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紧张时,我们出汗、发抖、心跳加快,情绪引发身体反应;有时它会使我们愤怒时,失去思考的能力,影响着人对事件的认知;我们愤怒会表现出攻击行为,所以情绪也是对事件的一种反应,会引发个体的行为。因此情绪是人的整个机体的应激反应,包含着生理、认知和行为三大组成部分。
关于情绪,目前有四种理论。第一种理论是进化心理学派的理论,他们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愤怒、喜悦、悲伤、恐惧这些基本的情绪,是因为这些情绪在人类的进化过程当中优胜劣汰而延续了下来。第二种理论是“情绪外周说”,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他认为情绪就是感觉,情绪是源自身体的应激反应。这与我们通常的认知恰恰相反。我们认为发抖是因为恐惧,流泪是因为悲伤,但是詹姆士认为是身体的抖动、颤抖让个体觉得恐惧,眼中的泪水让个体感到悲伤。第三种理论来自认知派,其认为情绪来自我们的思想信念,认为我们对某件事的一些情绪的困扰不是来自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一些看法。
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
正向情绪包括喜爱、高兴、快乐、自信、期待、敬佩、羡慕、同情、关怀、欲求、接纳……
负向情绪包括恐惧、生气、紧张、怨恨、哀伤、挫折、害怕、自卑、嫉妒、失望、忧郁、羞愧、罪恶感……
这个事件像是被故意制造而并非无意为之。在公交车上,你被碰了一下。你怎么解释对方的这一行为?解释为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你的反应是不同的。同样故意的行为,安德烈也把它分成了四个等级:完全故意;故意但没有损害他人的意识;故意且有损害他人的意识;故意且有意损害他人。生活中,我们倾向于对他人的行为做出高于事实的评判,比如把无意识解读评定为有意识。
事件与我们的价值体系或内在信念相违背。我们对他人的行为抱有一定的期望,当对方的行为举止与我们所期望的行为不一致时,会激发愤怒的情绪。比如有的青年大学生认为我的室友应该尊重我,在我休息以后就应该熄灯,就应该不要发出声音,而当对方没有这样做,她就会非常愤怒。“应该尊重我,在我休息以后就应该熄灯,就应该不要发出声音”这就是一种内在信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愤怒尤其是暴怒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易怒的人突发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但压制愤怒,对心脏的危害更大。因此,面对愤怒这种情绪,要做的不是“克制”,而是让它平息,管理它。
学会管理愤怒情绪。
第一,减少引起发怒的因素。生活中愤怒情绪经常会有,有时的愤怒只是某个事件的最终出口,发源点并不在这个事件。比如一个妈妈为了节约,自己做房屋一周一次的大清洁,刚做完清洁,孩子把牛奶打倒了,地板墙壁一团糟,这时妈妈怒不可遏,向孩子发脾气。试想一下,如果可能的话,请个钟点工,把一周一次的清洁交给她,自己好好休息一下,腾出来的时间去做个瑜伽或是听听音乐。在这种愉悦的情绪下,在看到孩子打倒牛奶,弄脏房间,还会如此生气愤怒吗?因此,力所能及地改善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减少引起发怒的因素,增加我们的愉悦感,不要让细节打败我们,成为我们愤怒的原发者。
第二,换个方式思考。很多时候我们的愤怒来源于我们的内在价值体系和信念。比如:“别人应该和我的价值理念一样”“比如别人应该理解我”“别人应该对我礼貌相待”“别人应该关心我(亲密关系中)”。这些体现自己价值体系和信念的内容让我们对别人的行为产生愤怒,而以上这些信念是有问题的,是苛刻的,我们需要思考并挖掘自己的内在信念,让它们变得不那么苛刻,变得灵活,把“应该”两个字在脑子里去除。
第三,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青年大学生有过给“你认为重要”的人物发出一条信息或一封邮件,对方迟迟不回复的遭遇吗?试着回忆你当时的情绪。愤怒,愤怒,愤怒!“他(她)为什么还不回复我”“我太微不足道了,他(她)看不起我”“他(她)故意地拖延,故意视而不见”……这些内在信念一定在你的脑中挥之不去。但如果哪天你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及时回复信息甚至看信息时,你就会意识到你原来的信念有多歪曲。所以,换位思考,以对方的情况想想延迟回复或不回复的原因,愤怒就可能不会产生。
第四,不能自控时,暂时离开。愤怒升级,处于激情状态下时,破坏力会非常大。暴怒是一种激情状态,会让人认知思考能力受到制约,做出不理智的举动,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破坏人际关系。因此,暂时离开让自己情绪失控的情景,转移注意力,当激情状态过去再予以回应解决。
第五,表达愤怒就事论事。表达愤怒一般由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针对具体行为进行表达,如“我还在看书,你却把灯关了”“我感冒了,你没有照顾我”。第二级针对对方指责、表达,往往用“总是”“从来不”等副词和具有贬损意思的形容词“自我中心”“自私”。例如:“你总是这样,我还在看书,你就关灯了,你就是总是自我中心”“你从来不关心我,你就是自私”。第三级加上对关系的威胁。例如:“我跟你这样的人简直没有办法住在同一间宿舍”“你不是我的朋友了”。甚至加上对对方家人及社会背景的贬低。“你和你家人一样”“怪不得你没有朋友”。第四级,肢体冲突。四个等级层层升级,愤怒也层层升级,到第四级则一触即发。面对让人愤怒的事件,青年大学生要把表达愤怒的等级控制在第一等级,就事论事,不激怒对方,让自己和他人的愤怒升级。(www.xing528.com)
3.哀
哀伤、忧伤、悲伤。与恋人分手,考试失利,梦想破灭,丢失最喜欢的物件,亲人离世,这些事件都会引起悲伤的情绪。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缺失感”。这种缺失感使得个体感到伤心、难过、哀伤,其程度和持续的时间根据失去的事物在自己心中的价值而会有所不同。有的“缺失感”很快就恢复了,有的却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导致悲伤的缺失类型可以分成四类,分别是失去所爱的人、失去珍贵的物品、失去身份地位、失去目标。比如,前文所讲的与恋人分手、亲人离世就是第一种类型的缺失。梦想破灭就是最后一个类型的缺失。
快乐、喜悦有特定的表情和身体语言,悲伤也一样。悲伤作为一种普遍的面部表情,不受文化的影响,人人都能识别。眉毛向外倾斜,嘴角向下,整个面部肌肉向下拉伸。在表达悲伤方面,男性女性有显著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流泪,也更善于表达。心理学家根据男性、女性悲伤时的脑运作成像图发现:男性只被触发了一部分杏仁核和前额叶皮质的一小块区域,女性被触发的区域更大。
悲伤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在进化论的学者们看来,对人类的生存和成功有重大的作用。悲伤让人对不利的情境有所认知,以便在未来不再受类似的伤害。悲伤能够引发同情,获得帮助。和愤怒情绪一样,悲伤也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学会管理悲伤情绪。
对于悲伤的情绪,我们不要回避,因为想要永远不带悲伤的生活就像想要长生不老一样不可能实现。首先,坦然接受悲伤,接纳这一情绪,接纳悲伤的事实。其次,合理地表达悲伤。表达悲伤会引起他人的关注和同情,获得他人的支持与安慰,缓解悲伤情绪带来的焦虑与压力。最后,保持行动力,注意力聚焦于自己喜欢的事。退缩、颓废是悲伤的常见反应,但如果让自己长久深陷悲伤的情绪状态,注意力就会集中于自己的缺失,悲伤会被放大。因此,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喜欢或热爱的事物上,行动起来,可以减轻悲伤。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不同的个体喜欢的事物会有所不同,不必采用对别人奏效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因为只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才有效。例如:对于乐群性高的青年大学生,一场狂欢就可以减轻悲伤;而对于乐群性低的,有一两个知己一起散散步就足够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悲伤持续出现,且让自己无法继续手中的学习或工作,对从前喜欢的活动提不起兴趣,失眠、疲劳,食欲大降,有自杀的念头,一定要引起重视,咨询心理医生,必要时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
4.惧
恐惧、害怕。“惧”是对危险情境的认知而产生的情绪。这种危险多指生理上的安全受到威胁,有时也包括心理上、精神上的安全受到威胁。恐惧会表现出明显的身体反应,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浑身颤抖,双手冰凉、面色发白这一系列的身体反应提示我们做出行动准备,比如逃跑或进攻、反击。恐惧也有着人类几近统一的面部表情:两眼、嘴巴张大,眉毛向上移动。
让成人感到恐惧的类型多为动物和高处,分别占所有人群的22.2%、20.4%。[2]
恐惧让人对待引起恐惧的情境更加谨慎,让人们在掌控范围内的恐惧经历提醒自己,免受危害。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社会引起恐惧的事物我们已经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了,不再需要像我们的祖先那样时刻感受到很大的恐惧。而恐惧这种原始的情绪已经刻入我们的基因,让我们感受到焦虑,因此,我们需要管理恐惧情绪。
学会管理恐惧情绪。
承认恐惧情绪。不因自己体验到恐惧情绪而羞耻,也不必把恐惧当作敌人,赶尽杀绝。接纳恐惧,只要在正常的范围内,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警作用,提醒我们调整自己的行为。
掌控恐惧。首先,掌握信息。很多时候,我们对引起恐惧的事物认知不足,缺乏依据。如果能够尽可能多地获得相关的、全面的信息,可以大大减轻恐惧的程度。学习自我放松的方法,通过放松技术让身体放松,减缓恐惧。系统脱敏疗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引起恐惧程度最轻的情境或事物开始,逐渐升级,让自己暴露在引起恐惧的事物或情境前。延长暴露的时间,在恐惧情绪趋于稳定后,再逐步减弱。定期有规律地再次面对引起恐惧的情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