,但也无济于事,周军又攻取了谯郡、北徐州。自此,长江以北之地全部落入了北周手中。
辛辛苦苦一年多,一夜回到北伐前,陈军当初用一年的时间才从北齐手中夺取了淮南,而仅仅一个月就被北周悉数夺去。由此可见,彭城之战后,南陈的国力军力衰落到何等地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