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人们生活的目标,也是许多人终其一生追求的。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它能看见、能摸着,能被测量和评估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诠释和感受是有差异的。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解释幸福是哲学家的使命。”但现在,世界上各个领域的专家们都在试图对幸福给出自己的答案。心理学首当其冲,社会学、经济学、遗传学、脑神经科学、宗教学……
丹麦社会学家路德·魏荷文(Ruut Veenhoven)在1994年做了一个系统的调查,涉及120个国家,收集了8000多份调查,总结了可能影响幸福的客观因素:年龄、性格、受教育的程度、婚姻状况、外表、智力、社会环境……这些数据被他汇总,并取名“幸福全球数据库”。他找到了一些可以预测幸福的因素,比如,外向比内向更幸福,婚姻能带来幸福感,但随着孩子的降生会降低,直到80岁左右;姣好的面容虽不是必备条件,但整容能带来持久的幸福感。
经济学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提出: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满意度,边际效应递减在这里表现得更加明显。(www.xing528.com)
脑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我们追求的目标之所以与幸福相悖,是因为人脑管理欲望的区域与管理快感的区域是分离的。“适应原则”也是一个问题,幸福感会被削弱和最终消除。生物学的解释是:神经细胞对新的刺激非常敏感,但习惯之后放电频率会逐渐降低。而且,脑神经科学家已经证实,大脑可以被改变。人的脑细胞或神经元会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产生很多分支,建立更多的联结。而那些长期不用的联结则慢慢弱化,最终消失。因此,个性可以被塑造。通过教育、环境改变、自身的努力,可以建立更多积极的联结,形成积极的行为方式。
宗教中佛教的冥想,也为幸福的研究增加了成果。研究发现,经常做冥想的人,大脑左前额叶部位有高水平的“积极情绪”,而右脑(处理负面思维)被抑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