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角色转换的原则与要求

大学生角色转换的原则与要求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爱岗敬业是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变的基础。因此,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业能力,乃是大学毕业生实现角色转换的客观要求和重要条件。勤于观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是角色转换的有力保障。因此,注意调整、控制、改善自身的心理卫生状况,是毕业生实现角色转换的一种有效办法。

大学生角色转换的原则与要求

角色转换具有周期长、过程艰苦的特点,需要边学习、边适应、边调整,坚持不懈地努力,自觉加快角色转换的速度。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一)强化职业角色意识,培养职业兴趣

生活社会中的人,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个社会角色具体规范了个人行为。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说,强化角色意识,充分认识角色职责、任务与工作要求,及时、准确地进入职业角色,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爱岗敬业是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变的基础。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应当尽快地从学生学习生活的模式中解脱出来,不仅要认识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应该遵守职业角色规范,正确行使职业的权利,忠实履行职业角色的义务,使自己的言行与职业角色的内在要求相适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如果患得患失、心不在焉,经过几个月甚至一年的适应还不能完成角色转变,就会直接影响到职业兴趣和工作业绩。另外,“甘于吃亏”是角色转变的重要条件,只有“甘于吃苦”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角色转变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并自觉地加以克服;只有“甘于吃亏”才能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促进职业层次的发展。

(二)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强化职业素质

角色规范是社会赋予角色的行为模式,也是社会评价角色的尺度和标准。求学期间,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看其学习是否勤奋、品行是否端正、成绩是否优良,而这些通常都被看作是个人的事。但是,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其工作或服务的质量、效率、贡献等,不再被简单地看作是个人的事,而是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来加以评判。

因此,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必须时刻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自己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按照职业角色规范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

(三)增强独立自主意识,勤于思考和研究

缺乏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毕业后,要想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提供劳动或服务的方式回报社会,则需要提高自己的自主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从学生生涯转入职业生涯以后,通过劳动获得了职业收入,大学毕业生在经济上也具有了自立的能力。因此,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业能力,乃是大学毕业生实现角色转换的客观要求和重要条件。勤于观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是角色转换的有力保障。大学毕业生进入职业角色,只有善于观察问题,才能发现问题;只有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去努力解决问题,才能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只有分析研究职业对象的内部规律,才能培养自己的独立见解,逐步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承担角色责任。

(四)提高心理调适能力,跨越心理误区

大学生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新旧角色的冲突。有些人由于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尤其是自身认知能力、人格心理发展意志品质以及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角色转换的实质,或者在角色转换过程中不能持之以恒,导致自己的心理与职业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和要求不相适应,于是在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心理困扰。(www.xing528.com)

1.依恋心理

一些大学毕业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怀旧心理,依恋学生角色。十多年的读书生涯,使大学生对学生角色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习惯。因此,在职业生涯开始之初,许多人常常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学生角色中,在生活上依赖父母,学习上依赖老师,工作上依赖领导,行动上依赖书本,以学生角色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规范来要求自己、对待工作,以学生角色的习惯方式来待人接物,以学生角色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分析事物和处理问题。

2.畏惧心理

面对新环境,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刚走进新的工作环境时,不知道工作应该从何处着手,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胆怯、畏惧、缩手缩脚,怕承担责任、怕艰苦、怕出事故、怕闹笑话、怕造成不良的影响,于是“作茧自缚”“画地为牢”,缺乏年轻人的闯劲和活力。

大学生群体中,每个学生都既是年轻群体中的佼佼者,又是非常普通的社会一员,大家彼此平等相待,相互认同,没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分,更没有领导意义上的上下级之分。一旦走出校园,步入社会,面临的将是“资历丰厚、等级森严”的群体和陌生的新环境,这就从心理上形成了一种紧缩感,以致不知所措,而一些性格内向的人还会因此产生自卑感。

3.自傲心理

大学毕业生接受比较正规的高等教育,只能算是拥有先进知识的人,还算不上人才,只有运用知识、创造知识,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这时的毕业生才能算是比较高层次的人才。但有些毕业生却因拥有先进的知识就看不起基层工作和基层工作人员,甚至认为一个堂堂的大学毕业生干一些琐碎的不起眼的工作是大材小用,有失身份和尊严,甚至目空一切,以为自己最正确,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社会、单位和周围的一切,把自己游离于单位或群体之外。结果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事实上,如果不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适应工作,不管什么样的单位都不会适合你。

4.失衡心理

一些大学毕业生往往过于争强好胜,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因此产生嫉妒情绪。见别人干得好,不是见贤思齐,向其学习,而是冷嘲热讽,诋毁别人;或产生失望情绪,用悲观、灰暗的眼光看待世界人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唉声叹气,情绪低落,甚至悲观绝望。

上述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有效的调适和矫正,就会严重阻碍毕业生的角色转换,直接影响毕业生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因此,注意调整、控制、改善自身的心理卫生状况,是毕业生实现角色转换的一种有效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