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公式B=f(P,E)由勒温提出。其中,B指行为(behavior),f是函数标志(function),P指人(person),E指环境(enviroment)。公式表明,人的行为是人(单独的和群体的人)与环境(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的行为受到他这个人的因素如人格特质和他所处的环境的双重影响,行为不仅是环境的产物,也是人的因素的产物。
为什么要让青年大学生了解这个行为公式呢?因为青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时,往往会强调这个人的特质,而忽略环境的影响。但在分析自己的行为时,则会强调环境的影响。比如你要到另一栋宿舍楼去找你的朋友,但学校由于管理的需要,不允许外宿舍人随便进出,你被宿管阿姨拦在了门外。你好说歹说,她也不让你上去找你的同学。这时,你会怎么评价这位宿管阿姨?“真不通人情,太不近人情了。”相信许多大学生都会这么想,但几乎很少有人会把她不让进去的行为与学校的要求、学校对宿管阿姨的工作要求联系起来解读。“不通人情,不近人情”是对这个人人格特质的描述,在对宿管阿姨的行为进行分析解读时,多数学生会认为她就是这么一个“不通人情”的人,而不会把她的行为与环境(学校的有关规定)结合起来看。尤其在这个行为是让自己不满的行为时,这种认知偏差更是普遍。但当这个行为对行为者本身是好的行为,只是对于观察者而言,带来了不悦感,比如你的同学获得了你心仪已久的公司的录用通知,而你被筛选掉。这时,你可能会倾向于认为他只是运气好,而不是他这个人是一个优秀的人。(www.xing528.com)
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并找原因,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归因。青年大学生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直接影响到对他人的认知,从而影响与他人的互动和交往。良好的互动和交往得益于客观的归因、客观的认知,所以对他人的行为,不能只看到人的因素,对环境因素视而不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