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9年,帕森斯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其《选择职业》一书中提出了特质因素理论。特性因素论强调个人所具有的特性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技能之间的协调和匹配。为了对个体的特性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与掌握,特性因素论十分重视人才测评的作用。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

1909年,帕森斯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其《选择职业》一书中提出了特质因素理论(又称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特质因素论是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帕森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

“特质”是指个人的人格特征,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心理测验工具来加以评量。

“因素”是指在工作上要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资格,这可以通过对工作的分析来了解。

帕森斯主张选择职业的三大要素和步骤如下:

1.评价求职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性)

通过心理测验及其他测评手段,获得有关求职者的身体状况、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气质与性格等方面的个人资料,并通过会谈、调查等方法获得有关求职者的家庭背景、学业成绩、工作经历等情况,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评价。(www.xing528.com)

2.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因素),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的职业信息

这些职业信息包括:①职业的性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以及晋升的可能性;②求职的最低条件,诸如学历要求、所需的专业训练、身体要求、年龄、各种能力以及其他心理特点的要求;③为准备就业而设置的教育课程计划,以及提供这种训练的教育机构、学习年限、入学资格和费用等;④就业机会。

3.人职匹配

在了解求职者的特性和职业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以便选择一种适合其个人特点又有可能得到并能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职业。人职匹配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因素匹配(职业找人)。例如,需要有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二是特性匹配(人找职业)。例如,具有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个性强、理想主义等人格特性的人,宜于从事审美性、自我情感表达的艺术创作类型的职业。

特性因素论强调个人所具有的特性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技能之间的协调和匹配。为了对个体的特性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与掌握,特性因素论十分重视人才测评的作用。可以说,特性因素论进行职业指导是以对人的特性的测评为基本前提的,它首先提出了在职业决策中进行人职匹配的思想,奠定了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